中共福建省委宣传部主管
福建日报报业集团主办
您所在的位置: 东南网泉州频道> 泉州民生> 城事要闻 > 正文

家书抵万金 400年侨批史申报世界记忆遗产文献名录

qz.fjsen.com 2011-12-25 07:08  吴佳弘 黄谨 来源:东南网    我来说两句

战后信局增至百家

1976年归中国银行

1941年,太平洋战争爆发,侨批运送途径严重受阻。直到1945年,日军投降后,侨批运送才恢复。因为战争影响,很多华侨急于了解家乡亲人的情况,1945年到1949年,泉州信局迅速增多,一度有上百家。

1956年,信局经历了赎买、对私改造。当时的侨批派送员承担起争取更多侨汇的工作。因为华侨们寄钱回家,解决亲人的生活问题,可以减轻政府负担。而海外寄回的大量款项,还常常资助家乡修建公路、学校等公共设施,有利于地方发展。

新中国成立后,我国的邮政业和银行业都有较大发展,私人信局的生存空间开始萎缩。到了1976年,侨批业务并入中国银行,主要接管汇款功能,而其情感交流渠道则由发达的电讯及邮政替代。至此,国内侨批业退出历史舞台。

走访,新信局物证

目前,泉州仍有信局遗址8家,分布在鲤城、晋江、石狮和南安等地。但要成为世界记忆遗产,侨批还需更多实物佐证。今年6月,泉州文史专家在南安梅山新发现2家信局,规模堪比著名的王顺兴信局。只是,目前尚未找到与它们相关的侨批。

和昌信局用来传递钱物书信的小窗户,现在被封了,外面围成了鸭棚

和昌信局:记者意外发现取信窗口

和昌信局位于南安梅山镇新蓝村,主营菲律宾侨批,在马尼拉、厦门和南安设有分局,由陈荣西创办。信局从清末一直经营至解放初期。

沿途问路时,只要提到“和昌信局”,村民们大多能准确指路,只是,信局的故事,大家都不知道。

信局后人陈老伯招呼我们参观古厝。正对大门的中庭,有些房门上镶着颜色对称的玻璃。刘伯孳很肯定地表示,这些玻璃是进口货,国内能生产,是解放后好几年的事了。

陈老伯领大家走进一处鸭棚。鸭棚后方,有一堵木栅栏墙,距离地面一米多高的地方,有两个四方形的小窗口,与如今银行柜台上的窗口颇为相似。出发前,刘伯孳曾说,他们走访时并未找到太多线索,希望我们能有新的发现。当我们将小窗口的照片给他看时,他确信,这正是当年排队领取批信和批银的地方。我们的走访,给专家提供了新的线索。

或许可以想象,当轮船从菲律宾乘风破浪,再经车马劳顿,抵达南安,信局铃声响起,盼望已久的侨眷们在小窗口前排起长队。他们想要的不仅是保障生活的钱款,还有那封报平安、诉相思的信。

责任编辑:陈颖
相关新闻
相关评论
点击排行
关于东南网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本网·律师严正声明 - 友情链接 - 网上订报 - 给我留言 - 投稿邮箱 - 版权所有
Copyright 2008-2010 fjnet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国新办发函[2001]232号 闽ICP备案号(闽ICP备05022042号)
东南网授权法律顾问 北京市中银律师事务所福州分所 许水清 律师 电话:13809520738
本站职业道德监督电话:0591-87079320 全国非法网络公关工商部门举报电话:010-88650507(白天),010-68022771(夜间)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闽)字第085号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 闽B2-20100029      互联网出版许可证 新出网证(闽)字12号
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 许可证号:1310572 《中国互联网视听节目服务自律公约》

主办:福建日报报业集团 未经许可不得建立镜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