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路北京杭州经验成立公共服务站
“如果没有相应的补偿机制,社区没义务完成本该由政府提供的基本公共服务。”浙江大学公共管理学院政府管理系副主任胡税根教授如是说,杭州及周边地区3年前也有过类似“窘境”,但目前已有成功的经验。
他说,之前社区工作人员的工资待遇偏低,“会导致工作积极性低,工作质量和态度难以保障”。前年,杭州市政府开始关注这一问题,此后政府发文,提高社工待遇。如今,杭州城镇社区工作人员,财政保障每年约4万元/人。而政府交给社区的各项任务,通过不同渠道给予专项经费。
此外,是建立公共服务站。杭州的经验是,除了城镇社区,连余杭的农村社区都建立公共服务站。这个服务站,相当于政府在社区设立的工作机构,负责各项该由政府完成的行政事务,开支也由政府财政补贴,有的甚至是全额补贴。
而在北京,2009年就开始在600个社区试点成立社区服务站,负责计生、法律、社保等工作,作为政府公共服务延伸到社区的工作平台,承担政府公共职能,纳入政府财政年度预算。
“不仅是政府交办的事务,就算是社区内部事务,很多也是为了实现政府和国家的目标。”胡教授认为,类似维稳、治安等事务,社区经费不足部分也应由政府补助。
去年纳入财政泉州专家给出路
研究社区发展的侯志阳老师认为,社区喊穷是一个全国性问题,“对于社区,公共财政拨多少钱,一直都无明确规定”。一句话,目前社区缺乏制度性、长期性、稳定性的公共财政来源,处在一种不协调的社会管理体制下。
事实上,这样的问题已引起中央的重视。
去年10月,中办、国办印发《关于加强和改进城市社区居民委员会建设工作的意见》。《意见》明确:“将社区居委会的工作经费、人员报酬以及服务设施和社区信息化建设等各项经费纳入财政预算。”
在侯志阳看来,这是社区建设20多年来非常重要的一步,意味着将社区财政明白纳入财政预算;如果各地落实到位,社区的公共财政供给机制就实现了。不过,他认为,泉州的社区发展还有相当长的路要走。
对于泉州社区,如何走出“缺钱”窘境,回归自治功能,侯志阳说,或可从三方面寻求突破。
第一,政府应该从财政、政策、人力资源等方面提供支持,大力扶持贫困社区。还可以鼓励不同社区的互助。
第二,社区应尽量保留自有资产,通过对公有资产的经营和建设增值。比如社区的店面、公共设施等,以出租等方式经营,这很大程度上有赖于社区带头人的经济头脑、组织能力和社会责任感。
第三,鼓励社区跟外部单位共建,寻求外部资源。侯志阳介绍,现在城东、丰泽几个社区与华侨大学是共建伙伴,学生挂职或志愿到社区工作。他认为,这样的模式,尤其应在贫困社区中推广,但实际上却没有展开。
- 2011-12-02石狮曾坑社区一出租房内 三岁幼儿吃下老鼠药
- 2011-11-30垃圾桶摆门前 安海社区居民环卫上演“拉锯战”
- 2011-11-30这俩社区民警一个腿快一个胆大 一天夺下两把刀
- 2011-11-30东淮社区拍DV反映问题上听证会 53幢楼房没物业
- 2011-11-27男子频跳楼成“跳楼专业户” 社区花费数千买单
- 2011-11-26推拿师当义工希望能帮更多人 社区医生来支持
- 2011-11-25东美社区保洁市场化 社区保洁一本账:多快好省
- 2011-11-23霞淮社区居委会后大门紧锁 停车搞内外有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