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5件故宫珍藏的明清德化瓷器精品 回故乡免费展出
现今硕果仅存的龙窑——月记窑
千年窑火不灭孕育精美瓷器
说到瓷,就不能不提窑,晶莹透亮的瓷是由土和火孕育的,而窑便是瓷的“子宫”,瓷的母体。
千百年来,德化窑火不熄,延续着生生不息的瓷史。并因其结构独特、烧成技艺自成一体,品质超群,被称为“中国民窑的代表”,其中特有的阶级窑(又称德化窑,由龙窑改进而来)被认为是日本“串窑的始祖”。根据考古调查,到目前为止,德化已发现古陶瓷窑址329处,年代从西周至清代,烧瓷历史横跨3000多年。
龙窑崛起 千百年间 窑火通红
在德化民间,龙窑也被称为“蛇目窑”或“蛇窑”,它是古代德化窑烧制瓷器最主要也是最早的窑炉类型。
德化龙窑,由窑头、窑室、窑尾三部分组成,窑头设火膛,窑室分若干目(节),阶梯通道两边放窑门若干个,作为制品通道。每节两侧窑墙处设投柴孔(火眼),对称排列。窑尾设挡火墙,墙底部放通烟孔,墙后设烟火巷,俗称烟囱,高3米,宽0.4米,长依窑体而异。利用斜坡高度差,火焰自然上升的原理,充分利用余热。
据《德化陶瓷志》载,德化龙窑在唐末五代就已出现,起初窑炉窄而短,长度20米左右。至北宋,龙窑窑身开始加宽、加长,长约30米。南宋时,窑体进一步拓宽,长度加大,窑底铺沙。
德化龙窑并非官窑,之所以取名为龙窑,与其造型有关。这种窑的结构,一般依山势斜坡而建,从下往上看,形似一条从天而降的飞龙,又似蜿蜒于山坡的长蛇,故而龙窑被当地人形象地称为“蛇窑”。
德化窑自崛起后,就把自己实用而美观的产品奉献给世界,在漫长的古代“海上丝绸之路”上,留下深深的印记。从文物部门资料看,德化窑的真正兴盛,起自北宋晚期至南宋中期。到元代,德化瓷器不仅饮誉海外,更作为贡品登上了大雅之堂。
相关新闻
- 2011-07-07德化瓷器重镇:6尊价值160万清代青花瓷失而复得
- 2011-07-28德化陶瓷博物馆:空气中那挥不散的瓷香
- 2011-08-26德化县三班镇蔡径村 400岁“月记窑”的前世今生
相关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