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材生拒赴美工作"改道"泉州 普工做起成"茶博士"
试茶论道(洪志雄 绘)
磨砺: 碰过不少“软钉子”
理论与实践的距离有多大?在学校里,这个概念对陈凌文来说是模糊的。记得刚到企业时,董事长沏了一壶茶让他品尝,随意询问道,“你知道这茶的价钱吗?”
虽然在学校曾接触过许多不同价位的茶叶,但他还是被问倒了,呆愣了一会儿才答道,“我觉得这茶很好,但说不出价钱。”之后他才知道原来那茶便是声名远扬的“茶王”。经过这事,陈凌文了解到,原来教本理论与实践存在的差距如此之大。
千里马虽好,但如与伯乐失之交臂,便也只能碌碌无为而终老。他庆幸在工作中遇到了赏识自己的领导。他觉得,“即便你身怀绝技,但无人给予施展才华的舞台,你也只能终其一生,默默无为。”
一路走来,许多同事也都给予他帮助。曾经一同在茶厂工作过的一位副总监,之于陈凌文而言亦师亦友,两人在工作上是亲密无间的拍档;在生活上,有着深厚社会阅历的副总监,则在为人处世方面同样给了他不少的建议。刚开始,他在工作中多有莽撞,过“快”的行事风格,让初进管理层的他碰了不少“软钉子”,后来,经过时间的洗礼,他了解到,做事需三思而后行,不能像在基层工作时那样鲁莽行事。
从销售、招商、企划,到现在的计划经营管理,工作4年多以来,他更换了多个部门,虽然每个岗位都与茶叶有关,但却都需要新的知识填充,而每次角色的转变都给了他一次新的学习机会。
在招商部门工作的半年,让其感触最多,“加盟商有的只有小学文化水平,有的则是博士生;有的是白领人士,有的则是蓝领工人。学历与身份参差不齐,与之沟通的方式也要有所区分。”第一时间明确客户需求,单刀直入的阐明立场,既快又准地与客户达成合作共识,摸索中,他渐渐形成了自己见招拆招的独特沟通风格,这也让他曾经创下只用5分钟与客户沟通便签合同的纪录。
相关新闻
- 2011-10-28"新泉州人"魏远荣打工与创业间辗转 古城圆梦
相关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