闽南古大厝面临生态问题 可走利用中保护之路
泉州市文广新局副局长出宝阳提出—— 古宅“新生” 可走利用中保护之路
南安官桥、惠安洛阳桥南北、中心市区、晋江青阳、南安水头 泉州部分古宅分布示意图
近日,随着一台湾商家入驻市区九一街被坊间称为“鬼屋”的三层小洋楼,准备装修开店,“鬼屋”之说不攻自破,这座颇具闽南特色的华侨民宅重获新生。而分布在泉州地区各个角落、数以千计的闽南古宅(包括古大厝、小洋楼)的生存环境、保护情况等话题又再次引起读者的关注和热议。
“红砖白石双拨器,出砖入石燕尾脊;雕梁画栋皇宫石,土楼木楼融中西。”这是诗中描绘的泉州传统民居大体建筑风格和特点。今起早报开设“泉州古宅寻踪”专栏,带读者领略泉州传统古宅的历史和风情。
随着时代的发展,传统古民居已不能很好地满足现代生活的要求。传统民居文化在现代文明的冲击下正变得岌岌可危。
“科学合理的开发利用,才能使闽南古宅得到充分的保护和延续,像九一街‘鬼屋’重获新生,就是一个典型的案例。”对于闽南古大厝的生态问题,从事多年文物保护管理工作的泉州市文广新局副局长出宝阳提出这样的建议和观点。
分布
量大种类多价值高
华侨建筑有数百处
“据不完全统计,整个泉州地区单单华侨建筑小洋楼就有两三百处之多,再加上散落在各个乡镇的一些古大厝,保守估计有数千座之多。”出宝阳称,泉州作为历史文化名城、著名侨乡,保留数量最多、种类最丰富的就是泉州传统古民居建筑,它以独特的建筑造型、鲜明的地域特色和深邃的多元文化内涵,成为我国传统民居建筑大花园中的一朵奇葩。
这些古老宅院在整个泉州地区都有分布,主要集中在中心市区(包括江南、浮桥、北峰等地);晋江的青阳;南安的水头、官桥,以及惠安的洛阳桥南北侧等地。
相关新闻
- 2011-10-31闽南古厝娶某 “熊猫”伴郎团带来小清新(图)
- 2011-10-24薛蛮子赞泉州古厝南音好 遗憾未见到“阿町”
- 2011-10-23一座破落古厝三户人家的“窝居”生活 不搬的苦衷
- 2011-10-21古厝起火88岁阿婆葬身火海 一对祖孙惊险逃出
- 2011-10-20青阳高霞小学旁一古厝起火 88岁阿婆葬身火海
- 2011-10-18泉州旧药回收4月仅200公斤祭祀引燃300年古厝
- 2011-10-18南安阿婆祭祀引燃三百年古厝 消防喷水几十吨
相关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