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立志: 山里娃盼跃出“农门”
1970年,魏远荣出生在长汀县一座远离喧嚣的山村里,深山鸟鸣、水流潺潺是他对家乡最深的记忆。作为家中长子,自懂事起,他便开始帮父母分担农务,每日穿梭在山道田埂间,农忙时插秧割稻,农闲时割草劈柴。如今,魏远荣的左手手背上还留着一道深深的刀痕,是十多岁砍柴时劈伤的。
年少的他,想得最多的,是如何改变自己的命运,走出这个禁锢家族多代人的“农门”。
能在县城里唯一一家水泥工厂谋个职位,是魏远荣少年时代“可望而不可即”的梦想。1990年,从职高毕业,他信心满满地前往水泥厂应聘,在面试中他惊讶地发现,原来要争抢这个“铁饭碗”,不仅仅要靠自身实力,还需有优渥的家庭背景。因此,出身贫寒家庭的他,毫无意外地落选了,只能另谋出路。
初次求职失败,让魏远荣陷入迷茫。直到一次偶然的聊天,他第一次从外出打工的同乡口中听说了石狮,一座正在崛起的沿海新城。几经询问,对这座就业机会颇多的城市有了初步了解之后,他重新燃起了斗志,当下便决定离开家乡,去外面闯荡一片天地。在他看来,“与其跟别人争走独木桥,不如去外面寻找更宽广的天地。”
2 离家: 筹措路费为改变命运
那么,外出闯荡的路费从何而来?魏远荣清楚地知道,对于自己那个年收入不到300元的家来说,着实无力承担他这个“昂贵”的远行梦。没想到的是,一向希望他留在老家务农的父母,此时却出乎意料地支持他的决定,还放下身段四处借钱。最终,将东拼西凑筹足的300多元路费交到他手里。看着父母为他欠下“巨债”,不少邻里亲朋都十分不解,有些人还教训他,“我们在山里耕作了一辈子也没能走出去,凭你的能力可以吗?别到时连债都还不上。”
面对父母的支持,亲朋的质疑,那时的魏远荣只能在心中暗下承诺,“我将来一定会在异乡出人头地,让父母为我骄傲。”
1990年的秋天,20岁的魏远荣背起简单的行囊,只身南下。从长汀县到石狮,如今只需半天时间的路途,而当时他换乘了多辆班车,花了整整3天的时间才抵达。直到今天,下车后映入眼帘的第一幕情景仍深深地烙印在他的脑海里,他兴奋地描绘道:“满眼的高楼大厦,车水马龙,人潮涌动,我那时就只有一个感觉,自己的世界变得又明亮又宽阔。”
- 2011-10-28带着重病哥哥去出嫁 毛碧华无悔走过风雨人生路
- 2011-10-28永春仙岭飘满桂香 邂逅护林30年的"天才"老伯
- 2011-10-27惠安有个八旬剃头匠 挑担走乡里风雨无阻六十年
- 2011-10-25坚守四十载见证行业冷暖 张坂木雕老人的新春天
- 2011-10-24一湖北小伙昨晚泉秀街街头热舞 练胆练艺(图)
- 2011-10-24永春蒋溪村深山有位烧炭翁 一烧二十年(图)
- 2011-10-21画笔带他去德国 一个泉州画家的诺市写生之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