闽南文化生根校园 南音北管与学校"零距离"(图)
专家声音 让闽南文化的因子更具张力
乡土文化作为一个地方的灵魂和身份的象征,它不是一座静止的山,而是一条流动的河,需要沉淀,需要发展,更需要赋予新的时代内涵并加以弘扬。如何传承优秀传统文化,让闽南文化的因子更具张力?专家们各有看法。
扩大普及面
加强两岸文化交流
■陈日升 泉州市南音艺术家协会主席
闽南文化进校园活动,在泉州开展得很好,据我了解,市直和每个县(市、区)几乎全面铺开,学校的自觉性和积极性都在提升,学校根据自身实际开展了独具特色的活动。但是,个别县市区开展的学校不够多,普及面不够广,希望各校不要只局限于一种文化的传承,应结合地方特色,兼容并蓄,进一步扩大普及面。
南音入选世界“非遗”名录,是我们的“母乐”,南音进中小学课堂做得很好,应当继续坚持不懈。泉州是闽南文化的核心区,海峡两岸的闽南文化是共通的,应加强海峡两岸闽南文化的交流,在文化传承方面相互借鉴,让两岸闽南文化越走越近。
传承要注重内涵
让学生有所启发
■陈瑞统 泉州市民间文艺家协会主席
闽南文化具有非常丰富多彩的内容和内涵,各个学校受到师资、办学条件等方面的限制,无法面面俱到,针对其中的一种进行传承和挖掘是必须的,也是可以理解的。但同时也要让学生对其他的闽南文化有大体的了解,注意通俗性和普及性,避免“零吹碎打”。
闽南文化传承既要讲究形式,更要注重内容,要注意延伸,让中小学生通过课堂和各种活动,真正了解其底蕴和内涵,从中汲取传统美德,对学生心灵向善向真发展有所启发。各个学校之间要多进行交流,互相观摩、互相学习、总结提高,从而使学生能更好地学习闽南文化,并在传承中提高思想道德素质。
学闽南文化
外来学生融入泉州
■林华东 泉州师范学院副校长
爱家乡才能爱国家。小学生既要对祖国的历史传统和现实发展有深刻了解,也要对当地社会、经济和文化特色有切身体会,这样的教育将更有成效。中华文化传承因地而异,闽南文化植根在闽南的土壤里,需要实在的、系统的传承。
青少年是未来国家的栋梁。这几年来,泉州的外来学生逐年增加,让他们了解泉州的文化和民俗民风是十分必要的,这能帮助他们融入泉州,成为真正的“新泉州人”。泉州师院丰泽附小编的《海丝泉州》校本教材,就从方言俗语、民俗民风、名胜古迹、名人历事、曲艺文化、改革发展六个方面较系统地介绍了闽南文化,这是一个好的尝试,不仅让本地学生有了系统的概念,也是外来学生和家长了解泉州的窗口。建议学校多开展各种各样的活动,寓教于乐,让孩子爱上学习闽南文化。
弘扬闽南文化
能增强母体意识
■江松 原华侨大学美术系教授
闽南文化是母体文化,开展闽南文化进校园活动能强化孩子的母体意识,让孩子热爱本土、热爱家乡,是非常必要而且很有意义的。我认为,传承闽南文化最好的方式之一是绘画写生,让孩子观察闽南文化活动如鹿港、蚶江泼水节,观察出砖入石的闽南建筑文化等等,在写生的同时融入自己的视角,从而提高孩子对闽南文化的认知。
传承要注意规范
■黄庆坤 泉州市教育局体卫科科长
泉州是闽南文化的核心区,闽南文化传承非常重要,让中小学生学习闽南文化是必要而且迫切的。以前闽南文化进校园活动开展得比较零散,现在已逐渐向系统化发展,而且越做越有成效,这是可喜的变化。
要辩证地看待闽南文化传承的问题,不能为了传承而传承。要在语言用字规范的前提下,进行有选择的传承。比如,在传承闽南童谣时,要注意提醒学生普通话用语的规范,避免学生混淆。
- 2011-10-27丰泽区积极开展“闽南文化进校园”活动(图)
- 2011-10-24薛蛮子赞泉州古厝南音好 遗憾未见到“阿町”
- 2011-09-27逐梦南音 中国音乐活化石梦幻般复苏的今天
- 2011-06-03泉州师范学院成立海内外首个高校南音学院(图)
- 2011-08-02戏剧展演节歌舞专场亮相 高甲戏表演将再次登场
- 2011-10-26崇武老裁缝钟情惠女服饰 入行40年传承民俗文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