悲剧源自心理畸变 应设家庭调解员
□早报记者 张素萍
为什么家庭悲剧频发,日常该怎么防范和处理呢?早报记者采访了社会学专家,寻求答案。
症状:
他们“越轨”了
心理发生畸变
华侨大学公共管理学院社会学博士侯志阳认为,这几起家庭悲剧中,方式和问题各有不同,但这些人都觉得生活没有希望,才决心告别社会,归根结底仍是自杀。这些家庭悲剧,究其根源可以分为情感型自杀和家庭压力型自杀。
这两种类型的自杀,社会学上被称为“越轨”,而且更多的是个体的内在心理发生畸变,精神有问题,觉得生无可恋,才最终酿成悲剧。数起案件累积,进而令人关注这一社会现象。
分析:
日常消极处理惹的祸
不善自我调解
究竟为何选择自杀?难道活着真的那么困难?侯志阳对此进行了分析。
情感型自杀大多是碰到婚外恋或夫妻双方感情破裂而引起的。传统社会里,人与人接触少,婚外恋较少。而改革开放以来,社会开放度高,开放多元的环境促使人与人的亲密度大幅上升,容易令夫妻怀疑对方。
其次,个体遇到情感问题时,不是寻求具体的解决办法,而是采取消极手段处理。碰到此类问题,如果找专业的社会工作机构寻求帮助,或许可以很好地解决感情危机,因此缺乏有效、大众化的解决机构也是原因之一。
其三,这是从量变到质变的过程,个体遇到情感问题,有不舒服的情绪或心理,如果亲朋好友及时沟通,让其不良情绪得以排泄,事情也不至如此。
再来分析家庭压力型自杀。家庭没有幸福感、不和谐,从大的方面看,在市场竞争大背景下,社会节奏快、压力大,竞争环境下总有人会处于弱势,这对传统家庭会产生大冲击,从而产生家庭危机。从个体的心理来讲,这与个体自身的调解能力有关。
对策:增设家庭纠纷调解员
有句格言:幸福的家庭都是相似的,不幸的家庭各有各的不幸。但针对这两类悲剧,侯志阳认为农村和城镇社区有必要建立有效、适合当地的家庭危机处理机制,通过媒体宣传,基层调解员、志愿者及乡村精英等加以努力,最终形成网络,从而全面有效地解决这个问题。
具体而言:首先,媒体宣传典型案例,引导受众寻找积极有效的解决办法;其次,目前基层有“六大员”建设,唯独缺乏专业的调解员,建议增设家庭纠纷协调的岗位,培养农村专业社会工作者,防患于未然;第三,多途径、多手段倡导当事者寻找积极合理的解决方式,不至于采取暴力手段解决;最后,传统的乡村精英可帮忙解决,乡村精英较有威望和地位,他们的劝导、调解也有正面效应。
- 2011-09-28与妻闹纠纷杀死妻室友 怕败露返现场重伤女童
- 2011-07-25妻子因丈夫外遇杀死3个女儿 从病房跳楼身亡
- 2011-07-21城管队员杀死妻儿后跳楼身亡 患精神疾病(图)
- 2010-05-13晋江:不同意分手 男子杀死女友后割喉自杀
- 2010-03-23要未婚妻杀死自己 遭拒后竟打断对方鼻子
- 2010-02-0512年前嗜赌成性杀死表哥 12年后因赌被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