辛亥革命后一度流行的名信片(中新网)
鸦片战争前后,外国侵略势力一直觊觎泉州。l840年间,英国战舰曾企图侵犯泉州海港,而资本主义国家的鸦片,则在腐朽的地方官吏庇护下,由晋江、惠安沿海一带源源不断地运入。仅l832年英国船“约翰比加”号一次运来的鸦片,就让其“装回价值数十万元的现金”。
鸦片的大量输入,不仅毒害民众健康,也破坏地方经济,最终成为近代泉州最严重的社会问题之一。以晋江县陈埭乡为例,1870年仅经营洋药(鸦片)者达24家(见清同治九年晋江陈埭众洋药帮丁姓弟子重新建铸铁钟铭文)。1908年,泉州城内的土膏店有12家,资本最多者6000银元。
自从福州、厦门被辟为通商口岸之后,外国商品即通过这两地如潮水般涌入泉州,充斥市场。当时,“民间之买洋布洋棉者,十室而九,由是江浙之棉布不复畅销,商人多不贩运;而闽产之土布土棉遂亦由之壅滞不能出口。”(见《台湾通史》)清末,沪泉、厦泉间出现火车轮船交通后,这种情况更为严重,本地手工业日趋破产。清政府对外卖国,对内搜刮,使广大人民处于水深火热之中。泉州地区的情况也如此,苛捐杂税多如牛毛,百姓苦不堪言。清中叶以后,泉州地区灾害频发,仅武昌起义前20年中,泉属各县严重的水灾、旱灾、瘟疫、米荒,就发生7次之多。
帝国主义的野蛮侵略,清统治阶级的残酷压榨,激起人民的强烈反抗。近代以来,泉州地区不断爆发反帝反封建斗争,如1853年同安小刀会起义、永春林俊起义、晋江会党进攻郡城,1854年惠安邱二娘、胡熊起义,1863年安海教案,1864年南安谢险、刘洸居起义,1866年泉州毁抢教堂案,l891年德化陈拱起义,1900年德化王寮冒起义,1905年泉州反美运动等。这些斗争此伏彼起,极大地动摇清王朝在泉州的统治基础,锻炼人民的斗争意志。
1903年,官绅合办的第一所新式学校——泉州府官立中学堂正式开学。这是全省创办较早的府属中学堂,其前后出现不少中小学堂,包括民办、侨办以及教会办的学堂。在以后光复泉州的斗争中,出身于新学堂的同盟会会员人数最多,而由官立中学堂与培元中学组织起来的学生队,则是一支不可忽视的生力军。
清季,上海、福州、厦门、香港以及南洋各地的新闻报纸,包括《民报》、《复报》、《猛回头》、《警世钟》、《革命军》、《驳康有为论革命书》等重要的革命书刊,也通过各种渠道传入泉州,起到很大的鼓动作用。
- 2011-09-30泉州市召开各界人士纪念辛亥革命100周年座谈会
- 2011-09-29辛亥革命100周年纪念钞 在泉州即将结束发行
- 2011-09-05《辛亥革命》爱情戏感人 成龙李冰冰演患难姻缘
- 2011-09-05为纪念辛亥革命百年 宋庆龄巨型雕像泉州造
- 2011-08-31《辛亥革命》集结偶像 胡歌版林觉民诠释真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