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九码头搬迁 泉州港口将从内河港口迈向海湾港
东南网-海峡都市报8月14日讯(厝边记者 吴佳弘 黄谨 文/图) 羌笛声、胡旋舞,千年前的泉州作为东方第一大港,是海上丝绸之路的起点。这一辉煌,在今天的泉州,也许只能站在顺济新桥下,勾连着已成残垣的顺济旧桥,还能引起人们的怀古之思。
这里,是老泉州人口中的“第九码头”,她就是千年“泉州港”港口所在之地;她历经辉煌,直到20多年前,仍是繁忙货港;她即将转身,港口将外迁,这里是否会迎来下一站繁华?
“第九码头” 海丝第一步
黄昏的晋江中,夕阳余晖,波光粼粼。附近田安大桥正在施工,原先这都是第九码头的范围。
根据《泉州港志》记载,第九码头是泉州内港作业点的俗称,古称刺桐港南关码头,位于晋江下游,泉州大桥下游左岸。唐代中后期起,这里是中外商船停泊贸易最集中之处。宋代,泉州设市舶司,贸易船舶沿伍堡溪(破腹沟)至三堡,入八卦沟,过水门关,至市舶司仓库装卸货物。
宋朝时,第九码头一度可停靠海舶。高丽国(朝鲜封建王朝)、印度、真腊(今柬埔寨)等国商船均曾停靠过泉州港,马可波罗、黎诺里等意大利人先后到泉州一游,一度“市井十洲人”。南宋,泉州市舶司提举、赵汝适撰《诸蕃志》,写到当时这里进出贸易的国家和地区已达70多个。
新中国成立后,以顺济桥为基准,泉州内港由北往南共建起9个码头。其中,泉州的水产品全部经由第九码头上岸,市区五堡街一带经销的木材,也都走第九码头。约20年前,由于泥沙淤积、航道堵塞等原因,第一至第七码头逐渐衰落,6个码头先后倒塌,第八、第九码头合并。
相关新闻
相关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