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讯 摊开一张红纸,虽然经过反复折叠,变得有点“脆弱”,但依旧能够辨出用黑色毛笔写的字迹。这是一张六十多年前写的卖子契约书,契约书中写到的被卖出的吴家第三子,当时年仅3岁,如今已是花甲老人。昨日,家住南安65岁的黄先生拨打本报新闻热线22200000求助,希望能够顺利找到亲人。
六十年前的“卖子契约”
“这是当年立的卖子契约。”黄先生手头上的一份契约,说明了他当时被卖的情况:1949年3月,因家境贫寒,晋江磁灶乡山尾角吴敬,与妻子黄氏所生第三子、年仅三岁的吴金水,经中间人吕叶娘介绍,以160美金(待核实)卖给南安一黄姓人家为孙儿。吴金水到黄家后,改名换姓,从此之后和吴家再也没有任何关系。
黄先生说,据家人介绍,1949年的一天,南安这户黄姓人家热闹非凡,虽非亲生,但作为在当地条件殷实的人家,黄家以宴请乡亲的方式,迎来了这个男孩。而当时,有一名大家都不认识的男子独自蜷缩在墙角处,目光远远地望着在人群中被大家逗着的孩子,不停擦拭着眼泪。在宴会结束后的几天,这名男子又出现在黄家附近徘徊,直到看见孩子才离开。
“40多年了,我一直在寻找亲生父母,可惜一直没有结果。如果亲生父母还健在,或者能找到兄弟姐妹最好。”黄先生一直表示,他希望能在有生之年找到自己的亲生父母,了一个见他们的心愿。
坎坷的寻亲路
黄先生的童年是在农村的爷爷奶奶身边度过,偶尔从乡亲的言语中,得知自己是被买来的孩子,但那时年纪还小,他也没在意。1968年春天,黄先生20岁时,他养母拿出一张红纸,上面赫然写着卖儿契约,他证实了自己确实是被买来的孩子。虽然和养父母生活在一起,但从那天起,他萌生了寻找亲生父母的念头。“对亲生父母没有怨恨,只想看看他们,希望还有机会尽孝。”黄先生说。
1968年夏天的一天,根据契约书上吴敬的地址,黄先生和表姐第一次来到晋江磁灶乡山尾角打听吴敬。虽然没见到吴敬本人,但见到了吴敬的兄弟,但对方说这家人没有卖儿子,倒是村里另外一家有卖过孩子,却不叫吴敬。黄先生回忆说,当时大家围着谈论,旁边有一名男子却示意其他人不要多说。第一次寻亲未果。
- 2011-07-22"被拐女孩寻亲"追踪 五旬阿姨:彬彬很像我女儿
- 2011-07-2215岁少年寻亲无钱买车票 高速路暴走欲赴异地
- 2011-07-21"被拐女孩寻亲"追踪:太多吻合 一母亲主动去验DNA
- 2011-07-186岁时被拐现寻亲 7000“脖友”转发帮她寻找回家路
- 2011-07-05女子从四川来泉寻亲:年少被骗失足幸遇恩人搭救
- 2011-07-02网友微博寻亲 惠安民警3天找到失散17年的妹妹
- 2011-06-30被土匪骗走杀害 六旬老人替牺牲70余年烈士寻亲
- 2011-06-18小伙为寻亲生父母参加选秀节目 11年踏遍中国(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