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所在的位置: 网络辟谣举报平台 > 案例解析 |
国务院:紫菜塑料做的?谣言! 企业联手重金揪造谣者
东南网2月28日讯(海峡都市报记者 陈金兰林淑芳)连日来,“紫菜是塑料做的”的造谣视频,引发不少不明事实的消费者恐慌甚至传播,对福建及晋江紫菜加工、养殖业造成严重伤害。据晋江市紫菜加工行业协会初步统计,这场谣言给福建紫菜加工业造成近1个亿的损失,还影响到中国东南沿海数十万紫菜养殖户、渔民等一系列问题。
而昨天上午,国务院新闻办公室在国务院新闻办新闻发布厅举行新闻发布会,国务院食安办主任、国家食药监总局局长毕井泉在会上表示:“网传紫菜塑料视频谣言不可信。对于涉及食品药品安全的虚假新闻要严厉打击,消费者也应该增强判断意识,不要盲目传播这类谣言消息。”
国务院食安办:“网传紫菜塑料”视频不可信
昨天上午举行的新闻发布会上,有北京电视台记者提问,“近日,网上盛传紫菜是用塑料制成的,随后北京食药监部门进行了辟谣。在监管过程中如何让这些肆意的食品谣言歇歇脚?”“用塑料做紫菜这样的谣言还能有市场,好像还有视频。”
国务院食安办主任、国家食药监总局局长毕井泉举例说,“像‘塑料蔬菜’这种谣言,是个脑筋急转弯的问题。你吃了第一口发现是塑料,还会吃第二口吗?”
毕井泉表示,第一,对这种造谣者,食品安全法是有明确规定的,要给予治安拘留的处罚,要严厉打击,这是造谣惑众。
第二,食药总局新闻司曾经组织媒体建立了一个辟谣联盟,希望记者发挥作用,找专家及时分析,看看这种案例有没有可能。
第三,也要提醒消费者增强判断意识,不要盲目传播这类谣言消息。
“食药监总局鼓励受到谣言损害的利益相关者提出索赔。食品安全法规定,媒体造谣是要承担赔偿责任的,希望媒体参与食品安全的社会共治,监督这些不实的传言,同时揭露这些制假售假的行为。”毕井泉也提出建议,新闻媒体报道食品安全一定要客观、公正,建议尽量不要使用“毒食品”“致癌”这样渲染性的字眼,平实一点好。食品安全的报道既要考虑食品安全本身,更要考虑这种报道所产生的社会影响。
央视辟谣:“塑料做紫菜”不靠谱
此外,昨天上午8点播出的央视四套《中国新闻》,也以“北京食药监局:塑料薄膜做紫菜不靠谱”为标题,对“紫菜是塑料做的”的网络谣言进行澄清报道。这条新闻报道了北京食药监局的最近抽检情况,表示通过先进技术手段检测,以及近三年的市场抽检情况,都证明不存在“紫菜是塑料做的”的现象。
国务院、央视的权威澄清及报道,让晋江紫菜加工企业都倍感欣慰,纷纷转发、转载。
昨天上午,阿一波食品有限公司副总经理李志江在接受海都记者采访时透露,为了认真总结“塑料紫菜”谣言风波,深入分析该事件给晋江紫菜加工企业带来的影响和下一阶段措施,进一步加强紫菜行业的交流和沟通,晋江市紫菜加工行业协会计划于今天在安海召开会员单位座谈会。此次会议主题还包括,研究紫菜行业抱团进行质量安全保险事宜、下一阶段的主要工作重点及发展建议。
欢迎扫码关注 |
闽辨真伪 |
联动辟谣 |
国新办发函[2001]232号 闽ICP备案号(闽ICP备05022042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 编号:35120170001 网络文化经营许可证 闽网文〔2019〕3630-217号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互联网视听节目服务/移动互联网视听节目服务)证号:1310572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闽)字第085号
网络出版服务许可证 (署)网出证(闽)字第018号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 闽B2-20100029 互联网药品信息服务(闽)-经营性-2015-00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