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面推行林长制,是贯彻落实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的制度创新,是我国生态文明建设的重要抓手和特色机制。 近年来,实验区牢记习近平总书记的重要嘱托,构建“实验区-片区-村居”三级林长体系,实现了林业保护和机制建设双提升。 如今,防护林、风沙堤,沿着海岸线生长的一株株木麻黄,构筑起一道道牢固的绿色屏障。海陆之间,风景无限,一幅幅生态宜居、美丽幸福画卷在岚岛徐徐铺展开来。 久久为功 提升森林资源保护水平 一身迷彩服、一辆摩托车,带上铲子等巡护工具,这便是护林员魏奕春的日常标配。 每天,魏奕春都会通过开车、步行等形式巡林,及时排除分管林区的安全隐患。“一般是3到5公里,多的十几公里。”魏奕春表示,森林巡护除了要勤快,还有不少技巧。魏奕春会根据风向来制定巡林路线。“如果当天刮北风,我们就要重点巡护位于北风风口的林带,因为一旦林子出现火灾,风口地带更容易形成火势。” 除了护林员开展日常巡护,每周五,苏平片区自然资源服务站还会组织全站人员开展辖区内林地、耕地、海岸线以及地灾点的例行巡查。与此同时,各个片区也依托高新技术,建立了“科技+人工”的巡林模式,进一步提高巡林工作效率。 林章是苏平片区自然资源服务站的一名工作人员,他的主要工作是操作无人机开展日常巡林工作。“主要是察看辖区内有没有非法占用林地的情况。以前都是人工巡查,2021年全面启用无人机技术后,我们可以通过定点拍摄实时察看林地情况,工作效率提高了不少。”林章说。 近日,在苏平片区自然资源服务站,副站长周小凤正通过巡护管理系统查看护林员的实时巡林轨迹。这一系统是福建省林长制智慧管理系统的一部分,可实时查看护林员每日的巡护时长、巡护轨迹以及护林员上报的违法线索、森林火灾隐患等情况。 “依托这一智慧信息平台,我们可以实时监督护林员,促进日常绩效管理和巡山护林责任落到实处,最大限度打通了林业管护‘最后一公里’。”周小凤表示。 近年来,实验区坚持保护优先,从责任主体、管护运行、考核管理等方面入手,多措并举不断织密织牢森林资源保护“安全网”。 可喜成就,见证实验区林长制的有益探索。数据显示,通过强化森林火灾防范,实验区严格落实森林防火责任制,严控野外火源,调整充实半专业森林防火队伍,连续三年实现全区森林“零火灾”;重拳打击涉林违法犯罪,立案查处涉林违法案件60起,整改森林督查图斑251个。 创新引领 以机制助力绿色新发展 自2021年推行林长制以来,实验区出台了相关实施方案和5项配套制度,建立了实验区、片区、村居三级林长组织体系和12个部门协作机制,划分203个网格,配齐223名林长和82名护林员,实现森林资源管理网格化和全覆盖。 “不同于一般设区市的‘市-县-乡镇-村居’的四级林长体系,平潭构建了‘实验区-片区-村居’的三级扁平化林长体系,实行‘基层场站发现线索、主管部门分析研判、工作清单精准推送、适时触发督办提醒’的工作机制。”实验区资源生态局林业处副处长江晓敏表示,这一工作机制可实现管理机构与管护网格扁平化管理,使信息传递、责任传导更高效,同时也让林长权责更清晰,任务推送更精准。 另外,实验区还在全省率先出台裁执分离相关管理规定,理顺林业行政案件强制执行体制机制,提升林业行政案件强制执行的效率,为及时收回林地提供有力的政策保障。 “我们在公检法部门挂牌驻点林长办,公安部门建设‘警察林’‘生态警务室’,与电力部门联合设立森林防火视频监控点,形成以‘林长制+’为载体的森林资源保护常态化联动工作机制。”江晓敏说。 在治沙方面,实验区在风沙肆虐的五大风口建设阻风廊道,大力种植抗风沙耐盐碱的特色树种,引进抗逆性强的造林绿化适生树种,实现造林树种从单一向多样化发展。 如今,幸福洋吹沙新建防护林与芦洋浦、长江澳防护林连成一体,总面积达5万多亩,是目前全省沿海防护林体系建设中面积最大、成林最快、森林景观最佳、生态效果最好的示范区,为全省沿海防护林建设提供借鉴。 逐“绿”而行,向“绿”而兴。下一步,实验区将继续秉持“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发展理念,持续以打造“田园风光、城市生活”为导向,以林长制统领森林资源管护等各项工作,持续开展“绿岛花城”建设,实现林长制向“林长治”转变,切实将平潭打造成宜居宜业宜游的生态旅游岛。 (记者 林舒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