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于平潭的自然资源部海岛研究中心,为海洋生态保护等提供技术支撑 用创新守护这片海 东南网6月2日报道(福建日报记者 程枝文 张哲昊 郭雅莹)初夏,驱车行驶在岚岛延绵408公里的海岸线上,沿途海岸湾澳崖壁间隔分布,一派天蓝海阔、风光旖旎的景象。海域面积高达6064平方公里,126个岛屿、702个岩礁星罗棋布……四面环海的平潭坐拥得天独厚的海岛资源。历经数年,当地海洋生态保护修复与环境治理工作卓有成效。去年,主岛海坛岛入选自然资源部公布的“和美海岛”名单。 “平潭蓝”这张生态金名片的形成,离不开位于坛南湾的自然资源部海岛研究中心的付出。近年来,该中心建立一支由50多人组成的技术团队,通过资源生态调查监测评估、开展海岛综合调查等方式,打造集科学研究、生态保护、国际交流等为一体的科研业务基地,为平潭建设国际旅游岛提供智力支撑。 把最美岸线还给自然 连日来,位于君山南部的裕藩湾大澳段,挖土机、运输车来来往往,昔日沉寂的海岸显得格外繁忙。 这是裕藩湾海岸带整治修复水系工程的施工现场。“瞧,趁着预埋件混凝土终凝之前,工人正在对现有滩面进行补沙,修复侵蚀岸段。”海岛研究中心高级工程师张琳婷告诉记者。 这些年来,受台风与大潮侵袭,裕藩湾大澳段形成了长约80米的缺口,既不美观,也容易对水体造成污染。经过一系列整治修复,“颜值”恢复,防灾减灾功能有了明显提升。 从海岛研究中心提供的一组修复前照片中,记者看到了触目惊心的场景:2020年之前的君山沿线海岸,满目是杂草丛生的沙滩,近岸水域已清晰可见污染水体,部分岸线还是一副岩石裸露的模样。 2021年,平潭综合实验区携手海岛研究中心,共同实施君山片区海洋生态保护项目,工程内容包括君山沿线、裕藩湾、大澳湾三个区域的海岸带综合整治修复,整治岸线长度7.9公里,修复面积45.6公顷。 修复海岸带,首先要采集大量海洋环境数据,再通过计算机建立数学模型,以及相对应的物理模型。经实地调查、采样,海岛研究中心团队决定采取滩肩补沙、植被固沙修复等措施,逐步恢复岸线生态功能。“目前,各个项目的主体工程基本完工,各项指标均达到预期。同时,还由海向陆形成了集抵御灾害侵袭、防治海岸侵蚀、扩增海洋碳汇、提升生境质量等功能于一体的多元立体生态防灾减灾体系。”张琳婷说。 海湾整治成效显著 清晨,阳光洒在平潭竹屿湾,岸边树木葱茏、水鸟翩跹。不远处的环湾康体木栈道上,前来晨练的居民络绎不绝。“这几年,竹屿湖的水明显变得更清澈,环境也更好了。”漫步风景秀丽的竹屿湖公园,附近小区居民周建华不禁赞叹。 很难想象,这样一个深受市民喜爱的郊野踏青之地,几年前竟是一副杂草丛生、海水混浊的模样。从“脏乱差”变身“城市后花园”,这一切得益于2016年的蓝色海湾整治行动。 总面积达5862亩的竹屿湾位于海坛岛中部,与平潭旧城区接壤,其西南方直通竹屿出海口。随着城市化进程加快,竹屿湾及周边地区水环境污染等问题日益严重。 2016年,作为竹屿湾整治修复项目的指导单位,海岛研究中心多次安排团队实地开展调研,形成《蓝色海湾整治行动项目实施方案》,重点实施滨海岸域生态改造工程和海湾水体污染防治与监控工程等,助推竹屿湾自然风貌逐渐恢复。 在整治过程中,海岛研究中心注重将科技创新与生态保护深度结合。海岛研究中心生态处处长姜德刚说,中心花大力气建立水环境监控系统,集合生态优化、污染防治预警、洪潮防御等多种功能,有效提高当地自然资源部门对海洋环境的监控和预警能力,为平潭打造国际海岛旅游休闲目的地提供有力支撑。 经过整治修复,竹屿湾蓝色海湾指数由“一般”级别提升至“很好”级别,还建起具有湿地生态景观的竹屿湖公园,成了集休闲、观光、科普、文化等功能于一体的旅游胜地。 以此为基础,海岛研究中心还提炼出一批可复制和借鉴的美丽海湾创建模式,助力当地加快开展坛南湾生态整治与修复、大屿岛生态修复等项目工程,不断提高亲海空间品质。 科技提升追“泪”体验 今年,平潭“蓝眼泪”奇观再度成为游客追逐热点。夜幕降临,游客怀着对“蓝眼泪”的向往,不约而同地聚集在岸边。 “我们上午看到‘蓝眼泪’预报信息,临时决定赶到平潭,没想到第一次就追‘泪’成功了!”泉州游客陈先生难掩兴奋。他口中的“蓝眼泪”预报,正是由海岛研究中心与实验区气象局等单位合作发布。 为了更准确地监测和预报“蓝眼泪”出现的地点与概率,从2022年起,海岛研究中心采用水下成像仪与人工采样相结合的双重手段,对形成“蓝眼泪”的夜光藻进行高采样率连续水下原位监测研究。 “每天上午,工作人员都到流水码头、坛南湾近岸等6个采样点采集1升海水,并送往实验室进行夜光藻浓度分析。一般1小时内就能得出结果,再由实验区气象局结合温度、风向等气象数据,发布‘蓝眼泪’预报。”海岛研究中心高级工程师陈淳说。 如何提高预报精准度?今年4月,海岛研究中心在自然资源部第三海洋研究所、中科院深圳先进研究院等单位的协助下,在重点点位布设了2台浮游动物原位成像监测仪,开展一系列监测工作。 记者了解到,这一设备主要利用光学成像技术、机器视觉技术和人工智能识别技术,实现对自然状态下活体浮游生物的高分辨率、高对比度真彩色原位成像,为监测夜光藻等浮游生物提供了直观、准确的数据支持。 “在电脑端对监测仪传回的数据进行智能分析后,系统可自动识别浮游生物种类、测量体长并统计丰度,目前已初步摸清‘蓝眼泪’的生长规律和爆发机制,并建立了‘蓝眼泪’浓度预测模型。”陈淳说,比如,在平潭流水渔排及坛南湾小范围周边海域布设的设备,预报精准度可达90%以上。 这一成果,不仅为游客提供了更加准确的观“泪”指南,也为当地文旅产业的发展提供了有力支撑。“下一步,我们将在平潭海域投用更多水下成像仪,并建立新的监测体系,为海洋环境安全保障等提供更坚实的技术支撑,助力实验区滨海旅游、渔业等海洋经济发展。”陈淳说。 记者手记 激活蓝色创新动能 福建日报记者 张哲昊 靠海吃海,更要守好这片海。近年来,平潭加快构建生态保护修复治理大格局,推动文旅业、养殖业蓝色转变,海洋经济呈现欣欣向荣态势。 在此之中,自然资源部海岛研究中心扮演着重要的角色。以创新为动能,以科技为手段,海岛研究中心不仅助力保护当地海洋生态环境,还促进了当地产业的可持续化发展。 记者在采访中了解到,中心成立前,我国海岛保护开发研究尚处于初步探索阶段。中心成立后,立足平潭岛,围绕海岛开发与保护、海岛海滩整治修复、海洋生态环境监测与评估、海岛防灾减灾等领域开展大量研究,为“和美海岛”建设提供更多可借鉴的“平潭经验”。 眼下,海岛研究中心二期工程项目正在建设中,将打造国家海岛数据库、海岛信息展示中心等。平潭将携手海岛研究中心,续写更多关于生态保护、创新发展的动人故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