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所在的位置: 东南网> 平潭频道> 岚岛旅游> 正文
平潭频现鲸豚类动物 专家解答原因
2024-03-01 12:59:45 来源:平潭时报 责任编辑:季亚军

你对“鲸鱼”的了解,从哪里开始呢?是科普书籍、影视纪录片,还是童话故事或神话故事?近日,一则《前方高萌!海豚又双叒叕来了!平潭海域出现海豚群!》的视频在网络上引起社会关注,引发热议。

原来,2月20日上午,有渔民在平潭南盘村海域拍摄到鲸豚类动物在海中“起舞”的画面。那一个个灵动的小黑点,跟着节奏,此起彼伏地出没在海天之间。它们时而钻到船艏的浪花里冲浪;时而在渔船周围追赶嬉戏,好不热闹。

从这则视频的标题也可看出,这些可爱海洋生灵已不是“第一次”造访平潭。近年来,“平潭海域出现鲸豚类动物”“平潭沙滩发现鲸豚类动物搁浅”等事件屡见不鲜,而实验区海渔支队、平潭海警局、平潭蓝天救援队以及热心市民等多方力量互相配合,共同救援搁浅鲸豚的各类正能量新闻,也引发关注。

为何鲸豚类动物频频“青睐”平潭?目前平潭已知哪些鲸豚类动物?如何科学救护搁浅鲸豚?记者采访了多年来参与平潭海域鲸豚研究、科普和保护的专家曾千慧,为读者答疑解惑。

常有鲸豚出没 专家分享保护知识

“研究鲸豚类动物,是一项需要长期积累的工作。”对鲸豚的热爱,让曾千慧常年奔走在鲸豚救护一线。在调查研究中,曾千慧和她的伙伴们发现,近些年平潭海域经常有鲸豚出没,平潭各地沙滩上也经常有鲸豚搁浅,因此,曾千慧常年在平潭研究驻点。

此次“平潭海域出现海豚群”的相关视频在网络上出现后,引发社会各界讨论关注。“从视频可以看出,这些动物体型较小,但是有高耸的背鳍,结合行为来看,是海豚科的动物。”曾千慧告诉记者,近年来平潭海域发现的多数是体型更小的鼠海豚科动物,包括宽脊的印太江豚和窄脊的东亚江豚,这些都是没有高耸背鳍的小型齿鲸。视频中出现的海豚科动物相对偶然。

“无论哪种,它们都属于鲸豚类动物。”曾千慧告诉记者,我们常说的鲸或海豚都不是鱼,而是海洋哺乳动物,科学家们通常称其为鲸类动物或鲸豚类动物。

在海洋生物中,鲸豚类动物是十分聪明、神秘的动物。细看网上这段视频,可以发现,这些海豚围着渔船周围,表现出近距离与人类“互动”的状态。

“鲸豚类动物都很有个性,如果它们对你感到好奇,就有可能靠近你的船。它们与人类互动的亲切程度,也能体现出它们生存压力的大小。”在曾千慧看来,“海豚是一种非常聪明的哺乳动物,它们能感受到渔船没有伤害它们的意思,所以才敢大胆靠近渔船。”

因为工作关系,曾千慧经常出海考察,在工作中,她观察到,有些海域的海豚会躲着船只,与人类的亲密接触较少,出现这种情况的原因,往往是该海域周边海域船只多,噪声大,因此海豚的生存压力大,它们就较少与人发生互动。如果有海豚愿意在船边游来游去,或者跳起来和人们“打招呼”,有的海豚甚至会在船艏冲浪,那就说明这些海豚的状态较为放松。

在出海过程中,如果遇到鲸豚类动物,该如何观鲸、观豚,才能对这些海洋生灵产生最小的影响?“如果在海上遇到鲸豚,那尽量不要去打扰它们。不要加速驱使船去追赶,不要大声喧哗,因为有可能会撞到,或者是让它们感到害怕,可以远远地观察,或者把发动机停下来,注意安全,让船漂着看看动物是否愿意主动靠近。在野外,它们在海域里活动,它们是主人,我们的船只作为客人,如何去对待它们、尊重它们,这一点非常重要。”曾千慧说。

另一方面,大众要重视海洋污染对海洋动物的影响。曾千慧提到,她此前在解剖搁浅的鲸豚尸体时,发现有些鲸豚肚子里出现了难以消化的塑料垃圾。“它们吃东西并不咀嚼,有可能把塑料垃圾当成章鱼、乌贼等吃进肚子里。所以我们倡导大家尽量少使用难降解的一次性塑料制品,这种行为和意识的提高,就是在保护鲸豚。”

鲸豚种类丰富 平潭海域发现17种

曾千慧向记者展现了一张根据2010年以来在平潭海域搁浅、误捕等记录信息绘制的“平潭的鲸豚”海报。据图片显示,在平潭海域出现的鲸豚有17种,有体型巨大、身体修长的长须鲸、大村鲸和灰鲸,也有体型较小、灵动可爱的小虎鲸、瓜头鲸等。

“我们的研究范围有限,但可以肯定的是,平潭海域曾出现的鲸豚种类不止这些。”曾千慧说。

为何鲸豚“青睐”平潭海域?据曾千慧解释说,平潭地理位置特殊,它距离台湾岛最近距离只有68海里。这个位置刚好处于台湾海峡北部,水域很深。水深的海域,可能会有一些深潜的鲸类经过,所以出现在平潭水域的鲸豚种类相对丰富。

此外,鲸豚种类、数量与地方的渔业资源也呈正相关。渔业资源发达的海域,一般在冷暖流交汇的地方,营养物质丰富,会引得很多鱼群来觅食。鱼群能够吸引鲸豚类动物前来捕食,例如平潭牛山岛附近是著名渔场,这里偶尔能看到大群的海豚出没,它们可能是在洄游过程中路过这里摄食的。

“平潭出现鲸豚搁浅的案例相对福建其他海域较多,物种以东亚江豚为主(也就是平潭人常说的‘海猪’)。”曾千慧说。根据不完全数据统计,从2011年以来,平潭的田美澳、龙王头、长江澳、青峰村等地,出现过至少10余次鲸豚搁浅现象。

鲸豚为什么会搁浅?遇到搁浅的鲸豚时,我们能为它们做什么?曾千慧说,除了一些人类活动导致的意外搁浅,自然因素也是存在的。平潭海域水流湍急,有些鲸豚类动物本身因自身健康、衰老等问题,或者迷路、受到台风的影响等诸多原因而身体虚弱,行动力差,有可能随同海浪被打到海湾上来,造成活体搁浅。有些则是在死亡之后才搁浅。“平潭龙王头沙滩宽阔平坦,一旦鲸豚搁浅至此,很难再主动回到海里了。”曾千慧说。

她提到,群众若在平潭海边发现鲸豚搁浅,应第一时间通知平潭综合实验区的海洋与渔业执法支队(也可通过12345热线反映)前来处理,接通电话后,要告知鲸豚的搁浅地点、大致体长和动物状态等信息。“平潭海域出现的鲸豚类动物都是我国二级以上重点保护野生动物,无论发现活体或尸体均需要报告,切勿伤害、捕杀或捡拾后自行处理,这些都是违法的。”

曾千慧强调,在无专业人员现场评估的情况下,请勿将鲸豚直接推回大海;在专业救援团队到达之前,可将鲸豚身体摆正,注意避免其头顶的鼻孔进水,同时可通过浇水的方式保持鲸豚身体湿润,等待救援人员抵达现场进行专业救治。

专家名片

曾千慧,出生于厦门鼓浪屿,是自然资源部第三海洋研究所的鲸豚研究与科普工作者,也是知乎海洋生物领域的优秀回答者,账户名为@喵鱼酱。为了研究、保护中国沿海的鲸豚,她曾泛舟出海,也参与过不少鲸豚类动物尸体的解剖工作,小到未成年的东亚江豚,大到怀着宝宝的抹香鲸。

两年前,曾千慧在平潭湖南村举办过一场主题为《平潭的鲸豚以及如何救护搁浅鲸豚》的演讲,吸引许多环保人士到场。日前,她将平潭、厦门等地参与鲸豚保护研究实践经验进行总结,和其他科普工作者共同编著了《中国海洋濒危物种(鲸豚类、海龟类)救护技术指南》一书,也已正式出版。(陈澜清)

更多>>平潭要闻
更多>>国际旅游岛
更多>>福建日报看平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