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值春暖,万物盎然。 4月23日,是两岸国学中心成立4周年的日子。四年前的今天,两岸国学中心在平潭成立,起步即冲刺,首届两岸国学论坛暨两岸国学中心筹备会,即邀请到200余名来自两岸的国学名师、专家共同探讨国学文化的传承与发展,还吸引了2000万网友线上参与。四年来,两岸国学中心以两岸为特色、以互联网为基石,以国学促交流、以文化促融合,在两岸国学界和青年学子间产生了广泛影响。 回首过往,使命在肩,初心不忘。 放眼未来,新的征程,信风扬帆。 两岸国学中心正以更青春、更大众、更融合的崭新面貌,继续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打造两岸共同精神家园。 以更青春的国学激活传统文化生命力 学生们在操场上诵读国学经典 “弟子规,圣人训。首孝悌,次谨信......”22日,在平潭思源学校操场上,全校学生齐诵《弟子规》。“我们每周抽出一天的课间操时间,让同学们一起诵读经典,弘扬中华传统文化。”平潭思源学校校长何培春表示,自2020年“国学进校园”计划开展以来,学校利用早读和课间,引导学生以诵读、演绎等丰富多彩的形式,学习国学知识,拓展学生的文学修养。在何培春看来,对传统文化最好的敬重,就是让更多学子感受到它的魅力。 如果青年人是国家的新生力量,那么儿童则是民族未来的希望。为了让更多孩子学习国学,两岸国学文化义工台胞陈翠娟走进平潭如意社区、城南村等村居,与居(村)委会携手,为社区孩子带来家门口的国学课堂。城南村居民张艳的两个女儿都在村里的公益亲子国学班上课,她说:“自从上课以后,孩子们就爱上了国学文化,现在家里每天都是朗朗读书声。” 2019年起,两岸国学中心推出“国学进校园、进乡村、进社区”活动,依托两岸国学中心百余名文化义工的公益课堂,如今已成功开课三百余场,受益青少年儿童数千名。 在平潭,国学正以更青春的形式,在青年学子中埋下传承的种子,这正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经久不衰的原因之一。而如何实现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时代价值和现实意义,也是当今专家学者所探讨的重要课题。去年先后开展以“百年未有之大变局与中华传统文明的转换和发展”“现代中国道路的文明根源”为主题的高端对话会和第四届两岸国学论坛,穿越古今,对话中外。挖掘中国文化、汲取中国智慧、弘扬中国精神、传播中国价值,不断增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生命力和影响力。 以更大众的国学 推动“国学+”产业链 国学大讲堂(资料图) 当下,两岸国学书吧正在进行一场华丽的蜕变。“我们将突破传统的限制,在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同时,融入更多青春与时尚元素,打造一个集‘台湾味、中国风、国际范’的‘两岸国风与潮流文化复合空间’。在促进两岸青年交流、文化融合的同时,让台胞找到‘家’的感觉。”两岸国学中心负责人游文娟表示,两岸生活美学馆将借鉴台湾诚品书店的运营理念,打造集“吃喝玩乐购”为一体的台胞生活驿站,推动“台胞第二生活圈”建设,实现“国学+”产业化落地。 为顺应时代发展趋势,推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两岸国学中心秉持着“国学+”理念,大力发展“国学+互联网”“国学+文创”“国学+研学”等,形成“国学+”产业链,探索国学可持续发展的新模式,把文化做到产业上,把产业变成文化。 “国学+互联网”是让国学走向大众重要途径,已经成为两岸同胞交流交往和两岸文化交流合作的重要平台和引擎。成立以来,两岸国学中心充分发挥互联网的优势,搭建了微信公众号、微博号、抖音号、Facebook主页、B站、今日头条、视频号等7个自有平台,广泛开展国学传播,让更多国学爱好者足不出户,云享名家课堂。去年9月,由台湾大学哲学系教授、两岸国学中心台方主任苑举正主讲的第38期国学大讲堂,吸引近462万网友在线观看,创下单期大讲堂在线观看人数新高。不少网友线上网友不仅在直播室评论区表达了对苑教授的喜爱,也不吝啬对两岸国学中心的支持和关注,网友“那遗逝的流年”在评论区留言说:“这系列的讲座做得很棒,每场都很有收获。”截止目前,两岸国学中心网络总曝光量超过了7.5亿。 以更融合的国学打造人才聚集新高地 两岸国学名家研习班讨论现场 登高望远,才见云阔天高。两岸国学中心不仅肩负文化交流与传承的使命,更多时候承载着两岸国学名家的厚望。2020年10月,中国社会科学院哲学研究所和平潭综合实验区管委会共同发起成立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研究基地”,由两岸国学中心具体执行。基地立足平潭平台,联合两岸近百名国学名家、知名高校力量及知名国学机构,打造中华传统文化圈的标杆学术机构和智库,为增进民族认同感,推进祖国统一大业贡献智慧和力量,打造有影响力的文化品牌。 中国社会科学院哲学研究所所长、张志强说:“近年来,两岸国学中心所开展的国学活动,汇聚了两岸资深的优秀文化研究学者,如果这类活动持续进行下去的话,未来定会成为当代文化史上的重要事件,促进两岸文化交流融合。”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研究基地秘书长王颂表示,“基地以弘扬中华民族文化、凝聚两岸人心为目的。未来,将持续发挥智库力量,把工作重点集中到基层一线青年一代,让民族文化得以延续,薪火相传。” 去年,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研究基地还通过开展重点学术研究和课题攻关,形成一批高质量的国学领域研究成果。第一批次围绕两岸同胞的“根”和“魂”,推出了《两岸经学史研究的交流与合作》和《闽台地区近代革命史研究》,其成果将揭示两岸人民的文化血脉,证明两岸文化传统的不可分割性,具有重要学术价值和现实意义。 长风万里,未来可期。接下来,两岸国学中心将依托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研究基地,成立两岸国学专家智库、两岸青年学术委员会,并搭建两岸国学专家智库网。智库网将进一步完善专家数据库,导入两岸国学资源,聚合两岸传统文化研究的重要学者,积极开展前沿学术研究,打造两岸文化新高地。 两岸国学书吧(资料图) 【回顾盘点】 春秋四载,两岸国学中心不忘初心,立足两岸共同家园,以两岸为特色、以国学为指引、以互联网为基石,发挥文化纽带作用,通过办论坛、开讲堂等系列活动,促进两岸文化交流,今天,让我们一起见证,两岸国学中心四年的成长印记。 时间轴:2018年 生机勃发,未来可期。 2018年4月23日“两岸国学中心”项目正式启动。 那一年,首届两岸国学论坛暨两岸国学中心筹备会在平潭举办。论坛上,平潭两岸国学中心与10家单位签署了战略合作协议,聘请了来自两岸20名国学专家、学者担任顾问,活动联合新浪福建、中国网海峡频道开展联动传播,网络点击量突破2000万。 那一年,首期两岸国学研习营在平潭两岸国学中心开营。来自两岸近150名师生及国学爱好者齐聚岚岛,唱京剧、学太极、学射艺,共同体验国学的魅力,并走进平潭北港村、磹水村等地进行国风创作,进一步加深了两岸青年文化交流和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认同。 那一年,两岸国学研讨会先后在北京和台北召开,汇集两岸国学力量,共同促进两岸国学交流,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携手打造新时代两岸心灵契合的“共同精神家园”。 时间轴:2019年 功崇惟志,业广惟勤。 2019年,两岸国学中心以国学为指引、以网络为纽带、以青年为重点,搭建两岸国学文化交流平台。成功举办了第二届两岸国学论坛,开展了11期两岸国学大讲堂,5期两岸青年国学研习营,44场国学进校园、进乡村、进社区活动,以及数十场国学读书会、国学小课堂、国学沙龙等活动。 各项国学活动的顺利开展,各类基础设施和平台建设不断完善,“两岸国学”的声音行深致远,得到广泛传播。#两岸国学大讲堂#微博话题阅读量超8000万,#两岸国学#微博话题阅读量超过1.6亿,两岸国学中心各项活动在网络上的曝光量已经超过5亿。 这一年,两岸国学中心荣获中央网信办“因爱同行”2018网络公益年度优秀传播项目;被确定为2019年“终身学习品牌项目”以及“福建省对台交流基地”。 时间轴:2020年 初心如磐,笃行致远 2020年春,新冠肺炎疫情在全球蔓延,这一年,注定不凡。 两岸国学中心顺应时代发展趋势,秉持“国学+”的理念,突出“国学+两岸”特色,通过“互联网+国学”的传播方式,推动国学与各领域、各平台的融合发展,推动两岸文化交流。 在做好各项防疫措施的前提下,两岸国学中心持续开展两岸国学大讲堂、“遇见国学”、国学小课堂系列国学活动,同时不间断在微博、Facebook、微信公众号、抖音等线上平台输出国学相关优质内容。其中,Facebook主页共计发送推文超1254条,阅读量超2724万人次,粉丝人数由4.9万增至9.4万,受到了来自台湾、香港、新加坡、印度等国内外粉丝的喜爱。 其中,在第三届两岸国学论坛上,举办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研究基地揭牌仪式、福建中小学生研学教育基地揭牌仪式、两岸国学文化产业基地揭牌仪式,并与人民网福建频道、新华网福建频道、集美大学师范学院等6家单位签署战略合作协议,构筑“国学+产业”新发展格局,合作打造两岸国学交流示范区、研发先行区、传播集散地、传承新高地。 时间轴:2021 踔厉奋发,笃行不怠。 经过三年沉淀,两岸国学中心在两岸国学界产生了广泛的影响。在平潭着眼于服务台湾“基层一线、青年一代”的同时,两岸国学中心加强“一线一代”合作,推动两岸人文交流,打造两岸深度融合示范区。突出对台特色和研学需求,精准针对两岸青少年群体,以“研学+”的体验交流方式,首届闽台青年(平潭)国学传承研习营活动,15名台生和15名陆生在岚“结对子”,结下深情厚谊,进一步加强两岸青年交流交往,增进两岸青年情感连结。 在推进国学的落地生根,形成全民学国学的氛围过程中。两岸国学中心以国学义工为抓手,不断探索新颖多元的“国学进校园”“国学进社区”“国学进乡村”活动,根据不同国学爱好者的特点和需求,组织开展百余场具有针对性的国学活动,全面普及传统文化知识,提升大众传统文化素养。 梦想召唤,使命催征。这一年,两岸国学中心深化与中国社会科学院哲学研究所合作,依托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研究基地,推出“国学八闽行”、“高端对话会”等活动,先后走进武夷山、武汉、北京等地,立足平潭,走向世界,传播中华优秀传统文化。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