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所在的位置:东南网> > 正文 |
您所在的位置:东南网> > 正文 |
2023-01-07 19:05 黄凌燕 来源:湄洲日报 责任编辑:金晶晶我来说两句 |
分享到:
|
兴化府历史文化街区活化利用历史建筑,打造莆田市知青文化博物馆、莆田华侨文化主题馆、莆阳工艺美术馆、莆阳民俗文化园—— 千年古街焕新生 图为修缮后的兴化府历史文化街区一角。湄洲日报记者 杨怡玲 摄 小寒已至,年渐近。昨日,一盏盏大红“福”灯在兴化府历史文化街区次第蔓延,点亮了街巷喜庆氛围。兔年新春,千年古街将以一场新春文化节在“莆阳开春”活动中吸引眼球,再造网红打卡点。 地处市中心的兴化府历史文化街区,是千年兴化府古城的核心区,大路街、县巷、后街、衙后、庙前和坊巷6条古街巷纵横交错,分布各级文物保护建筑18处、历史建筑20处,明、清古建筑连成一片,构成莆田地方传统格局的风貌区,被评为省级历史文化街区。如今,历经近3年的保护修缮,重现古府宋韵繁荣景象。 “街区分踞气势恢宏的明清官宅府第、名人故居、宗教建筑。眼下正活化利用特色建筑,打造莆田市知青文化博物馆、莆田华侨文化主题馆、莆阳工艺美术馆、莆阳民俗文化园,将在新春文化节亮相。”荔城区委宣传部副部长、兴化府历史文化街区指挥部成员邱文高带领记者参观时介绍。 在坊巷,路口照壁上镌刻“开莆来学”大型石雕,纪念南朝郑露三兄弟首开莆田教育先河。走进照壁旁边的“原氏民居”,莆阳工艺美术馆布展基本完成。展柜里,一件件木雕、竹雕巧夺天工,令人赞叹。 “在名人故居里,展示国家级非遗莆田木雕和留青竹刻,其展览主题‘木竹迎春’寓意春天莺飞草长,一扫3年疫情阴霾,呈现开春盛景。”策展负责人、莆田木雕技艺传承人林建军介绍,85件展品集合十多位莆田及台湾地区工艺美术传承人的代表作,在古街老宅展现新一代的工匠精神、人文情怀,赓续千年文脉。 2017年9月,林建军的檀香木雕作品《事事如意》亮相厦门金砖会议,吸引普京驻足拿放大镜观赏。采访中,林建军表示,将在“原氏民居”展出这件精品,推出与普京“拍同款”,点燃古街开街文旅“引爆点”。 记者了解到,“原氏民居”原是明朝从三品布政司左参政彭文质中举后迁入坊巷的府邸。他的曾孙彭鹏立功受到康熙诏见,后来彭氏府邸成为彭公祠。彭鹏为官20年,以其廉政反腐事迹为原型的公案小说《彭公案》流传至今。1950年,莆田药商原氏一族迁居彭公祠,至此被称作“原氏民居”。 “千年兴化城,丰沃的文化土壤,铸就了千年雕魂。工艺美术列入莆田12条产业链之一。”林建军说,原氏民居设立莆阳工艺美术馆后,名人故居成为赋能工艺美术产业发展的新平台,将常态化组织展览、展示、交流、研讨,尽展莆田工艺美术精品之美。 衙后街因在县衙之后而得名,这里曾是名门望族居住地。莆田县邮政局处于衙后街有百年历史的吴台旧居内。邮局墙上海报诉说着原莆田县小学教师李庆霖致信毛泽东,从而改变全国知青命运的故事。 随着社会快速发展,与市民关系密切的邮局,淡出人们的生活。莆田县邮政局重新利用,改造成莆田市知青文化博物馆。当日,在施工现场,布展紧锣密鼓。现场负责人介绍,博物馆设计体现莆田知识青年上山下乡主题,展陈设计结合邮政局历史建筑保护与活化利用进行创造,复建知青典型场所,收藏知青生产、生活用具,再现当年数千名莆田知青发扬自力更生、艰苦奋斗的精神,讴歌了他们为改变福建山区贫穷落后的面貌所作出的不可磨灭的贡献。县巷“崇功祠”,俗称“十八陈总祠”,纪念莆田县首任知县陈迈。在修缮保护工程中,扩大前院埕面积,并在西侧建仿古戏台,使“崇功祠”得到更好的保护和利用。设立莆阳民俗文化园后,这里是兴化民俗文化和姓氏文化的展示地,让游客品味莆仙传统文化浸染下的独特“烟火气”。 在大路街,以侨宅改造的莆田华侨文化主题馆也在施工。展馆面貌在设计图里清晰呈现,以南洋风格装修,广场入口停放黄包车,周边有老式自行车与皮箱,两层红砖楼共有6个展厅,16个版块。该馆完工后,可见复古理发椅、留声机与放映机,以及侨批等“侨”元素。 这四大展馆形成新春文化节的“侨”“艺”“青”“承”主题,计划1月15日全部完工,为兴化府历史文化街区添新景,以满满的情怀激发乡愁记忆,打造我市文旅经济新高地。 新闻链接 我市把历史文化街区保护修缮作为为民办实事的一项重点,编规划、出政策、请专家、聘团队,还原兴化古城的鲜明特性。提升改造后,6条古街原貌修复,湮没在历史长河的“福”“禄”“寿”三处古井重见。“文献名邦”“壶兰雄邑”“仆射坊”“朱紫坊”4座雄伟牌坊重立,为古城增添人文景观。 |
相关阅读:
打印|收藏|发给好友【字号大中小】 |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 许可证号:1310572《中国互联网视听节目服务自律公约》 主办:福建日报报业集团 未经许可不得建立镜像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