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所在的位置:东南网 > 部门动态 > 全面推行河长制 > 水经济水文化 > 正文 |
2020-11-11 11:32 丁运时 来源:东南网 责任编辑:林静 我来说两句 |
分享到:
|
莆田水系发达,水网密布,河湖众多。千百年来,横贯莆田市中、南部,自西北向东流经莆田市的仙游县、城厢区、荔城区、涵江区等地区,至三江口注入兴化湾入台湾海峡的木兰溪,就是哺育莆田人民的母亲河。她的干流全长105公里,流域面积1732平方公里,为福建省八大河流之一,天然落差784米。因此,木兰溪是当地人民最挚爱、最美丽的母亲河、家乡河。她蜿蜒曲折,如同一条玉带,镶嵌在莆田大地上;她让莆田的水资源和生态文明,增添了浓墨重彩的一笔! 在莆田市创作采风时,最喜欢自古以来流淌在这里的木兰溪,由此我以清静为名,选择暂住在河滨的一个社区。昔日,工业污染与过度开发让木兰溪原貌不存,受污染困扰、水质不佳。近年来,莆田启动了木兰溪流域治污工程,木兰溪深得其益。这是习近平总书记亲自擘画、全程推动治水工作的先行探索,是新中国水利史上“变害为利、造福人民”的生动实践,为建设美丽中国提供生动范本。莆田还积极开展河长制度建设,全力综合整治,重点抓截污、清淤、护岸、生态修复等工作。全市包括木兰溪在内的美丽河湖水生态环境不断优化,流域水体质量全面好转。因此,今日的木兰溪的水质明显提升,生态环境得到恢复,实现了“水清、岸绿、景美、人和”的生态成果,再现了母亲河的历史风貌,焕发出特有的魅力和风采。 我曾经被一幅中国梦的公益广告长久地吸引住,广告画面中是一个小女孩和一个小男孩拿着球拍,摆出运动健身的架式,广告主题是《我健身我圆梦》。前不久,北京携手张家口夺取了又一届冬奥会的举办权。这些,都令我蓦然想起一位我认识的阳光少年,他坐在轮椅上飞奔向前的英姿,想起他的中国梦和奥运梦。 在木兰溪边的这个社区里,我就常常看到那个少年的身影,他约略十三四岁,眉清目秀,颇有些腼腆,还带有几分青涩。不笑的时候,神情是与其年龄不相称的难以掩饰的忧郁;但他只要笑起来,仍然是一脸阳光。可惜,他只能坐在轮椅上,除此之外,他和肢体健全的少年没什么不同。 阳光灿烂的日子,他一定会坐着轮椅外出到绿廊公园“散步”。偶尔,是个一脸慈爱的中年人(大概是他父亲),推着车不紧不慢地踱着步,时不时地俯下身去和少年小声地说着什么。更多的时候,少年独自驾驭着“坐骑”,熟练地在公园熙熙攘攘的人群中穿梭,刹车、转向非常灵活,仿佛一位技术娴熟的“司机”,有板有眼且一丝不苟。 少年时常会遇到一些行进中的困难。有一回我就看到,少年的轮椅欲从绿道直接到马路牙上去,其间的“坎子”很陡。他犹豫了片刻,旁边一位老者善意地笑笑,正准备上前帮忙。可少年执拗地摆摆手,只见他催动车轮缓缓向前,临到陡坎处身体稍稍腾空,车轮凭借着惯性冲到马路上,他这才稳稳地坐下,前冲之力巧妙地得以缓冲。周围人齐声喝彩,老者更是伸出了大姆指。少年越发兴奋,用力拔动车轮,一阵风似地去远了。我不禁想到,如果他双腿健全,恐怕正生龙活虎地与其他孩子一样,玩滑板一类的“极限运动”呢,可是,唉,老天真不公平啊! 一次采风回来很晚,小区里路静人稀,路灯发出昏黄暗淡的光。我急匆匆赶路,猛然看到另一条小道上隐约有人“驾车”疾驰而过,银光闪闪的钢圈飞速旋转,齿轮发出有节奏的咔哒咔哒声。定睛细瞧,竟是坐轮椅的少年,正以平常不曾见过的高速“驰骋”着呼啸而过。突然,轮椅被路上的破砖头给绊了一下,整个儿腾空飞起,少年尖叫一声,重重地摔倒在水泥地上,轮椅飞出去老远,颠覆在路边,轮子空自转个不停,不过好像这轮椅的质量挺好,光圈锃亮,虽然摔了一下,却没有一点损坏。我赶紧跑过去将他扶起来,他咬紧牙关,一声不吭。问他伤到没有,他指指膝盖,哎呀,左膝处的裤子磨破了,血肉模糊。 我扶正轮椅,将少年稳稳地抱上去,推着他到社区医务室包扎。边走边嗔怪:“你看你,晚上干嘛出来,多不安全。再说,那么快干啥?很危险的。”少年耷拉着脑袋,讪讪地道:“我是在训练。”“训练?训什么练?”“叔叔,我有一个梦!梦想能代表莆田去参加残奥会,争取拿块金牌。你看,这是特制的运动轮椅,是那些积极参与治理与保护‘木兰溪’——最美母亲河活动的爱心人士捐助的,我要是不好好训练,就对不起他们的善意和爱心了!我在母亲河边出生,也在河边长大,我想拿到金牌后,想担任保护木兰溪的形象代言人,号召更多的人来保护我们的母亲河!” 我的心像被铁锤重重地一击,半晌说不出话来,想不到,这个小小少年竟然志向远大。他内心充盈着满满的正能量,为了能参加残奥会,为了回报爱心人士,为保护母亲河做出自己的贡献,他因此晚上出来坐在特制轮椅上“训练”,虽然有一定的危险,他也顾不上了。我悄悄地揉揉了眼睛,仿佛看到少年在奥运赛场上奔驰,他驾驭着轮椅超过了一个又一个竞争对手,第一个撞线;我仿佛看到少年坐着轮椅,高高地登上冠军的奖台,把奖杯举向天空;我又仿佛看到,挂着奥运冠军金牌的少年回到家乡河边,向着一群记者和游客侃侃而谈保护‘母亲河’的重要意义;我还仿佛看到,在一大群护河志愿者的拥戴下,少年终于被推举为“民间河长”,他被志愿者们抬起来,抛向空中又接住,少年兴奋地流出了眼泪……见我很长时间不做声,少年怯怯地说:“叔叔,我的梦能实现吗?”这时,我回到了现实中,我悄悄地揉揉了眼睛,拍了拍坚实的轮椅,坚定地回答:“能,一定能!” 人人都有自己的中国梦,可原来即使一个残疾孩子,也仍然拥有自己的梦。只要有梦,任何不堪的境遇又算得了什么?在见证了莆田积极开展“幸福河湖”建设,取得了巨大成效;在见证了那么多热爱家乡河的爱心人士、护水志愿者巡河护水、捡拾垃圾、加入治水护水行列的感人事迹;在见证了公众的母亲河保护意识不断提升、生态文明建设所取得的成绩之后,谁又敢断言在莆田这片千古热土之上,还有什么样的幸福河湖梦想是永远不能变为现实的呢? |
相关阅读:
打印 | 收藏 | 发给好友 【字号 大 中 小】 |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 许可证号:1310572 《中国互联网视听节目服务自律公约》
主办:福建日报报业集团 未经许可不得建立镜像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