莆田新闻|莆田政务|莆田舆情|本网原创|福建日报看莆田|莆田视频|健康生活|妈祖之光|天下莆商|美丽莆田
您所在的位置:东南网 > 道德模范评选> “德耀中华”专题宣传 > 正文

“爱心老人”曾德梅先进事迹

2015-07-27 15:10   来源:东南网  责任编辑:林静   我来说两句
分享到:

曾德梅老人被评为“感动福建十大人物”

退休老人的“春蕾计划”

1999年春节前夕,退休的老曾随仙游县妇联“春蕾计划”项目实施者下乡访贫,在龙华镇爱和村一座土坯房里,看到衣衫褴褛的黄丽琳,黄丽琳在父亲车祸身亡、母亲改嫁后,与年迈的祖父相依为命,到了上学年龄却没钱念书;在园庄镇霞山村的一座尼姑庵里,看到从小被遗弃的女童黄丽芬,孤苦伶仃,同样无缘上学。孩子们凄苦无助的眼神,揪扯着老曾的心,他掏出身上仅有的600多元退休金,当场决定和黄丽琳、黄丽芬等3名特困生结对子,长期资助她们上学,把她们当成自己的“孙女”。

随后的日子里,他发现,农村还有相当一部分贫困家庭的孩子得不到应有的教育。然而,面对家中患病的妻子、当布筋工和街道文书的2个儿子,家境惨淡的他感到助学心有余而力不足,为此常常夜不成寝、食不甘味。老人想:“人老了,总要老有所为。我小时候家里穷,读不起书,一辈子吃尽了没有文化的苦头。如今,我要尽自己的微薄之力去帮助贫困学生,让他们有书读。一个人的力量毕竟有限,如果动员社会的力量来关注贫困生,推动扶贫助学,穷孩子们何愁上不了学呢!”于是,他决定走村入户了解贫困生的具体情况,尽可能去联系资助者。从此,他踏上了扶困助学的朝圣之路。

老人的想法虽好,但做起来并不容易。仙游县人口超百万,有320多个建制村300多座农村学校,半数地处深山老区或贫困乡。为找到一名贫困学生,老曾都要跋涉不少路程,先是认真地了解贫困生的家庭和学习情况,接着找学校、村委会和乡镇征求意见、核实盖章,然后拍照、填写求助档案。有时为核实一个对象的材料,老人就要跑好几趟。在寻找资助孩子的过程中,坐车、拍照、编档、打电话联系,老人都得自掏腰包。退休金不多的他,为了省钱,走在路上,饿了就买个馒头充饥,渴了就将就喝两口山泉水,没有了三餐的概念。有些山村不通汽车,就靠两条腿走。有一次,为了解象溪乡园宅村贫困生苏珍珠的情况,老人翻山越岭徒步2小时走到距乡政府10多公里的园宅村,这时太阳已经西斜,老人又饿又累的,脸色苍白,差点脱水昏过去。

老人的行为也受到了一些人的怀疑和误解,有人说他是为了沽名钓誉,也有人说他是为捞取个人利益。有一次,老人为填写贫困生登记表,去找当地乡镇盖章,不料工作人员就是不给盖章。2000年夏天,老人经过多方联系,为园庄镇霞山村女童赵秀莺找到了一位工艺厂老板的资助,要送孩子到学校读书。想不到赵家一位族亲却认为“天上哪会掉下馅饼”,怀疑老人是拐骗小孩的“骗子”!

遇到阻挠的时候,遇到人家的怀疑和误解的时候,老人难免有些伤心,却仍然不改初衷,心想:“看到一个个孩子重新背上书包,所有的付出都是值得的。”

朝圣路上,脚下是承天接地的沙石,还有一路的骆驼刺和荆棘。面对工作中出现这样那样的困难、误解、委屈,老曾没有动摇,没有退缩,没有放弃。这位古稀老人,匍匐着聆听大地沉重的呼吸,毅然决然地前进着……

曾德梅与孩子们在一起

3碟咸菜的“爱心推销员”

踏遍青山为助学。有了资助对象,老曾就试着向一些经济条件较好的家庭介绍贫困孩子的情况,希望善良的人们伸出热情的援手。然而,找人不容易,找钱更难。为此,老曾不停歇地走访企业老板和一些家道殷实的干部职工,向认识的或不认识的人介绍这些孩子的窘况,动员大家献爱心。老曾刚开始要人家捐助的时候,受了很多白眼,也吃了很多闭门羹,认为他是骗子。有一次,老曾去找一个小老板,搜肠刮肚地说了许多好话,最后希望他资助一两个贫困生。那个小老板一听说是要钱的,立马拉下脸,厉声骂道:“你这个老头子,是骗钱的。像你这种人我见多了,马上给我滚开……”

遭此辱骂,老曾的心冷到了极点,难受得想掉泪。但是,想想那些失学的孩子,老曾又鼓起了勇气。他鼓励自己说:“刚开始,贫困家庭有疑虑,有钱的老板有疑问,难免遭受一些委屈与误解,经历一些艰辛与困苦。人总是有爱心的,关键是要有人把爱心发动起来。凭自己的真诚,凭自己的意志,人心是可以打动的,社会是能够认可的。救助失学儿童是做功德的事,再大的困难,也要坚持!”木兰社区一个公司的董事长率先结对资助6名女童,这给了老曾很大的鼓舞。

第一年,结对助学8个人。

第二年,结对助学15个人。

第三年,结对助学28个人。

功夫不负有心人,老人苦口婆心地游说,终于得到了人们的理解,也得到了人们的信任,越来越多面临失学的孩子在老人的帮助下找到了资助的“婆家”。

“看到那些贫困家庭的孩子能得到帮助,看到那些困难学生能顺利上学,我心里就满足了。”老人说。

有一次,记者到老曾家里采访,揭开老曾家饭桌上的菜罩子,里边只是一碟腌菜、一碟咸萝卜,还有一碟咸豆腐。老曾夫妇的生活相当节俭,然而,他却结对资助了57名贫困学生。老伴邱爱珠、他的四儿一女和两个孙女,也分别各与1名贫困生结对助学,全家共结对资助贫困生65人。老曾尽其所能认“亲”助学。记者问:“你资助的对象,为什么大部分是卫校、幼师、轻工学校、职业技术学院的学生?”他笑着说:“许多资助人喜欢会念书、上名牌学校的贫困生,我就把一些中专生、大专生揽下来,他们也要得到教育,同样也能成才。”

老曾付给贫困生的助学金,每年共有4.2万元。记者又问他:“你把退休金都捐出去也不够啊!”老曾回答:“钱要花在刀刃上,我年纪大了,生活温饱就行,所得那些荣誉的奖金,还有一些单位的慰问金,都应该用于助学。”

生活俭朴,精神富有。在老曾眼里,家里最有分量、最值钱的东西,莫过于那些记满密密麻麻小字的助学记录表,有学生的,也有企业家的,有资助人的,也有学校的。这些“爱心档案”,他珍藏好久了,有的都十几年了,破破烂烂的,但舍不得扔,因为这里面一边是捐赠者,一边是被捐赠者,一头是爱心,一头是贫困。一位古稀之年的老人,就这样不停地在两者间奔波,靠他的晚年,靠他的双脚,丈量着并缩短着这两头的距离。

一座城呵护一位老人的好梦

不知是哪天起,哪位记者来采访了老曾,把他找钱资助贫困生的事写成新闻,报道出来了。接着各路记者接二连三地前来采访。连中央电视台和新华社的记者都来采访。这可帮了老曾的大忙,像是帮老曾免费做广告。老曾的知名度不断提高,说他是骗子的人越来越少,乐于资助的爱心人士越来越多了:年龄最大的是103岁林吓道老人,年龄最小的只有5岁;获得雅典奥运射箭银牌运动员林桑,回乡探亲时通过他也资助2名学生;有一家眼镜店的老板包先生干脆义卖一天,请老曾坐台收钱,将一天营业额3221元全部用于助学;香港同胞朱展东先生2004年拿出100万元,分五年资助贫困生;台胞吴先生连续十年,每年捐376700元,已资助100人;79岁的爱心老人张国祥25年如一日,共捐助128多万元;还有市县领导、机关干部、企业工人武警官兵也加入了助学行列。

在他的感召下,仙游县成千上万的人加入扶贫助学行列。仙游县还特地成立了助学活动联合会,建立贫困学生资料库,使助学活动从群众的自发行为,发展成为政府大力倡导的常态化助学活动。许多前来采访的新闻记者都被老曾所感动,从中央到地方10多家新闻媒体的28名记者,结对资助了34名特困生。

4位大学生义务帮助老曾建立“仙游爱心网站”, 设立助学专门账户,吸引更多网民加入助学行列,在互联网上演绎着无私助学的真实故事。至今已收到来自美国、日本、新加坡等国网友的捐款30多万元。香港仙游同乡会设立了奖学基金,资助贫困学生。通过媒体了解情况的北京、上海观众、读者也寄钱给他,资助贫困学生。参加助学活动的除党员干部、公务员外,还有企业家、侨胞、普通员工、僧尼、军人,汇聚成蔚为壮观的爱心群体,铸就了“老曾爱心助学品牌”。

16年来,老曾的足迹踏遍仙游县18个乡镇、300多个村庄、200多所学校,行程10万公里,穿破的鞋有100多双,先后募集助学款 3485万元,使 18644名贫困生圆了上学梦,被誉为“助学爷爷”、“爱心老人”。先后荣获“第三届、第四届全国道德模范提名奖”,曾被评为“首届中国十大老年新闻人物”、“全国关爱女孩十大新闻人物”、“首届感动福建十大人物”。

不过,和这些荣誉相比,老曾更关心的是需要帮助的孩子。每次去领奖或参加会议,他都会利用会议休息间歇,不失时机地找爱心人士“推销”贫困生或接受各界爱心人士的捐助。老曾成为颁奖台边的“爱心推销员”。

在2004年“首届感动福建十大人物”表彰活动中,这位“爱心推销员”除了捐出自己获得的1万元奖金外,又瞄上同时受表彰的航天科学家黄春平。当老曾把一大沓贫困生的资料摊到黄春平面前“推销”时,黄春平二话没说,一下子资助了10名贫困生。

老曾心脏不好,相继两次入院治疗。有一次,我在采访的时候,关切地说:“老曾,您年纪这么大了,身体又不好,要找个接班人才行!”

老曾说:“从2009年住院后,我就寻思着找一位接班人,不过年轻人在忙事业挣钱,老人家大多也没有这个心思和体力,还要家人支持,不容易找。孩子是国家的未来,是社会与家庭的希望!找到贫困生推不出去,我心里就焦急,饭吃不好,觉也睡不安;贫困生有人资助了,我心情一愉快,觉得病也好了。三年前,医生说我只能再活一年。你看,三年过去了。我的身体比以前还好。”

老曾脱口而出一首打油诗:“夕阳无限好,人间重晚情,年老心不老,助学兴教好,子孙均幸福,寿比南山高。”

“只要我耳朵不聋,眼睛还看得见,脚还能走得动,我就要坚持下去。我要在有生之年尽我所能,让更多的贫困孩子念上书,一直干到脚不能走、手不能动、眼看不见为止。”老曾说,“县委文明办最近告诉我一个好消息,县里成立了志愿者协会,将招募一些志愿者来接班。”

因为普通,所以真实!

因为平凡,所以感动!

因为坚持,所以高贵!

尽管我们对老曾的了解,仅限于有限的媒体报道,还仅限于他退休后的助学时光,但1930年出生的他,肯定比任何人都更理解不同年代的人们对知识的共同渴望,更能理解知识改变命运的大义。于是,他选择了在古稀之年积极入世,奔走于城镇与山村,遍访乡民商户,甘把老朽之躯化身一架桥,把学校连到贫困孩子家门前。

16年来,这位年逾八旬的“助学翁”所募集的助学款已突破3480万元,而他自己依旧住在破旧的老屋里……如果不是投身扶贫助学行动,退休干部老曾的生活或许要比现在宽裕得多,他也有更多时间在家享受天伦之乐。不过,他这八十几年的人生阅历,也就不会像现在这样广为传扬了。老有所为,让下一代的孩子有书读——起初一个纯真的想法,演绎成改变更多人生轨迹的精神支柱,老曾的这16年,活出了多少人一辈子都找寻不到的精彩!

16年过去,老曾一直在路上,16年过去,可喜老曾不再孤立无援,当人们认识了这位视助学如使人再生的老者,就慢慢被他的爱心感召,年轻人利用新兴网络渠道,文明办发挥行政组织优势,富足者慷慨解囊……大家一齐支持他的神圣事业,一万名贫困儿童享有了同龄人一同的身份——学子。是的,解决贫困山区孩子的学习问题,何止是老曾一个人的事情,面对这位德高望重的道德模范候选人,我们除了敬仰,是否更要去接棒,去担当!

当老曾亲手把善款递到孩子跟前时,那颗颗跳动的小心脏,或已植入了知恩图报、立志成才的大善念。16年来,在老曾穿针引线、多方奔走下,1万多名贫困生圆了就学梦,其中毕业参加工作的就有 600多名。昔日受助,今朝助人。许多当年受助的贫困生,参加工作后把第一个月的工资捐了出来,去帮助那些更困难的学弟学妹。榜头镇象洋村的贫困生杨超拔考上福建师范大学时家境困难,老曾联系台商吴荣芳与他结成帮扶对子,每月定期资助他500元。小杨毕业工作后做的第一件事,就是托老曾为他寻找助学对象,很快他就与钟山镇一名小学生结成助学对子。他说:“在我求学最艰难的时候,得到别人的资助,我深知贫困生的难处。现在,我有条件了,理当帮他们一把。”

人生苦短,有谁愿意虚度而过;人生多长,就看你在什么时候选择积小善、谋众福,选择出发……

(仙游县委文明办供稿)

相关阅读:

打印 | 收藏 | 发给好友 【字号
心情版
相关评论

关于东南网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本网·律师严正声明 - 友情链接 - 网上订报 - 给我留言 - 投稿邮箱 - 版权所有 - 人才招聘
Copyright 2008-2010 fjnet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国新办发函[2001]232号 闽ICP备案号(闽ICP备05022042号)
东南网授权法律顾问 北京市中银律师事务所福州分所 许水清 律师 电话:13809520738
本站职业道德监督电话:0594-2535366 全国非法网络公关工商部门举报电话:010-88650507(白天),010-68022771(夜间)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闽)字第085号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 闽B2-20100029 互联网出版许可证 新出网证(闽)字12号
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 许可证号:1310572 《中国互联网视听节目服务自律公约》

主办:福建日报报业集团 未经许可不得建立镜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