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所在的位置:东南网 > 福建日报看莆田 > 正文 |
东南网6月1日讯(福建日报记者 陈荣富 卞军凯 通讯员 郑志忠)仙游县县域面积1835平方公里,户籍人口116万。截至2013年底,县城仅有17平方公里,人口不到10万人,是个典型的“大县小城”。怎样改变这种尴尬局面?去年以来,仙游县实施“大城关”战略,从产业集聚、路网打通、城市功能提升等方面入手,不仅扩大了城区面积、汇集了城镇人口,更打造出一个焕然一新的美丽宜居城市。 依靠特色产业,拓城区 近期,仙游县举办了美丽仙游规划建设成果展,共展出108个项目,包括城市标志性建筑、公用建筑、高尚宜居住宅、社会事业等13个篇章。有网友看了展览后发帖评论说:一个“高大上”的仙游城区呼之欲出! 城区总体规划印证了这位网友的说法。据仙游县城乡规划局局长柯新建介绍,今后城区将包括中心城区、榜头镇区、枫亭镇区、仙港两侧产业园、道口经济区等几大组成部分,涉及11个乡镇,总面积120平方公里,比原来翻了好几番。其中,中心城区涉及6个乡镇、街道,总用地面积60平方公里。 把松散的乡镇列为中心城区,靠什么实现集聚、抱团?仙游的答案是特色产业。众所周知,仙游县以古典工艺家具产业驰名中外,由于发展势头迅猛,不仅县城周边形成了产业带,在榜头等乡镇也聚集了庞大的产业集群。目前,仙游县不仅拥有榜头镇坝下村古典工艺家具一条街,还建成了中国古典工艺博览城、海峡艺雕旅游城等多个产业平台,吸引了大批从业人员聚集。仅以榜头镇为例,全镇拥有工艺企业2000多家,吸引外来人口6万多人,全镇人口已超过22万人。 秦格格佛珠品牌创建人徐小琴,从外地来仙游已有10年,见证着仙游县城伴随着产业发展的不断“成长”。她说,作为一个外地人,自己最初对仙游的印象是“差评”,因为县城太小,乡下工艺厂太远。现在自己住在县城、上班在工艺博览城,开车来回就像从城市一端到另一端,“根本没有出城、进城的视觉差了,因为产业发展大大拓展了城市空间”。 打通交通路网,融乡镇 拓展城区,融合乡镇,离不开道路交通。近两年,仙游县通过“内联外通”战略,构建起足以支撑“大城关”的交通路网。仙游县交通局副局长蒋新栋介绍说,在“内联外通”建设上,仙游县下了很大成本,也取得了较大成效,目前仙游县有7个高速互通口,这在县级城市是很少见的。 连接老县城与新兴产业集中区的道路,是新旧城区加速融合的关键。刚刚建成的城区东二环路,实现了与艺都路的快速联通。经常从此路过的龙禧艺苑公司负责人严剑灿说:“从前只有仙榜路,而且光秃秃的,不像城市;如今不仅路网更快更完善,道路两旁还种上了紫檀,绿树成荫。” 随着交通路网不断向外延伸,县城的框架也越来越大。记者从仙游县住建局了解到,通过建设环城区路网,让新兴区解放路、胜利路等多条原有城区公路相连,大大方便了居民出行。此外,仙游县在2公里长的木兰溪城区段上建成了10座大桥,以这些大桥与环城区路网相连,进一步壮大了县城体量、拓展了城区空间。 提升城市功能,聚人气 城变大了,路变宽了,居住的市民会变多吗?关键还得看商业配套、公共服务、居住环境等城市功能是否跟得上,在这一点上,仙游县正在狠下功夫。 今年,仙游县共安排城建项目122个,年度投资109亿元,计划实施城区学校扩容工程,动工建设三级医院、县第二污水处理厂,加快建设城区中心、城内社区农贸市场,不断完善公交站点、供水供电、停车场、环卫、公厕等公共服务设施。同时,还计划以大型城市综合体建设,集聚商流、人流。鲤城街道木兰社区老协会会长陈加其感慨地说:“这里以前是老县城的郊区,典型的农村。这两年公共设施越来越好,城市气息越来越浓!” 5月25日,在木兰溪防洪景观工程施工现场,施工人员正加紧实施河道清淤、铺筑堤岸。该工程总投资约20亿元,是仙游县投资最大的为民办实事项目。县水务局局长林金涛说,工程建成后,将集防洪、生态、休闲、文化功能于一体,在县城南北溪畔形成20公里的景观长廊。虽然尚未全部完工,但已经建成的溪畔人行步道、木栈道,每天都吸引了很多散步、健身的居民。“十几年前,这里是垃圾场,现在绿树成荫。”鲤城街道东门社区党支部书记陈晨耀说,木兰溪景观带的建设,让仙游真正成为美丽的生态宜居城市,一定能吸引更多人来这里安居乐业。 |
相关阅读:
打印 | 收藏 | 发给好友 【字号 大 中 小】 |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 许可证号:1310572 《中国互联网视听节目服务自律公约》
主办:福建日报报业集团 未经许可不得建立镜像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