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所在的位置:东南网 > 2014全国网络媒体江苏行 > 正文 |
您所在的位置:东南网 > 2014全国网络媒体江苏行 > 正文 |
2014-08-08 12:07 来源:中国江苏网 责任编辑:余瑧 我来说两句 |
分享到:
|
6月22日,由中国独立申报的文化遗产项目“中国大运河”申报世界文化遗产成功。此次列入世遗的大运河遗产分布在我国8个省份,包括58个遗产点和27个遗产段,总长1011公里。大运河江苏段全长683公里,占到一半以上比重,遗产点数全国第一,是大运河“活态遗产”呈现最鲜活的部分。清名桥历史街区凭借江南水弄堂的人文特色,成为大运河无锡段唯一入选的世遗点。当大运河步入“后申遗时代”,又将给无锡的城市表情带来什么呢? 万里长城、丝绸之路与京杭大运河,是中国古代三个标志性的地理坐标。它们有一个共性:惊人的长度载体,清晰的功能定位,是人类迁徙、天国繁荣与文明流转的奇妙代码。 空间意义上的京杭运河,北起北京,南终杭州,沿途串起众多熠熠生辉的繁盛都会与富庶城邑;而时间意义上的京杭运河,肇始于春秋,完成于隋,繁荣于唐宋,取直于元,浚通于明清。 此次申遗的大运河显然已经超出了京杭运河的原始概念,包括京杭运河、隋唐运河和浙东运河三部分。最终列入遗产范围的大运河遗产分布在2个直辖市、6个省、25个地市,河道总长度1011公里。故“中国大运河”之称最为准确。 大运河8年漫漫申遗路 中国大运河此次申遗成功,过程无疑是惊心动魄的。“翻盘”、“逆转”这样一些字眼定性的申遗之旅,让人们感受到申报世界文化遗产存在的诸多变数。 NO、YES、REFER,是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国际古遗址理事会(ICOMOS)”对申遗项目的三个审议意见。中国大运河在第一回合拿到了一个令人心凉的“REFER”(补充材料明年继续申报),这意味着,如果中方接受,大运河申遗就需要再等上一个年头。 目前,世界上有法国米迪运河、加拿大里多运河、荷兰阿姆斯特丹运河等共7条运河申遗成功,其中一大部分是近现代的工业遗产。中国大运河与它们相比,独特之处在于它的漕运功能,财富和文化经由大运河集中、流动和再分配。也就是凭此个性符号,在终及PK中,中国大运河在第二回合的审议中,终于拿到了一个足令国人兴奋的“YES”。 “它代表了人类的迁徙和流动,代表了多维度的商品、思想、知识和价值的互惠和持续不断的交流,并代表了因此产生的文化在时间和空间上的交流与相互滋养,这些滋养长期以来通过物质和非物质遗产不断得到体现。”这是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保护世界文化和自然遗产公约》在其最新版《行动指南》中,对京杭大运河的评价。 从2006年开始打包申遗至最后成功,中国大运河前后经历了长达8年的漫长申遗路。 世遗申请,流程并不复杂,复杂的是申遗所必须做的庞大而系统的前期工作。 无锡市清名桥古运河景区管理处办公室的一位工作人员说,那段日子是要用“拼命”来形容的,“天天加班,每天都有忙不完的事。对清名桥200户老宅编号摸底,挨家挨户走访,比对历史,请教专家,到规划局调档,资料汇总。我们几乎找遍了有关这一区域所有能够找到的原始资料。” 就在大运河申遗成功的前两天,坐落于南长古运河畔的N1955文化创意产业园的大运河数字博物馆第一次揭开面纱。与一般博物馆静态展示文物的方式不同,大运河数字博物馆通过新颖的展场设计、3D影像科技、多媒体互动、典藏文物,诉说着大运河的“前世今生”以及对中国、无锡地方的数项重要意义。从此,普通市民又多了一处可以透过数字之眼在光影穿梭之间全面而直观了解大运河的奇幻空间。 这位工作人员说:“这些工作都是需要一项项做起来的。” 大运河江苏段地处江南富庶之地,是大运河的源头,历来为国家执掌政权者的必争之地,税赋、粮食皆通过这条运河主动脉源源不断供给。从这个角度讲,大运河的政治功能因此突显,南方经济经此支撑起北方的强势政权,北方政权也由此成功控制南方的局势。而从文化传播的角度来讲,南方、北方都是沿着运河进行着文化的交融与碰撞。 在大运河的河道段落中,无锡段是特别的。它是唯一穿越主城区的运河段,与无锡城市的兴起关系紧密。 历史上,吴王夫差开凿的江南古运河,从苏州平门穿过漕湖,经伯渎港,一路从东南奔向西北,从惠山北经古无锡湖去向常州。彼时的无锡,还只是东南一个名不见经传的小村落。两百多年后,经大运河的滋养,无锡在汉代建起了城池。 大运河无锡段在近代发展史上有两次高潮。第一次是在明清时期,清康熙乾隆两帝先后多次下江南,皆经无锡段运河。当然,帝王饱览风光之余,更深的用意则在巡视南方政局。第二次是在民国时期,随着无锡民族工商业的迅速崛起,粮食业、丝茧业……沿运河无锡段两岸一字排开,取代上海成为中国南北漕运的集散地,也促使本地及周边经济迅猛发展。 “无锡运河是无锡城的重要发展轴线,也是漕运、民族工商业及吴文化的复合文化遗产廊道。无锡名冠全国四大米市之首,无锡四大码头的兴盛以及民族工商业的崛起,无锡运河发达的漕运是其中一个相当重要的原因。”无锡园林专家夏泉生说。 今时今日,长城与丝绸之路早已失却了它的基础功能,唯有大运河不同。它虽是世界上开凿时间最早、流程最长的一条人工运河,但其水道至今仍往来船只不断,并成为多地城市旖旎景观的重要构成元素。运河无锡段也是如此。 运河无锡段又以吴桥经西水墩、南门至清名桥这长约6公里的河段最具江南水乡风情,清名桥历史街区也是大运河无锡段的唯一世遗点。 但在老无锡的记忆里,1958年前,深埋在中山路底下的中山河两岸,才叫真正江南水弄堂。“中山河处于无锡老城的绝对中心,随着城市交通发展的需要,填没中山河也是时代的需要。”夏泉生说,大运河无锡段前后改过多次,从城中运河到东西环城河,再到城区更偏西的新运河,有微调也有大动作。 唯一世遗点清名桥的“活态”表情 大运河伊始,无锡百姓便临水而居,因河设市,以河为生,孕育了独特的江南运河文化。在清名桥历史街区,仍然能够寻览到诸多江南水乡生活的活态表情—— 粉墙黛瓦民居高低错落,临水小巷近邻寒暄,夜色初起游船灯影交织,梅雨醉打水上古桥。 这些都是再熟悉不过的江南如画风情。漫步清名桥历史街区,运河水串联起古桥、中国丝业博物馆、古窑群遗址、戏码头、名人故居,老厂房……耐心寻找,就会发现此地成为无锡段唯一世遗点当之无愧。它是古老运河历史的符号、繁荣的象征和文化的缩影,也是体味运河千百年文化遗存的窗口。 其实,清名桥历史文化街区并非为大运河申遗所刻意打造,早在上世纪九十年代,清名桥历史文化街区的规划和建设就已经被市政府提上日程。 自1992年开始,由中国科学院院士、中国工程院院士、清华大学教授、著名建筑学与城市规划专家吴良镛领衔,《无锡清名桥沿河历史文化街区保护、整治、复兴修建性详细规划》先后历经16年6轮反复论证,在2007年得到了有关部门批准,全面启动街区的保护性修复工程。 这一控制性详规确定了街区古迹文物修缮、移建、复建等具体的形式内容,使这些资源真正构成古运河沿线独具特色的建筑群落和人文景观,并将这些古迹文物串珠成链,形成一条精品线路供人们细细品味深厚的历史文化底蕴。也就是在“整体保护、有机更新”总体指导思想下通过保护性修复实施街区复兴和可持续发展。 大运河申遗成功固然可喜,但这也意味着大运河将面临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的一年一考。如果不想被举黄牌,后续保护工作才是真正的考验。 专家眼 在历史保护与商业化中寻找平衡点 申遗的终极目的不是为了一个国家一个城市脸上贴金,而是为了“保护”。对大运河无锡段而言,想要保有“活态”,如何在保护与商业化之间做加法,是个值得深思的话题。本报就此对无锡市清名桥古运河景区管理处处长蔡红梅、无锡园林文化学者金石声进行了专访。 问:“活态”是大运河此次申遗的关键因素。除了仍在发挥的漕运功能,原住民也是“活态”的重要因素。今后无锡会怎么做? 蔡红梅:这种活态文化其实并不少见,还在发挥作用的古桥,多少年里一直做老虎鞋的老先生,仍然喜欢拎着棒槌河边洗衣的老阿姨,晨起的煤球炉灶,敞开大门口散坐的邻里,现在还都能看到。除原住民本身,南下塘打造的老字号一条街、民宿区,其目的都在于保有这种“活态”,而不是只有遗址本身。北京大学在旅游规划中就将清名桥定位为运河“活态博物馆”,目前已经做的和正在做的“活态”概念,包括可看、可触、可听、可感的互动文化体验,比如和平书场内恢复的锡剧、评弹文化项目,一些展现运河人家风情的民俗体验,充分挖掘太湖船点、泥人、剪纸等街区非物质文化遗产,再现传统经典的民间艺术等。 金石声:运河里洗衣服、游泳、养鸭、龙舟比赛这些活态元素,随着社会的发展,运河的这些功能或退变或淡化。原住民也是个相对概念,人是流动的,不能强制说这里一定要有哪些活态元素,不能为活态而活态。 问:对古运河来说,其所依托的运河水是根本,后续环境监测十分重要。目前无锡的情况如何? 蔡红梅:大运河(无锡段)档案中心和环境监测站就建在古窑群遗址博物馆对面。虽然面积不大,却是恒温恒湿。环境监测站每日有专业人士监测空气、水质等指标,每月汇总一次数据,上传国家文物局备案。以往运河的水质主要依赖清淤,现在采用的是生物净化技术、闸口调节和人工清理河面相结合的方式,效果还是不错的。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对于世遗的考察十分严格,申报成功不是一劳永逸,如有指标不合格,就会黄牌警告。我们要做的工作还很多。 问:后申遗时代,大运河无锡段的工作重点是什么? 蔡红梅:主要是按照世界文化遗产地的相关条款对历史街区继续进行排查摸底,完善档案管理、监测平台的日常维护和环境的整治等。此前历史街区面对的可能更多的是本地本国人,成为世遗后,你就要有面对大量外国游客的准备。清名桥历史文化街区作为中国大运河无锡段唯一遗产点,又是国家4A级旅游景区,面对国内外顶尖水准的挑战,我们必须一步一个脚印,扎实推进各项工作的开展。另外,还要加大宣传力度,让世界知道无锡。 问:大运河申遗成功的好处在哪里?惠山祠堂群申请世界文化遗产可有计划? 金石声:最重要的从法律上保障遗产不再受到破坏,其次是告诉人们什么是遗产和遗产的价值。按照相关规划,惠山祠堂群将在2016年申请世遗。届时能否如期申遗,还要看条件是否成熟。 问:现代符号过多,商业化过度是目前很多城市历史街区发展呈现的状态,传统文化叫好不叫座成为普遍现象,后申遗时代,运河无锡段该怎么走? 金石声:这是个通病。但我认为,文化也是发展的,有的人保守,有人的开放,商业化不能用“好”与“不好”来定性,遗产本身也需要满足游客的需求,保护与商业化之间其实就是个比例问题,但“最少干预”原则是个绝对前提。历史街区应该突出强化它们的文化属性,比如清名桥是什么样的历史文化,惠山古镇又是一种什么样的历史文化。“复兴传统文化”是西方比较流行的新价值观,但不应该只是一个口号。说传统文化叫好不叫座,其实是不会做,不知道怎么做! 蔡红梅:对历史街区来说,保护与商业从来就是一对矛盾体。社会在发展,对于这个问题也应该辩证地看待。对于老无锡来说,运河沿途的风貌还停留在记忆里,其诉求是一种情感上的,今天的年轻人对于老街古镇的期望值,已经不单纯地停留在历史本身,他们也有他们的时代需求。在市、区两级党委、政府的大力支持下,我们一直在按照清华、北大专家的主案稳妥有序地推进。其实,我们一直努力打造历史街区的文化底蕴,古窑群遗址的恢复、全无锡最后一个渡口——乌龙潭渡口的恢复、古运河4D文化墙体秀、运河3D数字馆的建成开放,其实只要你静下心来仔细寻找,清名桥从来就不缺少历史的沉淀。历史街区的保护不等于排斥商业,在历史保护与商业化之间寻找一个合理的平衡点,开发得好就能相得益彰。(朱红) |
相关阅读:
打印 | 收藏 | 发给好友 【字号 大 中 小】 |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 许可证号:1310572 《中国互联网视听节目服务自律公约》
主办:福建日报报业集团 未经许可不得建立镜像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