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所在的位置:东南网 > 莆田新闻 > 正文 |
他们寄语家乡学子放松心情树立信心,在把握高考同时,只要努力,都能走出成才路 昨日是高考首日,远在北京的中科院院士龚旗煌、中科院化学研究所研究员欧玉春等莆籍专家通过本报,为2万多名家乡学子加油。在回忆自己的高考经历之际,他们说,作为文献名邦,莆田历史上人才辈出,状元进士之多全国少有,也曾多次获得高考“红旗”。高考对于任何家庭都是一件大事。“赶考”也注定将在每位考生心里留下重重的印记。 龚旗煌和欧玉春共同寄语家乡的高考学子:“心情放松,扔掉思想包袱,一定要对自己有信心。同时同学间要多鼓励帮助。希望大家考出好成绩,甚至超水平发挥,考上心仪的学校,为追逐人生梦想迈出坚实的脚步。” 1979年,年仅15岁的龚旗煌走上高考考场。“那一年的化学题特别难,只有20%的及格率,结果我却考了80多分。物理居然考了100分。”最后龚旗煌以莆田地区理科状元的优异成绩考上了北大物理系。 龚旗煌说,当时受文革影响,“读书无用论”甚嚣尘上。学校教学情况不太正常,有些老师常停课,不少学生不上课。不过渴望通过高考改变命运的强烈愿望,让他们做出了最明智的选择,专心致志地读书。 “我们当年初中和高中都只上两年,高考是不考英语的,英文仅作为参考分,而且直到高考前才分文理,我选了理科。”龚旗煌说,“学好数理化,走遍全天下”是那个时代的名言,他和许多孩子的理想都是“长大要当科学家”。 “高考当天跟平时上学一样,哪有人送考或是陪考。父母照常下农田干活,考场附近更没有实行交通管制。”1960年高考前一天,就读于仙游一中的欧玉春和全班同学被学校借来的一辆货车拉到了莆田城里准备高考。他回忆说,那时他们没地方住,只能借宿睡在莆田城里一座教堂的楼道阶梯上,第二天考试前,就着花生米和咸菜,吃了一点米粥就上考场了。 “我们当年考的是语文、数学、物理、化学、外语、政治六门课,考三天。试卷没有选择题,都是填空题和解答题,要写很多字。”欧玉春说,当年考上大学是件很难的事情。没有扩招,录取率很低,只有不到10%的人有机会上大学,千万考生的眼睛都盯着全国有限的大学资源和有限的学习名额,真的是千军万马挤独木桥。而为了实现理想,他每天四点就起床读书,一直学习到半夜,一年半时间学了高中全部的功课,最终如愿考上了上海复旦大学化学系高分子化学专业。 龚旗煌和欧玉春两位专家培养数量众多的学生,不少已是业界翘楚。他们说,与当年那个时代不同了,高考不再决定一个人的命运。他们的学生来自不同院校,只要用心、尽力,都能走出一条属于自己的成才之路。希望马年参加高考的家乡学子们放松心态,策马争春。(湄洲日报驻京记者 朱志敏 徐学仕) |
相关阅读:
打印 | 收藏 | 发给好友 【字号 大 中 小】 |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 许可证号:1310572 《中国互联网视听节目服务自律公约》
主办:福建日报报业集团 未经许可不得建立镜像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