吴文恭向笔者展示他的陶瓷作品 东南网莆田12月3日讯(本网特约记者 蔡建财 文\图)一个温暖的冬日午后,笔者慕名走进莆田学院工艺美术学院副教授吴文恭充满艺术氛围的个人工作室,一边品茗,一边欣赏他的仿古陶瓷、榜书、国画等艺术作品,作品琳琅满目,无不体现出典雅大气,证书、奖牌装满书橱,陈列整齐。吴文恭,儒雅、和气、谦逊,20多年笔耕不辍,执着书写着独特的“艺术人生”。笔者对吴文恭副教授的采访就从仿古陶瓷谈起。 吴文恭1989年毕业于景德镇陶瓷学院美术系设计专业,曾于1992年至1994年,在北京冶金部第二勘察局地质研究所工作,任助理工程师、陶瓷实验室负责人,精心专研制作仿古陶瓷。先后发表了《设计与经济》、《标志设计教学》、《设计是毛纺行业发展的关键》、《功能陶瓷设计:使用和审美的统一》等等多篇论文。其中,《功能陶瓷设计:使用和审美的统一》还被评为“2004年科研学术优秀成果”一等奖。 “将美术的元素汇入陶瓷,用陶瓷的工艺承载美术,通过不同的艺术表现形式和艺术表现手段,创造出新鲜的、活泼的、能够给人以‘美感’的作品来。陶瓷艺术代表着审美取向,承载着人类社会文明的发展与变迁。”对陶瓷艺术的理解吴文恭如是说。
吴文恭陶瓷作品《兰花蛹瓶》 谈话间,笔者了解到,吴文恭在创作每一件陶瓷作品时都会注入自己的思想,将自己对生活的切身感受融入其中,独具个人风情和韵味,力求作品和人有心灵的交流与沟通。吴文恭对仿古陶瓷是颇有一番研究的。 说到吴文恭的仿古陶瓷,又不得不提及他的榜书巨幅“龙”字,因为,陶瓷经历曾激发了他写巨幅“龙”字的灵感。 吴文恭的巨幅“龙”字,不同作品具不同形态。十几年来,他一直探索着像画画一样写书法,为使创作的“龙”富有生命力,吴文恭苦练中找灵感,最终将书与画完美结合独创出一笔“龙”字。“饱蘸墨汁,紧握如椽大笔,聚精会神,展现笔力,做到一气呵成,举全身之力写出的龙字才富有形态美,写巨幅大字是很费力气的。”吴文恭笑笑说道。 笔者现场观摩了他的创作过程,龙字一笔完成,字中龙首、龙身形体清晰可辨。书写结束吴文恭补充介绍道:“一笔龙字既是字体符号,也是图画,笔画做到苍劲有力,字形需连贯豪迈,这样观赏起来才会有蛟龙腾空升起之感。” 对于10多年的创作巨幅“龙”字心得,吴文恭说道:“龙是中华民族的图腾,是中华民族腾飞的象征,自己每天坚持习练‘龙’字,一大瓶约1斤的墨水通常不到一星期就用完了,宣纸更是经常一次性就买了3000多元。”
吴文恭代表作:榜书作品《腾飞龙》
辛勤耕耘成就自我。2007年《龙》作品在中央电视台书画频道展厅展览,后入选2008奥运纪念碑林,参加草圣怀素全国书画大赛获金奖;2009年《龙舞》作品参加“纪念屈原逝世2285周年全国书画大赛”,又从7500多幅作品中脱颖而出;2009年被聘为中国当代艺术协会终身副主席;2010年被聘为宋庄国家书画院终身院长;2012年被聘为中国国际画院副院长;2012年还被聘为台北故宫书画院名誉院长兼客座教授;2012年获得首庙“飞龙杯”“全国杰出文艺家终身成就奖”;2013年获得年度最高荣誉“2013·中国年历人物”;2013年作品入选《全国书画作品最具收藏价值30位艺术家》。 另悉,2010年11月第十二届海峡两岸花卉博览会在漳州举行,机缘巧合,参加花博会的台湾“一国两制”研究会理事长蔡武璋看上了吴文恭的榜书巨“龙”书法,吴文恭特地创作一幅《两岸合一中华龙》赠送给台湾客人,蔡武璋评价其榜书写出两岸共同心声。
吴文恭书法作品《厚德载物》 难得的是,多年心得吴文恭已将他的龙字巧妙地结合到陶瓷艺术当中,形成自己独一无二的龙字陶瓷。 除了制作仿古陶瓷、榜书一笔龙字,吴文恭还有国画、诗文等多方面的艺术修养,艺术之间相得益彰,使得他的艺术修养日臻完善。巨幅榜书“龙”字的大气,仿古陶瓷的缤纷色彩、精美绝伦工艺,国画作品《腊梅迎春》的典雅,还有笔下荷花以不染的高洁体现超然的审美取向,这些无不令人心驰神往。 采访临近尾声,谈起20多年美术创作心路历程,吴文恭说道:“心态决定一切,所以一定要保持良好心态,以良好心态面对工作和生活,享受艺术人生。另一个对专业的热爱程度决定了成就的大小,要全身心投入去做一件事情。要有自己的梦想,对艺术的热情,对艺术的独特见解,这些都是不可少的元素。当然,艺无止境仍需辛勤耕耘,贵在历久弥新,艺术之路需执着追求下去。”诚如吴文恭所言,艺海无涯,披坚执锐,执着追求,的确需要付出异常艰辛的努力。
吴文恭国画作品《腊梅迎春》
吴文恭国画作品《荷》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