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所在的位置:东南网>福建日报看莆田> 正文 |
海风发电:海洋经济的“能源宝库” 海底有一座“银行”,海面上也有一座“宝库”——风能。 南日岛在兴化湾与平海湾的交汇处,受季风和地形的影响,风力资源十分丰富,全年可用来发电的时间长达320天以上,可开发风电容量超百万千瓦,是开发风能资源的优良场址。 目前,龙源电力公司已在南日岛投资建设了四期陆上风电项目,全岛安装风机100台,已并网发电11.3万千瓦,实现产值4.2亿元。正在建设的五期、六期陆上风电项目,总投资10亿元,预计2014年可实现并网发电。 建设海洋牧场,与风电有何关联? 海洋生态养殖,需要充裕的电力能源。过去,南日岛因为地处电网末端,经常处于缺电、断电的状态,养殖户家中都需要自备柴油发电机。此外,当时南日岛上的电费单价超出陆地电费单价一倍以上,养殖户必须承受高昂的用电成本,家庭收入受到不小的影响。 9月17日,记者来到位于南日岛浮叶村的一家鲍鱼育苗场,只见一台台水泵将海水抽进场内,海水不断循环,保证“娇贵”的鲍鱼苗能时刻生活在活水里。场内工人介绍说,自从岛上的“大风车”转起来后,使用柴油发电机的次数已经越来越少,除了极端天气,电力供应都比较稳定,水产品冷冻、保鲜、储存都十分方便了。 更紧密的关系,在于海上风电场对海洋牧场建设的支撑作用。记者从莆田市发改委获悉,南日岛十八列岛海域规划建设400万千瓦海上风电场,计划在海水里树起150个大型风机。这种装机容量达到4000千瓦的风机,“身材”比南日岛现有的装机容量2000千瓦的风机相比,显得“又高又壮”,所以利用海风发电的效率更高,也“站”得更加稳当、牢固。 “这些风机,像柱子一样立在海里,可以成为海上渔排的依靠。”南日镇党委书记林金注解释说,漂浮在海上、没有屏障的养殖渔排,遇到强风便有危险,“今后可以借助风机固定渔排,提高防抗台风的能力”。此外,大型风机收纳了风力,使海上风浪的强度减小,对鲍鱼等水产品的生长也更为有利。 海上风电、海下养殖,两者是否存在冲突?莆田市海洋与渔业局副局长苏美琼介绍说,不仅不存在冲突,海上风电开发与渔业资源养殖还可以相结合,进而实现立体化、多品种、多模式利用海域资源,构建“风行海西、鲍打天下”的南日创新模式,既可以保护近海内湾环境,又能拓展外海养殖空间。 到2016年,南日岛陆上、海上风电项目总投资将达140亿元,总装机规模达到80万千瓦。不断吹拂的海风,为海洋牧场送来取之不尽的绿色能源,也带来可观的经济效益。 |
相关阅读:
打印|收藏|发给好友【字号大中小】 |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 许可证号:1310572《中国互联网视听节目服务自律公约》 主办:福建日报报业集团 未经许可不得建立镜像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