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建第一社区 | 东南空间 | 新闻中心 | 社会 | 视频 | 福建 | 时评 | 台海 | 娱乐 | 体育 | 国内 | 国际 | 军事 | 美国 | 福州 | 厦门 | 莆田 | 泉州 | 漳州 | 龙岩 | 宁德 | 南平 | 三明
您所在的位置:东南网>莆田频道>莆田新闻> 正文

莆田城厢教育发展不均衡 渡河五年为求学

pt.fjsen.com 2013-05-30 10:27 卞军凯 来源:东南网

老曾摆渡运送两个孙儿到对岸上学

村里的留守老人、妇女成为义务“船工”

东南网5月30日讯(福建日报记者 卞军凯 文/图) 66岁的老曾抓住水面上的绳子用力一拉,脚下的水泥船慢悠悠地动了起来。船舱里,坐着他的孙子、孙女,一个读四年级,一个读二年级。两人撑着雨伞安安静静地坐着,不是坐车上学,而是摆渡上学,这对于他们来说,早已习惯了。

这是5月22日下午2点,莆田城区延寿溪上,家住城厢区龙桥街道延寿村西头自然村的老曾,用船渡河送孙子孙女到对岸读书的一幕。西头自然村被溪水三面包围,形如“孤岛”,乘船是最便捷的出行方式。而更大的动力,则来自溪水对岸的优质教育资源——城厢区第一实验小学。

五条船承载的教育希望

溪面上,扯起了五条绳子。溪边,平时停靠的船也是五条。在老曾送孙子孙女过河时,另外几条船也有先有后地忙了起来。大雨中,一个又一个穿着校服、系着红领巾的孩子被送到了对岸。

“在溪上行船5年喽!”老曾抹一把脸上的雨水,发出一声感叹。前几年,老曾家里农田被征走,儿子儿媳外出打工,照顾孙子孙女的任务就落到了他身上。5年前,孙子到溪对岸读幼儿园时,老曾花500多元买了这条船,早晨送、中午接、下午送、傍晚接,一天四趟,风雨无阻,“孩子读书可不能耽误”。

选择走水路,是因为旱路实在太远了。老曾说,从村里到学校有两条路,一条是经市救助站、东圳路、龙桥市场等地到学校;另一条是经延寿古石桥、荔涵大道等地到学校,走路都得绕一大圈,花一个小时,骑车也得半个小时。而用船,从家门口到学校,只需要十几分钟。

哗啦啦的雨点,不停地落在老曾身上。因为要用双手拽着绳子让船前行,他没法撑伞,花白的头发很快就湿漉漉了。溪面不宽,只有约30米,两三分钟后,船就驶到了对岸,孙子孙女熟练地跳上草地,抓起书包奔向学校。

据记者了解,西头自然村有100多户、600多人,年轻人、中年人基本上都在外务工、经商。在城区读书的孩子有50多人,光是在河对岸读小学的就有15个。“几乎都是爷爷奶奶当船工,留守老人接送留守儿童,她都70多岁了!”老曾指着一位阿婆介绍说。

“船工”们告诉记者,摆渡上学,是为了让孩子享受城区优质的教育资源。其实,延寿村有所小学,但近几年来,越来越多的孩子被家长带到城区学校读书。特别是2008年溪水对岸的城厢区第一实验小学成立后,吸引了西头自然村大部分的学生,也就有了冒雨渡河去上学的场景。

一所乡村小学的生源变迁

为孩子追求优质教育资源的,不仅只是西头自然村。同样被延寿溪分割成“孤岛”的延寿村等周围几个村庄,尽管走陆路进城要绕一大圈,甚至经过另一个区的地盘,但这仍无法阻止家长们将孩子送进城读书的努力。

延寿村村委会主任黄秀清说,家长们认为城里学习环境、教学条件比乡下好得多,有一户把孩子带走后,“一家看一家,一个接一个地进城去了”。

2008年,城厢区第一实验小学成立后,与这几个村庄隔水相望,占用的又是村里的土地,所以一下子吸引了很多本地学生。黄秀清说,几年下来,延寿小学超过一半的本地学生转走了,今后可能人数还会继续增加。

渐渐被家长们“看不上”的延寿小学,经历了本地学生锐减、外来务工人员子女占学生主力的生源变化。记者从延寿小学了解到,这所成立于上世纪60年代的乡村小学,划片范围内有近2000人口,在校生最多时有200人。现在,虽然教师数量变化不大,仍有近20人,但六个年级的学生总数只有100人左右。其中,来自贵州、四川等中西部省份的外来务工人员子女,占全校学生总数的80%以上。

延寿小学一位老师无奈地说,农村学校在硬件设施、师资力量等方面,与城区优质学校存在差距,本地家长们越来越重视孩子教育,想方设法地把孩子送进城去,学校想留也留不住,只能接受。

爷爷奶奶冒雨渡河送上学、乡村小学只能招到外来务工人员子女,凸显的是义务教育阶段城乡教育发展不均衡的问题。

2010年9月,城厢区教育部门发布的《教育均衡发展现状调查报告》显示,农村学校数占全区的91.8%,但在这些学校就读的农村学生数只占全区的51.3%,农村学校存在规模小、硬件设施落后、教师队伍断层、学科性缺编等难题。

如何给农村孩子划出一条公平的起跑线?城厢区教育局副局长佘智敏说,从2011年开始,教育部门着重把教学设备和硬件设施向农村薄弱学校倾斜。同时,在“百校帮百校”活动中,每年派出10%的优秀、骨干教师到薄弱学校支教三年。近年来还招聘了不少年轻教师,他们知识面宽、富有活力,也都派往农村基层学校。

“如果村里的小学能办得跟城里的一样好,我们就不用舍近求远,也不用再当船工了。”几位老年“船工”不约而同地说。

老曾12岁的孙子也道出了自己的“六一”节心愿:“也许该有座桥,这样爷爷就不用费力拉船,也不用淋雨了!”

责任编辑:陈小欢
相关新闻
频道点击排行

关于我们| 广告服务| 网站地图| 网站公告| 法律顾问
国新办发函[2001]232号 闽ICP备案号(闽ICP备05022042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 编号:35120170001 网络文化经营许可证 闽网文〔2019〕3630-217号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互联网视听节目服务/移动互联网视听节目服务)证号:1310572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闽)字第085号
互联网出版许可证 新出网证(闽)字12号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 闽B2-20100029 互联网药品信息服务(闽)-经营性-2015-0001
福建日报报业集团拥有东南网采编人员所创作作品之版权,未经报业集团书面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以其他方式使用和传播
职业道德监督、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 0591-87095151举报邮箱: jubao@fjsen.com福建省新闻道德委举报电话: 0591-87275327
全国非法网络公关工商部门举报:010-88650507(白)010-68022771(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