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建作为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核心区,非物质文化遗产灿若星河。软木画、寿山石雕、脱胎漆器、南音、木偶戏……个个蜚声中外,构成了响亮的海丝文化品牌。

为常态化宣传推广海丝非遗瑰宝,“福建海丝非遗”数字展馆正式启动。内容包括“前厅”“榜上非遗”“政策保障”“海丝传承”四大模块,全面介绍福建省入选联合国、全国、省级、市级、县级非遗项目,旨在创新海丝文化交流方式,促进海内外社会各界对福建海丝非遗的了解。

南音亦称“弦管”,是历代积淀、多元形成的中国现存的最古老的乐种之一,是两汉、晋唐和两宋等朝代一批批入闽的中原移民,把中原音乐文化带入泉州,与当地民间音乐相结合而形成的,体现了不同时期中华古乐南移的历史积存。南音演奏演唱形式为右琵琶、三弦,左洞箫、二弦,执拍板者居中而歌,是汉相和歌的“丝竹更相和,执节者歌”的宝贵遗制;其工尺谱记法自成体系,是隋唐以前的遗存;曲颈琵琶横抱、十目九节的洞萧、二弦、三弦、拍板等是汉唐古乐器的遗制;南音曲目有器乐曲和声乐曲二千多首,蕴涵了晋清商乐、唐大曲、法曲、燕乐和佛教音乐及宋元明以来的词曲音乐、戏曲音乐等丰富的内容;曲牌中保留诸多古调、古牌名;南音以标准泉州方言古语演唱,读音保留了中原古汉语的音韵。因此,被海内外专家誉为“中国古典音乐的明珠”“中国音乐历史的活化石”。南音被亚太文化中心列入传统民间表演艺术数据库。

软木画是世界上独一无二的中国传统手工艺品种。她独树一帜,她为中国工艺美术在国际艺林中争得一席之地。其利用生长于南北欧等地的拴皮栎树的树皮为主要材料,配合通草等物,精雕细镂,设计制成立体和半立体的木画,具有雕画结合、色调纯朴、工艺精细、形象逼真、意境深邃、造型新颖的特点。软木画适于表现山水风景、亭台楼阁、园林建筑、花草鱼虫等,被誉为“无声的诗、立体的画”。

甘国宝,字继赵,号和庵,清康熙四十八年(1709年)生于古田县二十六都(今屏南小梨洋村),康熙五十四年(1715年),迁居古田县长岭村。曾官至福建陆路提督,兼闽阅操大臣,为清代名将。甘国宝一生富有传奇色彩,其传说故事在福州十邑流传甚广,被世人编成多部评书、小说、剧本等文学作品,其中比较著名的有动画片《评话甘国宝》、闽剧《甘国宝》、连环画《甘国宝与王莲莲》等。

上杭客家崇宗敬祖文化丰富多彩,主要体现在宗族联谊,寻根部祖、认祖归宗、祭拜宗祠先祖,修编族谱、宗谱、祠谱各族都有自主创立传承至今的族规祖训字辈等,堪称崇宗敬祖的礼仪之乡,反映出客家汉民族对生存、生活的美好期昐与信念,是客家民众精神文化的永不枯竭的源泉。

剪纸是一种用剪刀或刻刀在纸上剪刻花纹,用于装点生活或配合其他民俗活动的民间艺术。福建各地的剪纸有不同的特点,我县司前等地,仍有人制作剪纸。他们善于把多种物象组合在一起,并产生出理想中的美好结果。无论用一个或多个形象组合,皆是“以象寓意”“以意构象”来造型,而不是根据客观的自然形态来造型,同时,又善于用比兴的手法创造出来多种吉祥物,把约定成俗的形象组合起来表达自己的心理。追求吉祥的喻意成为意象组合的最终目的之一。

福建省非物质文化遗产条例

第一条 为了加强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保存,传承和发展福建历史文脉,继承和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非物质文化遗产法》等法律、行政法规,结合本省实际,制定本条例。

关于进一步加强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的意见

非物质文化遗产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中华文明绵延传承的生动见证,是连结民族情感、维系国家统一的重要基础。保护好、传承好、利用好非物质文化遗产,对于延续历史文脉、坚定文化自信等具有重要意义。

2018年2月12日,中国著名剪纸艺术传承人、神剪戴舫为了弘扬中华传统剪纸艺术,为在场嘉宾和澳大利亚人民送上了祝福。

悉尼之夜晚会上弘扬中华传统剪纸艺术

中心共有12个展区,展出闽侨书屋、软木画、剪纸、漆线雕、白瓷、茶道等文化精粹,并设立东南网数字媒体体验馆、省博物院触摸屏体验区和省 ...

​闽侨文化中心在纽约揭牌

​2018年1月25日,由福建省人民政府新闻办公室、福建省对外文化交流协会主办的“海丝茶道”福建茶文化艺术展演在中国驻南非约翰内斯 ...

“海丝茶道”福建茶文化艺术展演在南非举办

2018年11月6日13时,由福建省文化和旅游厅与日本株式会社太平洋观光社共同建设的“中国·福建文化海外驿站”落户日本东京。

“中国·福建文化海外驿站”落户日本东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