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年,家乡开元寺禅师一行到访菲律宾,有位禅师与笔者谈到了菲律宾华裔青少年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问题。说真的,我来菲已经20多年了,遇到的菲律宾的华侨华人还是非常传统的,每月初一、十五的早上,华人区的寺庙都是络绎不绝地穿着红衣的人们在祈福,一年中的大大小小的传统中华节日都会过。 当初,我到菲律宾不久后便参加了同乡会,每月同乡会的会议都能看到在家乡鼎鼎有名的乡贤、宗长,也很欣慰的看到他们的后代出来参加同乡会,聚会中亲切的故乡闽南语音此起彼伏。作为同乡会、家族会的一分子,近几年来却明显感觉到年轻的一代越来越少到同乡会中,就算经过多方推动,效果依旧不是很好。 细细想来,大多来菲的同胞应该都有过这样的体会,第一代人外出打拼,最大的麻烦是语言不通,有了后代便让他们学习当地文化、语言,融入当地。回望50年前,第一代人已经是爷爷奶奶,许多孙辈都由祖辈带大,爷爷在外面打拼,思想往往是想让后代更好地融入当地,而在奶奶的耳濡目染下,孙辈普遍能说比较流利的闽南话,因此,还诞生了一个新移民名词——奶奶文化。 其实,菲律宾华文学校有数十家,但是在山顶州府,就是菲律宾外岛、外省的华文学校常有师资问题出现。之前有听说华文课中有教闽南语的,想为之点赞,毕竟一般学校都教授普通话,在海外传承了乡音十分难得。 近几年,祖国国侨办教育部大力支持发展海外华文教育,每年特派了很多志愿者教师来菲,此外,侨务部门每年还会组织海外华裔青少年回国参加中国“寻根之旅”夏冬令营活动,十分用心。我认为,语言培养需要营造一个环境,这样才能更好地学习,组织华裔青少年们在回家乡前学习中文,回乡后多与国内同年的朋友们进行交流,或许能让在海外土生土长的青少年更好地了解中国优秀的传统文化,体会高科技的现代化生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