卡里姆·穆斯塔与伊本·白图泰塑像合影
卡里姆·穆斯塔追随伊本·白图泰的足迹,昨日抵达泉州海交馆。
伊本·白图泰是14世纪摩洛哥著名旅行家,他曾经沿古丝绸之路到访中国,沟通了中国与阿拉伯世界以及非洲的联系。昨日,70岁的摩洛哥著名自行车运动员卡里姆·穆斯塔,怀着对中国的向往,追随伊本·白图泰的足迹,在历时200多天的长途跋涉后,来到泉州海外交通史博物馆。当他与馆内的伊本·白图泰塑像合影时,他兴奋地说道:“这对我来说,是一种莫大的荣幸!”
摩洛哥骑行者两百多天穿越十五国
伊本·白图泰是14世纪摩洛哥著名旅行家,他曾历时几十年走过三大洲40多个国家。1346年,他从泉州登岸,在中国游历一年。他的游记向世界介绍了中国的伟大文明,并称泉州为世界最大之港。
怀着探索中国、重走先贤之路的想法,今年2月份,70岁的卡里姆·穆斯塔从摩洛哥卡萨布兰卡出发,经历了200多天的长途跋涉,横穿非、欧、亚三大洲,骑行15000公里,途经法国、土耳其、哈萨克斯坦等15个国家,在8月29日“2024年中非合作论坛峰会”即将召开之际抵达北京,并参加了中央广播电视总台举办的“文明交响 数字筑梦——‘非洲伙伴’媒体行动”,实现了自己践行伊本·白图泰精神、重走丝绸之路的梦想。
“当我骑上自行车,我一心想着终点,我从未想过放弃!”穆斯塔说,他长期坚持跑步,“跑步的路程加起来可以绕地球5圈”,此次重走伊本·白图泰赴华之旅,“我想传达的是努力和超越自我以及中摩两国人民之间的友谊”。
做重走丝绸之路的“民间大使”
“我要用自己的行动,做重走丝绸之路的‘民间大使’,为中非文化交流与民间友好作出自己的贡献。”穆斯塔说,伊本·白图泰骑着骆驼、乘船、步行,最终抵达北京,而他也踏上了同样的旅程。“他(伊本·白图泰)比我早7个世纪完成了这一壮举,他用了27年,一边工作,一边前行,走走停停,而我只用了7个月就完成了这段路程。”
“中国和摩洛哥有着深厚的友谊,中国人民很友好,我在中国骑行的旅途中,他们给我提供了很多帮助,令我十分感动!”穆斯塔说,当他抵达中国时,内心充满了喜悦。在穿越戈壁沙漠时,在旅途中的每一个停靠点,当中国人民知道他骑自行车自遥远的摩洛哥而来时,大家纷纷伸出援手,不仅提供水、耐心解答疑问,甚至当他在餐馆点了一份面时,餐馆老板也不愿收钱,他还在当地居民家中借宿。
这段旅程给穆斯塔留下许多美好的回忆。在内蒙古,穆斯塔见到万亩梭梭林等防风治沙措施以及发电风车、光伏太阳能等“绿色电厂”,他惊讶于中国绿色发展取得的成效;在山西大同,他登上大同古城墙,感受世界文化遗产云冈石窟,近距离观看壁画和彩绘泥塑的修复工作;在北京,他穿行在北京的中轴线上,感受北京的历史文化和独特魅力……
“摩洛哥人都知道泉州有伊本·白图泰的塑像”
卡萨布兰卡到北京的直线距离超过1万公里,穆斯塔用自己最擅长的方式,完成了这段跨越山海的旅程。但从北京到泉州,穆斯塔并未骑行而是乘坐飞机,因为本周五他将参加在北京举行的宴会。
昨日,穆斯塔离开机场后,直奔泉州海外交通史博物馆,迫不及待地与伊本·白图泰塑像合影。“所有摩洛哥人都知道——泉州有一尊伊本·白图泰的塑像!”穆斯塔说,泉州是此次旅程的最后一站,能够来到伟大旅行家伊本·白图泰昔日登上的“世界最大的港口”,并与其塑像合影,“这是一种莫大的荣幸”。
“刺桐港是世界上最大的港口之一,甚至可以说是世界上最大的港口。我看到港内有上百条大船,至于小船可谓多得不可胜数。”这是伊本·白图泰眼中的泉州。站在这位泉州港辉煌历史的见证者的塑像前,穆斯塔说,摩洛哥人知道泉州这座城市,与这尊塑像息息相关,“虽然我还没来得及游览,但我会带着我的妻子来泉州旅行,成为泉州的游客”。
昨日下午,在泉州海交馆副馆长陈颖艳的带领下,穆斯塔参观了与伊本·白图泰相关的展览、展品以及“阿拉伯-波斯人在泉州”专题馆等。穆斯塔还获得泉州市文旅局、泉州海交馆赠送的写有“泉州”的文创扇子和刺桐花造型的胸针。(融媒体记者 张素萍 王柏峰 通讯员 陈颖艳 文/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