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南网首页 | 繁体 |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aa
您所在的位置: 海外频道> 中外头条> 正文

解局 | 伊朗下任总统将从这6人中选出

2024-06-14 17:21 来源:新华网 责任编辑:王勇

新华社德黑兰6月14日电 伊朗内政部日前公布了获准参加总统选举的6位候选人名单。获得参选资格的6人分别是什么背景?候选人接下来将要经过怎样的竞选流程?新总统上任将面临哪些挑战?请看新华社记者解局——

谁呼声最高?

此次获得伊朗总统选举候选人资格的6人中,保守派占主导,只有一人属于改革派。

6月3日,伊朗议会议长卡利巴夫在德黑兰参加伊朗总统选举候选人登记。新华社记者 沙达提 摄

根据伊朗内政部公布的通过伊朗宪法监护委员会(宪监会)资格审查的总统候选人名单,这6人分别是伊朗议会议长卡利巴夫、副总统哈希米、德黑兰市长扎卡尼、前首席核谈判代表贾利利、前内政部长普尔-穆罕默迪、前卫生部长佩泽什基安。他们此前都曾参加过总统竞选。

正在德黑兰大学交流访问的清华大学国际与地区研究院助理研究员刘岚雨认为,就目前情况看,保守派候选人卡利巴夫和贾利利较有优势,但改革派的佩泽什基安也有可能成为“黑马”。

卡利巴夫为伊朗现任议会议长,此前曾担任伊斯兰革命卫队空军司令、德黑兰市长等职务,曾先后三次参选伊朗总统。贾利利现为伊朗确定国家利益委员会成员,曾在内贾德执政时期担任首席核谈判代表。负责伊核问题谈判期间,贾利利立场强硬,为伊朗和平利用核能权利坚持辩护并拒绝对西方妥协。而佩泽什基安有较为关键的少数民族支持者,再加上改革派支持者,可以获得很大一部分选票。

目前媒体普遍认为,下一任伊朗总统可能将继续从保守派阵营中产生,延续莱希政府政策的大方向。媒体分析,在本次竞选中保守派选票极有可能分流,卡利巴夫和贾利利两位保守派热门人选不一定都能进入第二轮竞选。不过也不排除在进入第二轮投票前,会出现为避免票数分流而有候选人退出选举的情况。

5月10日,伊朗最高领袖哈梅内伊在伊朗首都德黑兰参加伊朗议会选举第二轮投票。新华社记者 沙达提 摄

离胜选有几步?

伊朗政府5月20日确认,总统莱希在5月19日发生的直升机事故中遇难。根据伊朗宪法,如果总统在任期内去世,须在50天内安排新总统选举。

候选人确定之后,将于17日、20日、21日、24日和25日进行五场辩论。在伊朗国家电视台进行的现场直播辩论中,候选人将回答问题并阐述各自理政计划。最后一场辩论结束3天后选民将进行一轮投票。

根据计票结果,获得全部选票50%以上的候选人将赢得选举。如果在首轮选举中,没有一名总统候选人的得票率超过50%,则得票数前两位的候选人将进入第二轮。在第二轮选举中,获得多数选票的总统候选人则胜选。选举结果由选举委员会公布后必须得到宪监会的认可。

刘岚雨说,选举结果将取决于整体投票率以及哪位候选人能吸引更多支持者前来投票。“如果支持务实保守路线的选民投票率更高,卡利巴夫机会更大一些。如果支持强硬保守路线的选民投票更积极,贾利利将更有优势。佩泽什基安作为改革派唯一的候选人,如果能吸引足够多支持者投票,而保守派因候选人众多选票被分散,他说不定也有机会。”

据半官方媒体伊朗学生通讯社6月2日发表的一份报告,伊朗议会研究中心的一项民意调查结果显示,即将举行的总统选举投票率将超过53%。“伊朗新闻网站”在一篇文章中预测,选举可能进入第二轮。

中国社会科学院西亚北非研究所伊朗问题专家魏亮认为,未来一段时间,有些实力较弱的候选人可能退选并宣布支持其他候选人,而这会给选情带来新变数。

5月20日,在伊朗首都德黑兰,民众悼念直升机坠毁事件遇难者。伊朗政府当天确认,总统莱希在5月19日发生的直升机事故中遇难。新华社记者 沙达提 摄

面临什么挑战?

伊朗已故总统莱希2021年就职以来,为伊朗外交打开了新局面。一方面,以伊朗和沙特阿拉伯复交为标志,伊朗与海湾阿拉伯国家关系大幅改善,伊朗地缘政治安全环境明显改观,为伊朗发展创造了较好的外部环境。另一方面,伊朗与中国、俄罗斯等域外大国的关系也持续发展。这些积极进展,在一定程度上抵消了美国单方面撕毁伊核协议、对伊朗施加严厉制裁带来的冲击和负面影响。

伊朗学生通讯社援引一名伊朗议会议员的观点说,新总统应该继续走已故总统莱希的道路,并坚持伊朗最高领袖哈梅内伊的指导方针。

在内政方面,《伊朗经济日报》在9日发表的一篇文章中说,下一任总统应该设法遏制通货膨胀,并在合理时间内解决其他经济和社会问题。此外,伊朗民众还希望新总统能采取措施防止劳动力尤其是精英劳动力的流失,制定消除生产和商业障碍的明确计划,优先实现与其他国家的政治和贸易关系正常化等。

魏亮认为,以货币贬值、物价飞涨、失业高企为特征的民生和经济困境是当前伊朗面对的主要挑战,而气候变化、环境污染、大型传染病等是莱西政府和未来新政府遭遇的时代新问题。未来伊朗在继续塑造缓和与和解的周边外交环境的同时,改善民生、推动经济发展、提升治理和社会服务能力会是一项艰巨且急迫的任务。(记者:沙达提、马骁、刁慧琳;编辑:鲁豫、董亚雷、王申)

推荐阅读
东南网全球站点
FJSEN Global Sites
东南网美国站
东南网澳大利亚站
东南网香港站
东南网菲律宾站
东南网阿根廷站
东南网马来西亚站
东南网日本站
东南网新西兰站
东南网英国站
关注我们
Follow Us
联系我们
Contact Us
东南网海外频道联系电话、传真:0591-83729159
福建省福州市华林路84号福建日报大厦4楼
合作媒体
Associated Media
闽ICP备案号(闽ICP备05022042号)
网络出版服务许可证 (署)网出证(闽)字第018号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 许可证号:1310572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闽)字第085号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 闽B2-20100029
福建日报报业集团拥有东南网采编人员所创作作品之版权,
未经报业集团书面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以其他方式使用和传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