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南网首页 | 繁体 |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aa
您所在的位置: 海外频道> 今日福建> 正文

福建厦门同安:打好“侨”牌助力乡村全面振兴

2024-04-17 16:44 来源:人民日报海外版 责任编辑:王勇

图为游客参观竹坝归侨史迹馆。徐林 摄

最美人间四月天。春日时节一个周末,福建省厦门市同安区五显镇竹坝华侨农场游客集散中心里,车辆井然有序地停放在中心广场周围,来自天南海北的游客到这里踏青游玩。

厦门同安是著名侨乡,海外华侨华人有20多万人,分布于五大洲50多个国家和地区,全区归侨、侨眷达5万多人。竹坝华侨农场创办于20世纪60年代,从印尼、越南、柬埔寨、泰国、缅甸、新加坡、马来西亚和菲律宾等8个国家归来的5000多名归侨侨眷定居于此。

在竹坝归侨史迹馆内,一张张发黄的老照片、一个个旧影像片段,反映了归侨在同安竹坝落地生根、融合发展的故事。讲解员曾巧梅说,当年的农场树木稀少,只有一片红土坡。归侨来到这里后,白手起家、艰苦创业,种下了1100亩果树,开垦并耕种了2700多亩农田。

经过数十年建设,农场面积达7.84平方公里,如今是厦门市乡村振兴战略市级试点村。“这里已是集研学实践、南洋风情、颐养度假、休闲农业及生态康养等为一体的特色文旅体验区。”侨安社区党总支书记许春梅说。

在归侨史迹馆,许多游客争相观赏、拍照,一些家长还带着孩子用笔记录下来。“没想到竹坝风情园内还有个归侨史迹馆,让我了解到归侨的生动历史。”广东游客陈振田说。

为了更好地讲述“侨”故事,当地还举办文化节。此前,由厦门市侨联主办的“侨家乐·福建省华侨美食风情文化节”在竹坝启动。活动中,既有服装体验、迎宾花环祝福等元素组成的南洋风情演出,又有同安传统民俗文化车鼓弄、拍胸舞等非遗文化展演,还有锡雕、漆线雕、珠光青瓷等同安非遗项目展示。同安区侨联主席林一亭说,通过举办文化节,来竹坝游玩的游客大幅增加,侨乡居民得到实惠,凝聚了侨心侨力。

当地还邀请艺术家入驻,将“闽韵”与“侨味”结合。“我们希望打造国际艺术驻留空间,把艺术、美食与生活融合起来。”同安竹坝国际艺术生活社区负责人、图南美术馆馆长方惠红介绍,目前已引入首批16位艺术家,并完成包括驻地艺术家空间、图南美术馆在内的第一期修缮项目。

布艺布偶设计师潘小娟作为入驻艺术家之一,在竹坝已生活两个多月,这里的东南亚风情文化为她带来不少灵感。“今年是龙年,我以闽南的文化符号风狮爷和中国的传统文化龙的形象,做了一个系列创作。”她说。

临近晌午,不少市民和游客穿行在美食市集,品尝黄姜饭、咖喱鸡、肉骨茶、芭蕉粽等南洋特色美食。

竹坝华侨农场侨安社区还自发组织起老人舞蹈队、青少年节令鼓队、少儿舞蹈队,不仅为游客献艺,还多次代表竹坝到各地华侨农场演出交流。

从昔日人烟稀少,到如今的南洋风情旅游度假区,竹坝的新面貌凝聚着归侨的奋斗史、创业史。林一亭说,同安区侨联将继续依托侨特色文化和资源优势,打造汇集南洋风情美食、异域民俗文化的休闲度假旅游区,助力乡村全面振兴。

春日时节一个周末,福建省厦门市同安区五显镇竹坝华侨农场游客集散中心里,车辆井然有序地停放在中心广场周围,来自天南海北的游客到这里踏青游玩。

厦门同安是著名侨乡,海外华侨华人有20多万人,分布于五大洲50多个国家和地区,全区归侨、侨眷达5万多人。竹坝华侨农场创办于20世纪60年代,从印尼、越南、柬埔寨、泰国、缅甸、新加坡、马来西亚和菲律宾等8个国家归来的5000多名归侨侨眷定居于此。

在竹坝归侨史迹馆内,一张张发黄的老照片、一个个旧影像片段,反映了归侨在同安竹坝落地生根、融合发展的故事。讲解员曾巧梅说,当年的农场树木稀少,只有一片红土坡。归侨来到这里后,白手起家、艰苦创业,种下了1100亩果树,开垦并耕种了2700多亩农田。

经过数十年建设,农场面积达7.84平方公里,如今是厦门市乡村振兴战略市级试点村。“这里已是集研学实践、南洋风情、颐养度假、休闲农业及生态康养等为一体的特色文旅体验区。”侨安社区党总支书记许春梅说。

在归侨史迹馆,许多游客争相观赏、拍照,一些家长还带着孩子用笔记录下来。“没想到竹坝风情园内还有个归侨史迹馆,让我了解到归侨的生动历史。”广东游客陈振田说。

为了更好地讲述“侨”故事,当地还举办文化节。此前,由厦门市侨联主办的“侨家乐·福建省华侨美食风情文化节”在竹坝启动。活动中,既有服装体验、迎宾花环祝福等元素组成的南洋风情演出,又有同安传统民俗文化车鼓弄、拍胸舞等非遗文化展演,还有锡雕、漆线雕、珠光青瓷等同安非遗项目展示。同安区侨联主席林一亭说,通过举办文化节,来竹坝游玩的游客大幅增加,侨乡居民得到实惠,凝聚了侨心侨力。

当地还邀请艺术家入驻,将“闽韵”与“侨味”结合。“我们希望打造国际艺术驻留空间,把艺术、美食与生活融合起来。”同安竹坝国际艺术生活社区负责人、图南美术馆馆长方惠红介绍,目前已引入首批16位艺术家,并完成包括驻地艺术家空间、图南美术馆在内的第一期修缮项目。

布艺布偶设计师潘小娟作为入驻艺术家之一,在竹坝已生活两个多月,这里的东南亚风情文化为她带来不少灵感。“今年是龙年,我以闽南的文化符号风狮爷和中国的传统文化龙的形象,做了一个系列创作。”她说。

临近晌午,不少市民和游客穿行在美食市集,品尝黄姜饭、咖喱鸡、肉骨茶、芭蕉粽等南洋特色美食。

竹坝华侨农场侨安社区还自发组织起老人舞蹈队、青少年节令鼓队、少儿舞蹈队,不仅为游客献艺,还多次代表竹坝到各地华侨农场演出交流。

从昔日人烟稀少,到如今的南洋风情旅游度假区,竹坝的新面貌凝聚着归侨的奋斗史、创业史。林一亭说,同安区侨联将继续依托侨特色文化和资源优势,打造汇集南洋风情美食、异域民俗文化的休闲度假旅游区,助力乡村全面振兴。(徐林 彭训文)

推荐阅读
东南网全球站点
FJSEN Global Sites
东南网美国站
东南网澳大利亚站
东南网香港站
东南网菲律宾站
东南网阿根廷站
东南网马来西亚站
东南网日本站
东南网新西兰站
东南网英国站
关注我们
Follow Us
联系我们
Contact Us
东南网海外频道联系电话、传真:0591-83729159
福建省福州市华林路84号福建日报大厦4楼
合作媒体
Associated Media
闽ICP备案号(闽ICP备05022042号)
网络出版服务许可证 (署)网出证(闽)字第018号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 许可证号:1310572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闽)字第085号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 闽B2-20100029
福建日报报业集团拥有东南网采编人员所创作作品之版权,
未经报业集团书面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以其他方式使用和传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