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作品名称:《有福之州》 作品类别:征文 姓名:郑湄平 年龄:17岁 国别(地区):马来西亚 选送单位:砂拉越诗巫公教中学 指导老师:林美仪 有福之州 北宋年间,有个太守叫张伯玉。一年夏天,他在民间视察民情而中暑。一位老农见状赶紧扶他到一棵榕树下休息。因此,太守便在自己的府衙门口种了两棵榕树,并号召当地百姓一起遍植榕树。福州“一草一木”的背后都有着它坚忍不拔,百折不挠的身影,它就是榕树,它成了福州这座城市的精神,造就其“榕城”美称的由来。我没有去过福州,可它却早已在我心中扎根,令我久久不能释怀,最终结出名为好奇的果实。我崇尚它悠久的历史文化也致敬它孕育出万古流芳的烈士。 时光仿佛回流到1911年4月24日深夜,一位丈夫在为革命从容就义前用方巾给爱妻写下诀别书。在“遍地腥云,满街狼犬”的封建王朝末期,他为天下人蹈死不顾、舍小爱为大爱,最终长眠异乡。他,便是“黄花岗七十二烈士”之一的林觉民。朱门灰瓦,翠竹掩映下,他的半身塑像伫立在其故居内,目光直视远方。塑像下方簇簇鲜花,安静地诉说着人们对他的哀思和怀念。林觉民短暂而辉煌的一生,正是匈牙利诗人裴多菲的那句名言的生动诠释:“生命诚可贵,爱情价更高。若为自由故,二者皆可抛。 ”我从林觉民的《与妻书》深刻明白了有人团圆,是因为有人守护团圆,有人幸福,是因为有人创造幸福。林觉民是父母疼爱的孩子,是他妻子的依靠,是孩子的父亲,可当国家需要的时候,他将化身雪山的雄鹰、海上的灯塔、一寸不让的界碑。他对革命道路的坚定与无畏溢于方巾,令人动容,久久不能自拔。而如今他的家乡福州山河无恙,国泰民安,这是由千千万万像林觉民先生这样的人披荆斩棘而谋得,身为后人的我们沐浴着先辈的恩泽,也理应传承着先辈的遗志。 “文化”一词来源于拉丁语“colere”,意思是:“土地里生长出来的东西”。一碗太平面在诗巫和福州之间搭起了桥梁,让人们相互之间产生联系时也促进他们共同成长、从而塑造文化。每年生日时,外婆都会煮上一碗热腾腾的鸡汤面线,面里总是有两颗鸡蛋,看见我们把面条吃得干干净净,额上饱经风霜的皱纹似乎在这一瞬间舒展开来,一双眼睛早已笑得眯成一条缝。那时的我不明白,只是觉得浪费食物可耻,后来才懂那寓意着一年平安健康。在近一千年的历史里,福州人世世代代都吃着太平面,几乎是没有什么场合是太平面缺席的,而这种文化也影响到了有“小福州”之称的诗巫。在表姐结婚时我们欢聚一堂共吃太平面,祝福她今后生活和美。新娘的母亲给她舀了鸡翅、鸡脚,在询问后才知道这是希望表姐出嫁后会常回娘家探望父母。又有一次,家里来贵客,母亲准备了太平面欢迎他们,客人在吃面前把碗里的两粒太平蛋先拨出一粒留给我们,说是大家一起平安吉祥。福州有句俗语叫“都是前人做,后人传。” 福州沿江畔海,旧时渔民出海祈求没有风浪。鸭蛋的福州方言发音与“压浪”谐音,没有浪就太平了,所以鸭蛋也被称为太平蛋,成了太平面的由来。 福州有一汤、一树、一石为人津津乐道,“汤”就是福州的温泉。福州人喜泡汤,自古如此。特别是在冬天被寒风吹凉的身子一进到热气腾腾的泉水中,心情一瞬间舒畅起来。因此,那涌出地面的温泉就连名人都难逃一劫,如冰心、郁达夫等文人墨客都曾在福州泡过温泉。“温泉怒湧近高城,洗却尘埃亮体轻”绝对是对福州温泉的最高赞誉。福州的福气来自那得天独厚的地热温泉,滋养了一批又一批福州人闲适内敛、小富即安的性格。真羡慕福州的朋友,你们的环境酝酿出深厚的 “金汤”文化。 福州福州,有福之州,它不仅有山之仙气、水之灵气更有人之福气。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