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所在的位置: >> 国际>> 归类专题>> 中欧关系

中新网布鲁塞尔4月14日电(记者 沈晨)中国驻欧盟使团公使张立荣4月12日率使团外交官走进欧洲学院布鲁日校区,同来自欧洲各国的大学生面对面交流,畅谈中欧关系。

张立荣从“如何看待中国”“如何看待中国对外政策”和“如何看待中欧关系”三个方面作了主旨发言,介绍中国发展和中欧关系。对于中欧关系,他表示,中国视欧洲为重要战略合作伙伴,积极支持欧洲一体化进程,努力推动中欧关系不断向前发展。中国是欧盟第二大贸易伙伴,欧盟是中国最大贸易伙伴,2013年适逢中欧全面战略伙伴关系建立十周年。欧债危机发生以来,中国始终传递对欧元区和欧洲一体化的信心,并通过双边和多边渠道,向欧方提供了力所能及的帮助。

张立荣表示,中国视欧洲为重要战略合作伙伴,积极支持欧洲一体化进程,努力推动中欧关系不断向前发展。过去十年,政治、经贸和人文交流成为中欧关系的三大支柱,双方建立了60多个合作机制,合作势头良好,取得了丰硕成果,中欧关系的基础更加坚实。中国是欧盟第二大贸易伙伴,欧盟是中国最大贸易伙伴,2012年双边贸易总额达5640亿美元,比十年前增长四倍还多。中国对不少欧洲国家的投资超过了他们对中国的投资。中欧人文交流日益密切,中欧青年交流年、文化对话年成功举行。十八大确定的中国新发展蓝图与“欧洲2020”战略有很多契合之处,双方应结合彼此发展需要,制订中长期合作规划,尽早启动中欧投资协定谈判,适时开展中欧自贸区的可行性研究,为双方关系注入新的活力。中国还将继续与欧盟机构共同用好战略、经贸、文化等高级别对话机制,同时加强中欧在城镇化、能源、绿色科技等领域的合作。此外,中欧应本着相互尊重、平等相待的原则,通过交流与对话增进相互了解与信任,通过协商与合作化解分歧与矛盾,促进中欧关系持续、健康、稳定发展。

一位读经济学专业的英国学生告诉记者,当天的座谈,比他上一天的课收获还大,他是学经济学的,他一定要去中国,必须研究中国的经济,才能全面描述当前世界经济形势。在欧洲只能通过媒体和网络了解中国,今天让我下定决心,去中国,用自己的眼睛看中国。

中新社多伦多11月3日电 加拿大首屈一指的航太巨擘--庞巴迪公司总裁哈奇称,加拿大航太业如果想要提升竞争力,必须与中国发展合作关系。

他为此还敦促加拿大总理哈珀访问中国,以启动加中航太合作。

哈奇是在2日出席有40多家加拿大航太行业公司负责人到场的航太业峰会时说这番话的。

哈奇说,为了因应今后十年的竞争环境,加拿大航太业者建立足够大的国际合作伙伴关系非常重要,而中国就能为此提供一个独特的可能性。

哈奇接着说,我们希望我们的加拿大总理在未来数月内访问中国,以支持建立这样的伙伴关系。

哈奇认为,在法国、英国、德国、美国和加拿大这五大航太强国之间的竞争已达到白热化程度,而中国、印度、俄国、巴西也正在加入角逐。他认为,为了提升竞争力,有必要与中国这样拥有广阔市场和研制潜力的国家合作。

与加拿大其他行业的领导人一样,哈奇也敦促联邦政府继续改善、加强与中国的关系,因为竞争对手也在这么做。他说:“如果我们看一下诸如巴西这样的竞争对手,他们国家的总统一上台,第一个去访问的就是中国。”

中新社伦敦9月27日电(记者 魏群)英国首相卡梅伦27日在伦敦唐宁街10号会见前来英国举行中英战略对话的中国国务委员戴秉国。戴秉国希望英国在推动欧盟给予中国完全市场经济地位、扩大对华高技术产品出口方面发挥积极作用。

戴秉国在会见时表示,中方重视发展中英关系。英国新政府执政以来,中英关系取得新的发展。今后双方应该共同努力,在已有基础上增进相互了解,以利于推动双边关系取得新的突破性进展。希望英国在推动欧盟给予中国完全市场经济地位、扩大对华高技术产品出口方面发挥积极作用。

戴秉国表示,二十国集团戛纳峰会即将举行,希望此次会议成为团结的会议、成功的会议,中方愿加强同英方在二十国集团框架内的磋商与合作。世界变化很大、很快。面对当前错综复杂的国际局势,大家都在同一条船上,还是要同舟共济,包括中英在内的世界各国应该加强沟通和交流。

卡梅伦说,英中关系正处在强劲发展时期,正在向深度和广度拓展,双方已经建立致力于增长的伙伴关系。两国高层交往频繁,各领域合作与交流取得长足进展,战略对话坦诚深入并富有成果,成为两国关系非常强劲有力的象征。双方要加强双边合作及国际问题上的磋商,把两国关系推向前进。

卡梅伦表示,在当前形势下,营造非常强劲的欧中关系十分重要,英国支持欧盟尽早承认中国完全市场经济地位,愿为推进欧盟同中国的关系发挥积极作用。

卡梅伦表示,中国经济增长保持良好势头,为促进世界经济增长发挥重要作用,希望两国在二十国集团框架下协调立场,共同推动世界经济增长。

双方还就欧洲债务危机等共同关心的国际和地区问题交换了意见。

商务部日前发布预警,欧盟正准备通过对来自中国的产品征收高关税的方式来对抗中国价格相对低廉的商品。业内人士表示,今年以来,欧洲经济逐步被欧债危机推向冰冷深谷,但是,中欧贸易却增长迅速。随着中国出口商品增加,欧盟抵制力度逐步加大,贸易保护主义有所抬头,如果持续下去,其结果将对欧盟各国产生更大的伤害。

对中国墙砖地砖高征税

商务部网站最新发布一则来自商务部驻意大利经销处的信息,援引欧洲当地媒体的报道说,欧盟准备对中国产品征收高关税。而近日出版的德国媒体也做了同样报道。据悉,这一举措并非空穴来风,欧盟去年11月公布的未来5年全球贸易新战略蓝图,就特别强调贸易的竞争性,希望以贸易促进欧盟国家的经济增长,解决居高不下的失业率问题。欧盟成员国现已决定,从9月中旬开始提高从中国进口的墙砖和地砖的进口关税。这一对中国墙砖和地砖征收5年的惩罚性关税,最高达到69.7%。此外,还将对中国的自行车及自行车零件的反倾销税延长5年,并将税率提高到48.5%。实际上,从年初开始,欧盟曾多次对中国产品实行调查,5月中旬,欧盟委员会宣布了对中国的第一起“双反案”(反倾销反补贴)结果,裁定对中国铜版纸企业征收4%至12%的反补贴税和8%至35.1%的反倾销税。

商务部研究院研究员白明接受本报记者采访时称,今年以来,欧盟一系列举动已经释放出明显信号,即其对华贸易政策越来越强硬。在债务压力下,欧盟有可能兴起贸易保护浪潮。

贸易保护难以走出危机

据了解,欧洲经济受全球金融危机的打击很大,直到现在也没有完全恢复,整个欧洲的失业率在10%左右。复旦大学经济学院教授尹翔硕告诉本报记者,由于危机之后欧盟等主要发达国家的经济恢复非常缓慢,失业率较高,因此他们国内的保护主义泛起压力始终存在。

对外经济贸易大学副教授高洁在接受本报记者采访时认为,目前,欧盟区的许多国家正面临主权债务危机,为了缓解危机,刺激欧盟区各国的经济增长,他们继续贯彻去年11月欧盟制定的新的贸易发展战略,扩大对中国的出口贸易,缓解对华贸易失衡。

人们注意到,欧洲的高福利与低就业、高债务与低增长的“两高两低”症状,加之不断加重的主权债务危机、日益上升的失业人数和社会动荡,使得欧盟贸易保护态度更趋明显。目前,欧盟对外贸易政策的矛盾之处在于,既希望中国等进一步开放市场,拉动欧盟经济增长,又想通过设置贸易壁垒来保护欧盟各国就业。


损害他人也会伤了自己

贸易保护主义根本不能挽救身陷困境的任何经济体。专家指出,欧盟国家现在陷入主权债务危机的深渊之中,想摆脱出来。但他们如果一味采取贸易保护措施,尽管可能在短期内增加本地产品的出口,但一定会伤害与贸易伙伴之间的合作关系,最终还是不利于自己贸易的持续扩张和经济走出困境。

高洁说,欧盟贸易保护主义再次抬头,并呈现愈演愈烈的态势,损害了中国的利益,也不利于欧盟打开中国市场。通常实行高关税,会招致贸易伙伴国采取同样的对抗措施。在当今经济全球化的环境下,除了竞争,更重要的是合作,这才能达到双赢的最高境界,否则只会两败俱伤。

最近,由于世界贸易组织认同中国对欧盟进口关税质疑的裁决,欧盟与中国贸易关系变得更为紧张。业内人士认为,我们要准备欧盟可能会出台更多的针对中国的包括反倾销、反补贴在内的保护主义措施,因为欧盟的经济和就业短期内不会明显改善,更大可能的结果是持续恶化。

白明表示,欧盟的一系列贸易保护行为都是为了把别国排挤在本国市场之外,具有明显的“自利性”,但实际上靠这种方式谋求经济发展不可能长久。对于中国来说,可以预见,在未来一段时期内,进入欧洲市场的难度会越来越大,欧盟提高关税的做法将使得中国商品出口订单减少、出口成本上升。作为中国目前第一大出口市场,欧洲贸易环境的持续恶化必然会给中国出口带来很大压力。

中新社柏林6月23日电 (记者 黄霜红)应德国总理默克尔邀请,中国总理温家宝将于6月27日至28日正式访问德国。中国驻德国大使吴红波23日在柏林举行记者招待会,介绍温总理出访背景,认为这次中德政府之间的磋商级别高、规模大、议题广,具有重大深远意义。

据吴红波大使介绍,温家宝总理从2009年起连续三年三次访问德国,但这次的访问不同以往。根据日程安排,温家宝在德国逗留不到24小时,而随行中国各部委的13家负责人,包括外交、经贸、农业、工业、环保、科技、文化、社会、法律等10多个领域,在此期间要和德方进行10多场对口磋商,代表团规模之大,在新中国外交史上前所未有。

温家宝总理将与德国总理默克尔举行会谈,同时两国总理将共同主持政府磋商会议,并一起出席第六届中德经济技术论坛。温家宝总理还将拜会德国总统武尔夫。

吴红波大使说,中德两国同为在各自地区有重要影响的国家,也是全球主要经济体和贸易与出口大国,在应对全球性挑战、推动世界经济恢复发展方面,肩负着重要的作用。双方在许多重大国际问题上有着相同或相似的立场。

中德双方对本次政府磋商都给予很高期望。访问期间中德双方对口部门将签署在经贸、科教、文化、环保等众多领域的合作协议,以及包括电动汽车、职业教育、双向投资、生命科学、建筑节能、标准化等领域开展合作的协议,两国的战略合作伙伴关系内容将更丰富。

去年7月中德两国发表了“关于全面推进两国战略关系”的联合公报,正式将两国关系提升为战略关系,并将中德战略对话提升为外长级。去年两国贸易额首次达到1424亿美元,占中欧贸易总额的近30%,中国首次超过美国成为德国在欧盟以外最大的贸易伙伴。(完)

据法国国际广播电台1月27日报道,瑞士西部的朱拉州议会27日以绝对多数的表决结果,通过了在该州接纳两名从关塔纳摩美军基地获释的“东突”囚犯的方案。此前,瑞士联邦议会国民院一委员会曾通过决议,拒绝接受这两名囚犯。中国外交部也于本月12日呼吁瑞士拒绝接收关塔那摩的中国籍恐怖嫌犯。

据法新社报道,瑞士朱拉州议会的议员们当天以45票赞成、2票反对的投票结果,要求州政府维持接纳这两名囚犯的提议。该州司法部长朱亚表示,在州议会作出表决后,州政府也将很快做出决定。

据媒体此前报道,瑞士联邦议会国民院(下院)安全事务委员会1月12日在首都伯尔尼举行会议,以15票赞成、10票反对的结果通过决议,要求政府拒绝接收任何被关押在美国关塔那摩监狱中的恐怖嫌犯。中国外交部发言人姜瑜在12日的记者会上表示:“中国一贯坚决反对美国在本土释放,或者将中国籍恐怖嫌犯转移至第三国安置,也反对任何国家以任何名义接收这些恐怖嫌犯,因为他们是恐怖组织“东伊运”的成员,理应交由中方依法处理。”

新华网瑞士苏黎世1月26日电 中国国务院副总理李克强25日在瑞士苏黎世出席了瑞士经济协会举办的与知名企业家见面会并发表了题为《坚持互利共赢 深化经贸合作》的演讲,全文如下:

坚持互利共赢 深化经贸合作——在与瑞士知名企业家见面会上的演讲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务院副总理 李克强

(2010年1月25日,苏黎世)

尊敬的比勒尔主席,女士们,先生们,朋友们:

很高兴在瑞士经济和金融中心城市苏黎世与各位来宾相聚。在此,我谨对比勒尔主席和瑞士经济协会以及瑞中经济协会,对瑞士各位知名企业家和各界人士长期以来为促进中瑞经贸关系发展、增进中瑞两国人民友谊作出的积极贡献,表示诚挚敬意和衷心感谢!

中国是世界上最大的发展中国家,拥有巨大的市场需求和发展潜力。瑞士是经济发达国家,拥有雄厚的科技实力和产业优势。经贸合作是发展中瑞关系的重要基础和持续动力,在两国政府和企业界共同努力下已结出丰硕成果。一是双边贸易不断扩大。瑞士的优质名牌产品深受中国用户和民众青睐,中国的物美价廉产品越来越多地为瑞士消费者喜爱。二是投资合作不断深入。瑞士是中国在欧洲的主要外资来源国之一。瑞士一批知名企业在华设立了生产基地。中国企业在瑞士能源、电信、软件等领域的投资活动取得积极进展。三是技术引进不断加强。瑞士是中国在欧洲重要的技术引进来源国。中瑞双方的技术合作,推动了中国传统产业改造和高新技术产业发展,也为瑞士企业开拓市场提供了机遇。中瑞已互为重要经贸伙伴。

2009年,尽管受到国际金融危机影响,中瑞双边贸易额总体下降,但在中国扩大内需、促进经济增长政策的拉动下,中国从瑞士进口降幅只有2.6%,明显低于中国向瑞士出口32%的降幅。这既满足了中国市场需求,又扩大了瑞士商品出口。在世界经济衰退的大背景下,中瑞经贸合作平稳发展,是双方共同反对贸易保护主义的结果,也说明两国经济具有很强的互补性。我们对中瑞经贸关系的未来充满信心。

瑞士地处欧洲腹地,许多跨国公司总部设在这里。中瑞经贸合作是中欧经贸合作的重要组成部分。中国政府高度重视发展中欧全面战略伙伴关系,进一步加强中欧经贸合作符合双方的根本利益,也有利于促进世界经济的稳定和繁荣。长期以来,中欧经贸合作全面持续快速发展,已经形成全方位、宽领域、多层次的互利合作格局。在应对国际金融危机中,中国先后派出10批贸易投资促进团,赴欧洲国家采购商品和扩大投资合作,进一步发展了中欧互利共赢的经贸关系。中欧虽然社会制度不同,发展阶段不同,但我们之间的共识大于分歧,机遇大于挑战。中欧深化经贸合作是需要始终不渝坚持的大方向,双方应在应对全球挑战、促进共同发展、维护世界和平方面发挥更大作用。


女士们,先生们!

我在这里向大家介绍一下中国的经济形势。过去一年,面对国际金融危机的严重冲击,中国政府及时果断决策,全面实施保持经济平稳较快发展的一揽子计划,在较短时间里实现了经济回升向好。国内生产总值增长8.7%,好于年初预期,居民收入较快增长。这些成效是在外需大幅减少的情况下,主要依靠扩大内需取得的。但当前世界经济复苏的基础仍然脆弱,国内经济运行还存在一些不确定因素,需要统筹国际国内两个大局谋划因应之策。我们将保持宏观经济政策的连续性和稳定性,继续实施积极的财政政策和适度宽松的货币政策,根据新形势新情况提高政策的针对性和灵活性,加快经济发展方式转变和结构调整,着力扩大内需特别是居民消费需求,深入推进改革开放和自主创新,注重改善民生和保持社会和谐稳定,为长远发展奠定扎实的基础。

我们清醒地认识到,中国经济发展离不开世界,离不开经济全球化的大环境。中国政府坚定不移地实行对外开放的基本国策,在更大范围、更宽领域和更深层次上提高开放型经济水平,努力推进贸易和投资自由化、便利化。我们将加快转变外贸增长方式,创新利用外资方式,鼓励外资投向中国产业结构优化升级、区域协调发展和科技创新领域。为此,中国政府将进一步完善法律法规,优化投资环境,切实保护知识产权,维护外商投资企业合法权益。

女士们,先生们!

后危机时代世界经济格局的大变革、大调整孕育着重大发展机遇,新的技术革命和产业革命将使人类社会进入空前的创新密集和产业振兴时代。在新的形势下,进一步发展中瑞和中欧经贸合作,有利于推动双方友好关系发展,有利于拓展双方经济发展空间,有利于提升双方人民之间的传统友谊,实现互利双赢。为此,我提出以下建议:

第一,深化贸易投资合作。中国同瑞士等欧洲国家发展贸易投资合作前景十分广阔。双方应进一步相互开放市场,积极推进中瑞自贸协定联合可研,为尽早启动谈判做好充分准备。旗帜鲜明地反对保护主义,推动多哈回合谈判早日达成更加合理、均衡的结果。我们欢迎瑞士等欧洲企业更多地参与中国经济建设,也将继续支持中国企业到瑞士和欧洲投资兴业。

第二,深化金融领域合作。金融是现代经济的核心。中国实现现代化,需要建立结构合理、功能完善、高效安全的现代金融体系。瑞士等欧洲国家拥有比较完备的金融法律和监管体系以及成熟的资产管理经验,值得学习借鉴。双方应继续发展金融领域合作。当前,应进一步发挥中欧财金对话和保险监管对话等机制的作用,着力推进国际金融体系改革和世界经济全面复苏。

第三,深化节能环保合作。这是双方携手应对气候变化的重要领域。中国政府在实现大幅度节能减排的情况下,提出了到2020年的自主行动目标。瑞士等欧洲国家拥有先进的节能环保技术,绿色经济、循环经济、低碳经济发展走在世界前面。我们应加强新能源和节能环保领域的研发合作,使其成为发展双方经贸关系的新亮点。


第四,深化高新技术合作。瑞士等欧洲国家拥有全球重要的科研力量,在许多领域处在领先地位。中国正在努力建设创新型国家,注重科技创新和高新技术产业发展。应继续落实《中欧科技伙伴关系计划》及《中瑞科技合作联合声明》,积极推动中瑞和中欧高新技术合作取得新的进展。希望瑞士等欧洲国家更多的高新技术企业和研发机构到中国落户,为发展双方经贸合作增添新的强大动力。

第五,深化中小企业合作。中小企业是经济发展和技术创新的重要力量。双方应加强中小企业在科技研发、信息网络、文化创意、工业设计、市场营销和品牌创立方面的合作,进一步发挥中欧中小企业政策对话、中瑞合作基金等机制作用,在资金融通、技术转让、市场共享、人力资源开发上相互支持。

女士们,先生们!

今年是中瑞建交60周年。60年来,中瑞关系走过了不平凡的发展历程。中国政府一贯高度重视发展同瑞士的友好合作,中国人民一向对瑞士人民怀有友好感情。我们不会忘记,新中国成立后,瑞士是首批承认并与我国建交的西欧国家之一;我们不会忘记,中国实行改革开放后,瑞士一些知名企业创造了中外合资合作的多项第一;我们不会忘记,中国加入世界贸易组织后,瑞士政府在欧洲国家中较早承认我国完全市场经济地位,两国签署的《中瑞关于加强对话与合作的谅解备忘录》,为中瑞关系未来发展确定了指导框架。在东方文化中,60年被称为一甲子,象征着一个新的开始。今天在座各位都是瑞士经济企业界的领军人物,中瑞两国深化经贸合作有待于你们来实现。我深信,只要大家在新的发展起点上把握机遇,凝聚共识,务实行动,中瑞经贸合作一定能够迎来更加美好的明天!

谢谢各位!

新华网北京1月28日电(记者 王慧慧 李忠发)外交部发言人马朝旭28日表示,中方要求欧盟解除对华军售禁令,消除对中方的政治歧视。

当日外交部例行记者会上,马朝旭回答记者提问时重申,中方在欧盟对华军售禁令的问题上的立场是一贯的、明确的。

他说,禁令的实质是对中国的政治歧视,这与当今世界潮流和中欧全面战略伙伴关系的发展相背离。中方要求解禁,目的是消除对中方的政治歧视,维护中方的平等权利。

他说:“中方希望欧盟方面尽早做出政治决断,立即无条件和彻底地解除对华军售禁令,为中欧关系的健康发展扫除障碍。”

有媒体报道,西班牙外长莫拉蒂诺斯说,西班牙“正在权衡(对华武器禁运)的利弊”,西班牙、法国支持取消禁令。

奥地利共和国总统海因茨·菲舍尔19日中午抵达北京,开始对中国进行为期4天的国事访问。

在京期间,国家主席胡锦涛、全国人大常委会委员长吴邦国、国务院总理温家宝将分别与他晤谈。除了北京,菲舍尔还将访问上海。

这是菲舍尔2004年7月就任奥地利总统以来的首次访华,随访的还有奥地利的多位部长、国务秘书、副议长等政界人士及经济、文化、科技界人士。

菲舍尔在行前接受中国驻奥地利媒体联合采访时表示,希望通过此次访问“进一步加强两国之间的相互理解与信任,进一步促进奥中两国的经济合作”。

1月21日至23日,法国著名的巧克力展览“巧克力沙龙”将在中国上海展览中心举行。这是该展览继2005年在北京亮相之后第二次登陆中国。

作为上海“巧克力沙龙”的主要促成者之一,法国前总理拉法兰将率法国企业代表团参加此次活动,并对上海进行访问。拉法兰在行前接受本报记者独家专访时表示,他希望中小企业能在法中经济交流中扮演比现在更加重要的角色。在谈到中法关系时他表示,两国关系已经重新成为一种“高质量的友好关系”。拉法兰还向本报记者透露,在2010年上半年,他将3次访问中国。

希望法国馆在上海世博会结束后得以保留

记者:您将从1月19日开始访问中国上海。您此行的主要目的是什么?

拉法兰:我将率领一个由来自法国、比利时、瑞士和荷兰等欧洲国家的巧克力生产商组成的代表团,到上海参加“巧克力沙龙”活动。巧克力是法国美食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可以作为法中友好关系的一种“新媒介”。法中经济交流不应仅局限于空中客车、核电站等大型合同,中小企业应该在中法经济交流中扮演日益重要的角色。

记者:既然是访问上海,您是否还将考察上海世博会的准备工作?

拉法兰:在我担任法国总理期间,法国成为世界上第一个确认参加上海世博会的国家。我这次除了要考察上海世博会的整体准备工作之外,还将重点考察世博会法国馆的建设情况。我与萨科齐总统就法国参加上海世博会的事宜进行了讨论。我们认为,尽管法国馆目前的建设进度与计划相符,但仍需要努力确保其准时顺利完工。

记者:萨科齐总统在2007年就任后首次访华期间,曾经向胡锦涛主席表示,他希望上海世博会法国馆能在世博会结束之后不被拆除。法国在这一问题上是否已经得到中国的明确答复?

拉法兰:我们希望法国馆能够在上海世博会结束之后得以保留,并作为一个文化展览中心展出来自世界各国主要博物馆的艺术品。在这一问题上,中国方面已经有积极反应,但是目前尚未做出最终答复。我们理解,中国方面需要对上海世博会场地在世博会结束之后的使用作出整体规划,然后才能给法国最终答复。

希望在中国提高法语的“供给”能力

记者:法语与英语同为世博会的官方语言。作为萨科齐总统“法语国家组织”事务的私人代表,您是否关注上海世博会期间的法语使用问题?

拉法兰:在北京奥运会期间,我们就法语使用问题与中国政府进行了非常成功的合作。世博会与奥运会不同,有明显的地理特征。北京奥运会的运动员来自世界各国,其中包括很多法语国家。我们认为,上海世博会的参观者将主要来自亚洲国家。出于这个原因,“法语国家组织”未就法语使用问题与中国方面接触。但是,我们对于上海世博会官方网站推出法语版本非常高兴。

记者:您如何看待法语国际地位下降的问题?法国对于在中国推广法语有什么具体计划?

拉法兰:我认为,导致法语国际地位下降的原因并非“需求”的下降,而是“供给”的下降。例如,如果我们在上海或者深圳成立一个法语学校,学校的教室很快会坐满。目前世界范围内没有足够的法语学校,为了推广法语,法国必须提高法语的“供给”能力,即建立更多的法语学校。

具体到中国,在法国驻华使馆搬迁的一揽子工程中,有扩建“北京法国学校”计划。我在今年6月带领法国议会代表团访问中国时,还将与中国领导人具体探讨在中国推广法语的相关事宜。


法国期待胡锦涛主席在2010年访法

记者:菲永总理刚刚访问了中国。萨科齐总统和胡锦涛主席还将在2010年进行互访。您如何评价目前的中法关系?

拉法兰:我很高兴地看到,法中关系已经重新成为一种高质量的友好关系。两国关系之间的一些模糊点已经彻底消除,友好对话和互相尊重的双边关系重新得以建立。在过去一年内,萨科齐总统和胡锦涛主席在英国伦敦和美国匹兹堡的两次会谈,对法中关系的转圜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法国非常愉快地期待胡锦涛主席在2010年访问法国。

记者:萨科齐总统访华和胡锦涛主席访法的日期是否已经确定?

拉法兰:据我所知,萨科齐总统有可能在5月初访华,出席上海世博会的开幕式;也有可能在6月21日前后访华,出席上海世博会“法国日”的活动。胡锦涛主席的访法日期目前还没有确定,但应该是在今年下半年。

记者:您与法国企业主们有密切联系。他们对中法关系的升温有何反应?

拉法兰:法国企业界对于中法全面战略合作伙伴关系的正常化非常欣慰。今年3月底,“法中经济研讨会”将在北京举行,法国主要企业的负责人都将出席这次活动。我们届时可以切身感受法中外交关系升温的准确“温度”。

最主要的汇率问题是美元汇率过低的问题

记者:中法两国仍然存在一些分歧点。例如,萨科齐总统在1月6日称,他将为欧盟设立“碳关税”而“奋斗”。在中国看来,“碳关税”具有贸易保护主义色彩。您如何看待两国在这一问题上的分歧?

拉法兰:欧盟设立“碳关税”是法中两国需要“辩论”的一个话题。法国主张欧盟设立“碳关税”,目的不在于在欧盟边境设立贸易屏障,而是希望鼓励清洁能源的使用。法中全面战略合作伙伴关系的一个重要作用,就是为两国就一些问题的讨论提供便利。中国国务委员戴秉国先生和法国总统外事顾问雷维特先生有定期会晤的机制,我强烈建议两国就这一问题进行交流并拉近立场。我认为这完全是可行的。

记者:另外一个可能导致中法分歧的问题是人民币汇率问题。菲永总理在2009年12月访华期间,在北京航空航天大学的演讲中曾表示希望人民币汇率更加灵活。萨科齐总统在1月6日称,希望货币汇率问题成为2010年“国际辩论的中心”。您如何看待人民币汇率问题?

拉法兰:汇率问题是当今世界的一个重要问题。对于法国和欧盟来说,最主要的汇率问题是美元兑欧元汇率过低的问题。我们不应该将美元汇率问题与人民币汇率问题混为一谈。中法在货币问题上有很大的合作空间,例如,萨科齐总统和胡锦涛主席在国际储备货币问题和国际货币系统改革问题上都有立场非常接近的表态。


今年上半年将3次访问中国

记者:自2006年以来,您每年都在法国举行一次中国研讨会。2010年研讨会的主题将是中国与非洲的关系。类似于“中非峰会”,法国与非洲国家之间也有“法非峰会”。您如何看待中法两国在非洲的利益冲突?

拉法兰:世界经济的稳定,离不开中国经济的快速增长;中国经济的增长,离不开来自非洲的原材料和在非洲的投资。非洲国家贫穷化,这既不是中国的利益所在,也不是法国的利益所在。法国和欧盟应该与中国在非洲建立更多的金融合作伙伴关系,共同发展非洲,建立在非洲双赢的关系。

记者:您在访问上海之后,今年还有哪些访华计划?

拉法兰:我将在3月底率领法国企业代表团到北京参加“法中经济论坛”,我将主持这次论坛。6月份,我将率领法国议会代表团访问中国并参观上海世博会。也就是说,在今年上半年,我将3次访问中国。

新闻回顾:法国总理证实中法元首明年实现互访

中新网伦敦1月15日电 据今天此间出版的英国《英中时报》报道,英国移民新法细则提高了配偶移民的语言门槛,这势必会影响到许多在英国工作的华人的生存权和婚姻家庭的幸福,尤其是工作强度大,工时长,英文能力有限的中餐馆打工者。

英国边境署在2009年8月初公布了《赚得居留权:公民权计分制细则》的征询草案(以下简称“新法细则”),其中要求移民配偶申请结婚签证时加测基础英文,并且在两年结婚签证到期之后,要经过评分并通过英语考试,转为见习公民,并通过至少三年的“见习”,才有可能获得永久居留权。

据不完全统计,在中餐馆打工的华人年龄一般在25到40岁之间,男性居多,其中持大中专文凭者占大多数。他们只身在海外打拼,有些人挣够了钱回国,有的则希望进一步申请永久居留权。他们中尚未成家的年轻人,在英国本地寻找生活伴侣本来就十分困难,而加设语言限制又会让他们择偶的选择面更为狭窄。

2008年7月之前,配偶的结婚签证仅要求双方合法注册结婚,夫妻双方中一方已经定居英国,取得永居或者英籍;双方有永远居住在一起的意愿;在申领结婚签证之前双方已经互相认识。在申领结婚签时对配偶的英文水平没有要求,另外两年结婚签到期之后可以申领永居,而且无需通过Life in UK的考试。

如果新政细则得以实施,对配偶的英文能力提高要求,不但会限制一些已婚移民与家人团聚,或是家属来英之后难以获得居留身份,也使一些未婚移民在择偶上斟酌再三。

在伦敦三区一家餐馆厨房打工的何先生今年23岁,来英国4年。他告诉记者,在华社餐饮业中,丈夫在国外赚钱打工,妻子在国内带孩子的现象十分普遍,而未婚的大厨,又苦于没有时间,没有条件找合适的对象。“我们餐饮业流传这么一句话,‘上班炉头,下班枕头’,一年只有圣诞节的九天假期,每天工作十个小时,除了赚钱之外很少想别的事情。”

何先生表示,按照自己福清老家的风俗,娶老婆需要三万英镑的聘礼,家人通过各种渠道为他介绍来英国打工的女孩,但是家乡过来的女孩子“不是嫁香港人就是嫁英国人”。当被问到如果加设英文限制会不会影响将来结婚的打算,他说现在还是以事业为重,结婚的事情想的很少。

26岁的郑先生目前在外卖店接订餐电话,他表示大部分在餐饮业打工的不懂英文或者仅知道最基本的英文,“我们英文不好,那肯定也教不会老婆英文。”他表示新政策对华埠底层的打工者影响最大,“政府限制配偶英文水平,英文这个又不是一天两天就能学好的。”

从事进出口贸易的李先生则赞成对配偶加设英文测试,他表示对配偶英文要求的提高确实会影响到一些华人移民的择偶,但是从长远来说,语言限制还是会促进华埠的发展。“对文化程度比较低的人,英文确实是个问题。但是移民到一个国家就需要懂这个国家的语言,不懂英文没法在这里生活。无论是政治上、经济上,如果我们要和其他少数族裔竞争,都必须懂英文。”

多年从事移民法律事务的陈运忠律师表示,新细则对移民的英文能力与文化水平都做了更高的要求,这也会极大改变华人社区移民的结构,使得合法来英,并最后取得居留身份的人,文化水平较高,难以屈身从事餐饮业高强度、长时间的体力劳动。这就限制了华人餐饮业合法引入补充的劳动力,使餐饮业面临后继无人的尴尬局面,动荡英国华埠的根基产业。

他表示政府增加了语言限制,还会让不法分子有更多的可乘之机,因此必然滋生出打着相应旗号进行语言培训的不良中介和相关机构。“目前所能够做的就是不断争取让政府把语言限制放到最低。我们并不是说英文对移民就不重要,但是对移民的英文能力的要求必须符合实际,要有一个度。过高的英文水平限制对于我们这样母语是非英语国家的移民是非常不公平的。”


近日由英国独立学术调查机构ESRO出台的一份华人移民研究报告《移民、整合与融入——伦敦华埠新移民》中就指出,初来英国,尚未扎根的华人在海外常常“寂寞难耐”。想家、朋友圈子有限、感情生活贫乏以及缺少亲密的爱人是移民们感到孤独寂寞最直接的四个原因。

在调查中他们也发现移民长期与配偶分隔两地,是促使色情业蓬勃发展的重要原因。据不完全统计,仅伦敦就有一千多家华人按摩院。目前全英至少有三千名华裔女性从事此行业,集中于伦敦,伯明翰等城市。也有人与异性维持着非婚性关系,有些华人妇女甚至同时被多人包养。

除了色情业,在伦敦的唐人街,赌业的兴盛是其他任何行业都难以企及的。这些地方也通常是治安的难点,华人如果出了问题也鲜有人向警局报告,主要是担心语言表达不清,以及警方可能在处理案件上有种族歧视。

目前,《赚得居留权:公民权计分制细则》草案已经于去年10月26日结束了为期十二周的意见征询阶段,相应的政府回应文件尚未在内政部网站上公布。

中国外交部发言人姜瑜三十一日在北京回答记者相关提问时表示,中方理解英国首相布朗因其国内原因推迟访华。

有记者问:据《泰晤士报》报道,英国首相布朗将推迟原定于二○一○年年初对中国的访问。请证实。

姜瑜回答说,布朗首相曾提出希于明年初访问中国,但一个多月前表示因国内原因推迟访华。中方对此表示理解。

中国日报网消息: 中国法院宣判英国毒贩阿克毛死刑,并注射执行死刑后,在国际社会引起了广泛的关注。根据中国日报网英文网所做调查,77.5%左右的网友对此表示支持,16%的网友反对。大量海外网友在我网发表评论,支持中国政府严惩犯罪。

网名为mampa的马来西亚网友认为,新加坡,泰国,马来西亚,印尼,越南以及另外很多国家都是以枪决或绞刑处决毒贩的。而他们的裁决从没有引起如此的轩然大波,似乎西方媒体和政府从来都只针对中国。这还不是反华吗?上面提到的那些国家,即使有西方的反对声音,也置之不理,坚持自己的裁判。试想一下:在西方国家走私毒品,然后以严重的精神疾病作为自己免罪的理由,看看有没有用。没用,照样会被绳之以法。那些犯罪分子可以不重视自己国家的法律,但只要在中国,就得遵守中国的法律。中国的法律严惩罪犯,不管是中国人还是外国人。

网名为satsu的日本网友认为,“法律面前人人平等”,这在80年前的中国是无法想象的。如今,每个人都应该珍惜中国已经取得的巨大进步。由于英国有过发动鸦片战争的历史罪恶,因此英国政客和媒体本应在这个问题上非常敏感。只是为了发生在中国的一个毒品犯罪事件而制造事端实属不应该。那个人有精神方面疾病?不太可能。贩毒是一种精心策划的犯罪。具有精神疾病的人不太可能做到这一点。即便是在虚构的文学作品里也没有这样的事发生。

网名为excuse的美国网友说,任何人都会企图以精神病为借口来自保,尤其是涉及到死刑的犯罪。如果只是判处30年徒刑,就没人会拿精神疾病说事了。在西方,被告律师通常都会以精神病为理由来避免死刑的。

网名为helen的马来西亚网友说,西方国家有自己的法律,中国也有它自己的。当西方人身处中国的时候,请尊重中国的法律。这是根据中国的法律而进行的判决。在美国,有些罪犯和恶人往往被人们追捧、崇拜为英雄。西方人有自己的价值观,而中国也有自己的。中国不需要西方指手画脚的废话。英国的毒贩想向中国走私毒品,这会害死很多中国人,英国政府和西方媒体的言论是典型的无理谬论。如果不对这个英国毒贩执行死刑的话,就会有越来越多的外国毒贩会试试运气向中国走私毒品,因为他们认为西方政府和媒体能够保护他们不受中国法律的制裁。

网名为Michael Asquini的美国网友认为,在严惩犯罪上,中国正在起到表率作用。作为一个美国人,我亲眼目睹了宽松的法律政策给社会和公民带来的是什么。这个人是否会被免除死刑并不重要,因为这个社会上还有很多事需要我们去做,没必要在这个事件上纠缠。我为中国能够严惩罪犯、伸张正义而感到骄傲,这是对我们自己、也是对其他生命的尊重。愿上帝保佑中国人民。

网名为Jim D的美国网友说,当你申请中国签证时会被询问是否有精神疾病。如果你当时撒谎了,就不要再提出自己有精神疾病,特别是当你携带毒品进入中国以后。利用精神状态不稳定为由逃避法律制裁是没有说服力的。

中新社北京十二月三十日电 (记者德永健)偷带四千多克海洛因入境中国的英籍毒贩阿克毛二十九日在新疆乌鲁木齐被注射执行死刑,判决前辩护律师及英国政府一直以“阿克毛患有精神病”为由要求对其网开一面。对于中国司法机关为何最终认定阿克毛没有精神病,北京刑法专家三十日做出了详细解释。

中国社科院法学研究所刑法研究室主任屈学武介绍,根据中国现行法律,鉴别犯罪嫌疑人、被告人是否患有精神病有两项标准,其一是心理标准,指当事人不能辨认自己的行为本质;其二是医学标准,精神分裂症等严重心理疾病在此标准之内。

“中国精神病司法鉴定有自己的标准,一般人认为的人格变态、人格异常、精神偏执等不正常行为都不符合标准,不能据此认定嫌犯患有精神病而免去他应承担的刑事责任。”屈学武说。

阿克毛被处以死刑前,其辩护律师一直申诉他患有妄想症,是被黑帮诱骗才携毒进入中国。中国最高法院在复核终结案件后发布的公告证实,英国官员及某缓刑组织曾通过律师提出对阿克毛进行司法精神病鉴定的要求,但英方提供的材料不足以证明阿克毛有精神病及阿克毛的家族成员曾经患精神病,阿克毛本人也没有提供相关材料。

中国最高法院发布的公告同时表示,根据中国有关法律,申请对被告人做精神病鉴定不是无条件的,只有当申请人提出说明被告人有可能患精神病的依据,法院方可据以审查决定是否需要进行鉴定。在阿克毛贩毒案中,法院审查认为并无理由对阿克毛的精神状态产生怀疑,因此其精神病鉴定申请不具备应当被接受的条件。

屈学武解释,有条件地对被告人进行精神病司法鉴定是出于现实考虑。因为现在大量嫌犯、特别是面临死刑判决的嫌犯几乎都要求进行精神病鉴定,显然有人想通过冒充精神病病人来逃脱应负的法律责任,所以审判机关对精神病司法鉴定申请不可能不加甄别一律接受。

“中国司法机关发布的公告表明,被处以死刑的阿克毛连怀疑是否患有精神病的基本条件都不具备,就更逞论用患有精神病的理由为他开罪,因此英国政府针对阿克毛没有进行过精神病鉴定的指责毫无道理。”屈学武说。

新闻回顾:

英国就处死毒贩阿克毛事件两度召见中国大使

英籍毒贩阿克毛被处决 欧盟呼吁中国废除死刑

刑法学专家:英籍毒贩死刑判决合法合理

中方就处死毒贩发表声明:99%民众支持判决

英国毒贩阿克毛在新疆被执行注射死刑

英毒贩在华被处死刑 中国对英方表态强烈不满

中国十次拒绝英国交涉 29日将处死英国毒贩

英首相布朗致信温家宝 望中国免英籍毒贩死刑

英国要求中国宽大处理被判死刑英籍毒贩

新华网上海12月29日电 英国籍毒贩什肯·阿克毛29日在新疆乌鲁木齐市被注射执行死刑。针对西方媒体的人权指责与英国首相的不满声明,中国知名刑法学专家表示,中国坚持司法独立与权威,死刑判决合法合理。

2007年9月12日,阿克毛从塔吉克斯坦共和国杜尚别市携带4030克海洛因抵达新疆乌鲁木齐,被中国海关安检人员查获,乌鲁木齐市中级人民法院一审判处其死刑。最高人民法院近日表示,阿克毛走私毒品死刑复核案已经复核终结。

中国刑法规定,走私海洛因超过50克即可判处死刑。复旦大学刑法学教授汪明亮接受记者采访时表示:“中国法院对阿克毛的死刑判决是合法的。”

“一些发达国家至今也保留死刑,一个国家存在死刑不等于这个国家就没有人权。”汪明亮说。

华东政法大学刑法学教授薛进展说:“死刑的存废与一个国家的国情、文化以及历史发展阶段密切相关。”

据西方媒体报道,阿克毛亲属曾致信中国驻英大使求情,英国首相戈登·布朗今天发表声明对此案表示“震惊”和“失望”。

“倘若接受了布朗的请求,就是干涉了司法独立与权威。难道仅仅因为他是英国人,就可以免除死刑吗?”汪明亮说。

刑法学专家一致认为,中国严格执法,对此案判决公正。薛进展说:“为同胞、为亲人求情是人之常情,但司法独立应当受到充分尊重,法律面前人人平等。”

汪明亮则表示,英国媒体和人民的情绪可以理解,因为英国法律并无死刑判决,但各国应当相互尊重司法独立,不得干涉他国内政。

专家同时表示,中国法院有权根据已经掌握的证据,决定是否对被告人进行精神鉴定。

最高人民法院29日表示,英国驻华使馆领事官员和英国某缓刑组织曾通过律师提出对阿克毛进行司法精神病鉴定的要求,但英方提供的材料不足以证明阿克毛有精神病以及阿克毛的家族成员曾经患精神病,阿克毛本人也没有提供相关材料。

根据中国有关法律,申请人应当提出说明被告人有可能患精神病的依据,法院据以审查决定是否需要进行鉴定。最高人民法院提出,此案中精神病鉴定申请不具应当被接受的条件,并表示阿克毛被羁押和受审的全程中,其应当享有的诉讼权利和有关待遇依法得到了充分保障。

“法院在缺乏有效证据的情况下,有权提出不做精神鉴定。此案中,法院决定不对阿克毛进行精神鉴定是合法的,符合司法实践。”汪明亮说。

中国外交部29日也表示,中方对英方有关英国毒贩在华被处死刑一事的无端指责表示强烈不满和坚决反对,中方敦促英方尊重中国的司法主权,并立即纠正错误,避免对双边关系造成损害。

毒品犯罪是世界公认的严重罪行,社会危害极其严重,中国依法对此类犯罪从严惩处。今年1-5月,中国法院共审结14282件毒品犯罪案件,同比增长12.07%,共有6379人被判处五年以上有期徒刑、无期徒刑至死刑。(记者 缪晓娟)

1 2 3 4 5 6 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