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华社大马士革12月5日电 中东战地手记|当内战重燃的噩梦再次逼近叙利亚
新华社记者冀泽
连日来,叙利亚政府军与反对派武装和极端组织在叙西北部等地区交火。11月30日,叙军方称反对派武装已进入叙北部最大城市阿勒颇,双方当晚在叙中部哈马省交火,冲突范围迅速扩大。几天之内,叙利亚紧张局势迅速升温,令世界关注。
这是2024年1月26日拍摄的叙利亚阿勒颇市区(手机照片)。新华社记者 冀泽 摄
在叙首都大马士革,记者和几位当地同行一起讨论当前局势,“没人知道到底发生了什么,这次形势变化太快!”反对派武装从11月27日发动袭击到进入阿勒颇乃至南下到哈马省北部只用了短短数日。位于哈马省中部的哈马市到大马士革仅有约3小时车程,这让大家觉得危机近在咫尺。
回驻地的路上,街道一片漆黑,只有几家商铺靠着自家发电机勉强维持些光亮。街道似乎也比往常冷清,路过的行人神色匆匆,手机亮着光。
随着本轮巴以冲突升级、黎以冲突爆发,空袭越发频繁,离记者在大马士革的驻地也越来越近。4月1日,伊朗驻叙利亚使馆馆舍遭导弹袭击,多层高楼瞬间被夷平,记者第一时间冲到现场报道时,刺鼻的硝烟令人窒息。11月27日,黎以停火协议生效前几小时,叙黎边境口岸又遭空袭。也在那一天,叙利亚反对派武装发动了本轮袭击。
这一年,心酸没有终点。
不管去叙利亚的哪里,记者在沿途总能看到一个接一个废墟等待重建,遇见一个又一个破碎的家庭在苦难中挣扎。
在北部阿勒颇,两岁的小女孩在零下的气温里光着小脚丫,家里没有任何燃料取暖,一家五口人几天的口粮是援助机构提供的两桶米饭;在东部沙漠,“松露猎人”不惜冒着触雷和被极端组织“伊斯兰国”武装分子杀害的风险讨生计;在西部叙黎边境,大量此前逃往黎巴嫩的叙利亚难民为躲避黎巴嫩战火再度颠沛流离;在中部霍姆斯市,回归的难民只能住进内战留下的残破房屋里。
这个国家本来不该是现在这样。“人间如有天堂,大马士革必在其间。”来叙利亚前,我曾经听到在叙内战前到访的同事讲述这个国家的美好:经济繁荣,物价低廉,物产丰富,美食可口,人民淳朴友善,人文底蕴丰富。
2011年叙利亚内战爆发,自此13年的动荡让这个国家陷入严重的人道主义危机,超九成叙利亚人生活在贫苦之中。在大马士革,1公斤羊肉价格超过20万叙镑(约合110元人民币),而当地一名普通公务员的月收入只能买差不多2.5公斤羊肉;一些居民区一天的供电只有2小时……
分析人士说,这场危机的原因很复杂,有叙利亚国内矛盾的累积,也有地区恐怖组织的黑手,还有宗派势力的博弈,更有世界大国和地区大国的角力。
13年来,在战争、制裁、恐袭、地震、冲突的轮番冲击下,叙利亚已千疮百孔,民众苦不堪言。而突然爆发的大规模冲突让这个国家再受重创。
如今,呼吁停火、妥善解决叙利亚问题的呼声再度响起。记者也始终记得刚来叙利亚工作那晚同事的回答:“别着急,多走几步,前方会有光。”
这是2024年4月1日在叙利亚大马士革拍摄的遭导弹袭击的伊朗驻叙利亚使馆(手机照片)。新华社记者 冀泽 摄
2024年1月24日,在叙利亚阿勒颇,叙利亚人哈迪亚·库尔迪与女儿在家中,他们依赖人道主义机构的援助维持生计(手机照片)。新华社记者 冀泽 摄
2024年4月17日,在叙利亚东部沙漠,一名“松露猎人”采挖松露(手机照片)。新华社记者 冀泽 摄
这是2024年10月1日在叙利亚与黎巴嫩边境的佳迪达·亚布斯口岸拍摄的来自黎巴嫩的流离失所者(手机照片)。新华社记者 冀泽 摄
这是2024年11月14日在叙利亚霍姆斯市拍摄的叙利亚人穆罕默德·哈利夫居住的残破房屋(手机照片)。新华社记者 冀泽 摄
2024年12月3日,在叙利亚大马士革,两名少年在垃圾箱中捡拾塑料瓶(手机照片)。新华社记者 冀泽 摄
2024年1月26日,在叙利亚阿勒颇,被地震夺去双腿活动能力的当地居民叶海亚·卡克赫站在遭地震毁坏的房屋旁(手机照片)。新华社记者 冀泽 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