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繁互换
设为首页
设为收藏
手机版
东南网/ 新闻频道/ 天下/ 社会(即时新闻)/ 正文

“小改造”承载“大幸福”

2023-02-13 09:20 作者:史志鹏 人民日报海外版责任编辑:吴静

从居家到社区、由线下及线上,各地加快推进适老化改造——

“小改造”承载“大幸福”

在家走路怕摔、洗澡怕滑,线上挂不上号、打不到车……日常生活中,老年人在各类高频事项和服务场景中都有可能遇到难处。“适老化改造”应运而生。

中共中央、国务院印发的《关于加强新时代老龄工作的意见》提出,将无障碍环境建设和适老化改造纳入城市更新、城镇老旧小区改造、农村危房改造、农村人居环境整治提升统筹推进,让老年人参与社会活动更加安全方便。前不久密集召开的地方两会上,多地也在政府工作报告中对适老化改造作出部署。

随着我国人口老龄化加速、老年人口规模扩大,如何通过适老化“小改造”,承载老年人“大幸福”,成为社会日益关注的话题。

改善生活设施设备——

让老年人不再“磕磕碰碰”

家住湖北省宜昌市西陵区四方堰社区的龙大妈腿脚不太方便。几个月前,在当地民政局和社区的帮助下,龙大妈家里迎来一些新变化:卧室床头添了感应小夜灯,床边加了起床护栏,地上铺了多个防滑垫……

“凳子既不滑也稳当,拉手多且方便,一拉就能站起来。”对在卫生间加装的助浴设施,龙大妈十分满意。

2022年末,我国60岁及以上人口28004万人,占总人口的19.8%。其中,绝大多数老年人选择居家养老。如何为老年人打造安全、便利的生活环境,成为重要的民生课题。

2020年7月,民政部等9部门联合出台《关于加快实施老年人居家适老化改造工程的指导意见》,提出顺应广大老年人居家养老的意愿与趋势,以满足其居家生活照料、起居行走、康复护理等需求为核心,改善居家生活照护条件,增强居家生活设施设备安全性、便利性和舒适性,提升居家养老服务品质。

为了对家里进行适老化改造,在北京工作的刘先生过去一年没少忙活。他告诉记者:“母亲80多岁了,日常生活原本能自理。可谁知后来在家里摔了一跤,现在都没恢复好,只能借助辅具活动。”

数据显示,我国每年有4000多万老年人至少发生1次跌倒,其中约一半发生在家中。基于此,刘先生挑选了专业团队对家里进行适老化改造,主要目的就是预防跌倒。很快,团队对地面做了防滑处理,在老人经常走过的墙边安装扶手,在卫生间也添置了助力架和洗澡椅。为了更安心,刘先生给母亲配备了紧急呼叫器,一旦遇到问题可随时呼救。

“一千个老年人家庭,就需要一千个适老化改造方案。”90后设计师小罗近年为身边许多老人设计了各类适老化产品与方案。他认为,居家适老化改造并非“简单装修”,要真正了解清楚老年人的具体需求,根据其身体特点、生活习惯等有针对性地定制方案。

家里需要改造,公共环境也要改造。如今,越来越多的地方将适老化改造融入老旧小区改造和市政配套建设中。

重庆市渝北区飞湖雅园小区的李大爷年过七旬,喜欢下棋。每天一早,他都要爬40多步楼梯,到家对面的益寿园益寿亭下棋。“之前走这段路觉得特别漫长。自从益寿亭通往居民区的路上有了手扶栏杆,出门轻松多了!”李大爷说。

让李大爷感到轻松的,还有益寿园内不少契合老年人需求的暖心设计,吸引着他走出家门。比如,增设适老化弧形椅子及扶手,座椅靠背避开尖角、扶手位置可靠放拐杖和水杯等。李大爷表示,园内有约50米长的“康复栏杆”,下完棋还能顺便压压腿、扭扭腰。

加速数字技术适老化改造——

助老年人跨越“数字鸿沟”

“信息化时代,我们不能落伍!”河北的贾大妈一边拿着手机看新闻,一边说,之前不会用智能手机,仿佛和社会脱节了。

儿子为贾大妈买了一部智能手机后,她感觉像打开了一片新天地:“现在我能通过手机了解国内外大事,也学会了微信聊天。接着,我还要尝试线上购物,以后生活就会更方便!”

现实中,并非所有老人都如贾大妈一样解锁“新技能”。碰到各行各业的线上业务,遇到日常生活中的扫码支付,很多老人犯了难。以打车为例,数据显示,目前74%的老年人仍在路边招手打车。即便在使用过手机叫车的老年人中,不求助他人独立叫车的仅占20%。

不少老年人面临着“数字鸿沟”。在清华大学人因工程与智能交互研究所研究员刘雪茜看来,这条“鸿沟”并非不可逾越。问题的关键,在于加速数字技术的适老化改造。

为帮助老年人更好适应并融入数字生活,《关于切实解决老年人运用智能技术困难的实施方案》《移动互联网应用(App)适老化通用设计规范》等文件相继出台,648家网站和App完成适老化改造。

记者发现,多款手机App切换成“长辈模式”或“关怀模式”后,字体变大,色彩变强,界面简化。此外,应用场景更丰富,部分App推出语音搜索、内容朗读、一键订票、一键叫车等功能,使用门槛降低。

在政策推动下,互联网应用适老化改造取得显著成效,但也存在一些问题。有网友反映,有的App在首页把字体、图标大小调整为适合老人阅读的模式,但进入二级界面后又跟正常版一样,还有的App适老化模式切入口不易找到等。

湖北老年教育研究中心专家张智敏表示,App适老化改造应更细化。在对老年人互联网需求进行充分调研的基础上,建立“数字惠老”长效机制,并落实好监督和测评责任。

当下,智能家居正走入老年人的日常。市场上不少智能家电具备语音交互功能,甚至还能识别动作、自动感应。科技感十足的同时,一些家居设备操作复杂,无形中增加了老年群体使用的难度。

刚参加工作的小王最近给姥姥买了台智能电视,可姥姥不太会操作,时常找不到想看的节目。调查显示,目前49.6%的老年人受困于“开机后不能直达想看的电视节目”。

“家电适老化改造要从关怀老年人这一初衷出发,各项功能和产品设计应符合老年人的使用习惯,同时保障老年人的安全。”奥维云网总裁助理兼研究创新部总经理赵梅梅表示,可以有更简单的操作界面,更人性化的设计,如无须弯腰或踮脚即可操作,防漏电、防烫伤、防划伤等。

细化标准规范 拓宽资金渠道——

为老年人减轻适老化改造经济负担

江苏省苏州工业园区的邓女士家中添置了各式智能设备:一键报警器、定时提醒服药的智能药盒、可自动定位的手表……父亲患有残疾,有了这些“神器”,她可以更好地照顾父亲。

据了解,江苏近几年将老年人家庭适老化改造纳入民生实事,增加了对困难老人家庭的补贴支持,邓女士一家能享受80%的补贴。

去年2月,民政部等4部门联合印发《关于推进“十四五”特殊困难老年人家庭适老化改造工作的通知》,提出“十四五”时期支持200万户特殊困难高龄、失能、残疾老年人家庭实施适老化改造。

当前,老年人居家适老化改造范围主要集中在由国家财政补贴的特殊困难老年人家庭。这就意味着,对广大老年人的覆盖能力还不够。扩大覆盖面,需要稳定的资金支持。资金从何而来?

“适老化改造涉及面广,资金需求量大,应加快建立社会筹资为主、财政资助为辅、多方出资的资金筹措机制。”中国法学会副会长姜伟指出,政府不仅要为居家和社区适老化改造提供必要资金支持,更要通过优惠政策吸引社会资本参与。

北京市投资促进服务中心副主任苏宏表示,对设备供应商、研发商提供专项支持,激发市场参与活力,鼓励企业及专业人才投身适老化改造。可考虑将部分适老化产品纳入社保范畴,减轻老年人自行购买适老化改造服务的负担。

总体上,我国适老化改造仍处于起步阶段。除了资金来源,其他方面也面临挑战。“各地推进适老化改造,很多企业依靠自己的企业标准,于是造成了‘一企一标、一地一策’的现象,很多适老化产品和服务的质量参差不齐。”中国老龄协会政策研究部主任李志宏建议,在国家层面,实施更为细化的行业标准和强制标准,促进适老化改造标准化与规范化。

长期以来,社会对适老化改造的重要性与必要性认知不足,在一定程度上阻碍了适老化改造进程。记者发现,不少老年人家庭对适老化改造缺乏了解,很多老年人,尤其是低龄老人持有“不服老”心态,认为自己根本不需要适老化产品及服务。

“推行适老化改造,首要在转变观念,提升全社会的适老化意识。”浙江大学经济学院百人计划研究员张川川说,对适老化改造所涉领域应有更全面的认识,不仅包括加装电梯、增设无障碍设施等硬件改造,各类产品的开发应用及公共服务也要考虑在内。

适老化改造不是短期行为,而是长期过程。中国人民大学智慧养老研究所所长左美云指出,要摒弃“运动式适老化”。将适老化改造纳入日常更新维护,使其从“可用”和“能用”,发展成“好用”和“爱用”。(记者 史志鹏)

关键词: 辅具,老年人,改造方案,改造工程,人因工程



    本网转载内容出于更直观传递信息之目的。该内容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如该内容涉及任何第三方合法权利,请点击投诉按钮,我们会及时反馈并处理完毕。
    投诉
    新闻中心
    • 快讯
    • 国内
    • 国际
    • 娱乐
    • 体育
    点击加载更多>>>
    点击加载更多>>>
    点击加载更多>>>
    点击加载更多>>>
    点击加载更多>>>

    关注东南网微信

    扫码关注,了解福建

    排行榜
    • 日排行
    • 周排行
    • 月排行
    关于我们| 广告服务| 网站地图| 网站公告
    国新办发函[2001]232号 闽ICP备案号( 闽ICP备05022042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 编号:35120170001 网络文化经营许可证 闽网文〔2019〕3630-217号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互联网视听节目服务/移动互联网视听节目服务)证号:1310572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闽)字第085号
    网络出版服务许可证 (署)网出证(闽)字第018号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 闽B2-20100029 互联网药品信息服务(闽)-经营性-2015-0001
    福建日报报业集团拥有东南网采编人员所创作作品之版权,未经报业集团书面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以其他方式使用和传播
    职业道德监督、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 0591-87095403(工作日9:00-12:00、15:00-18:00)举报邮箱: jubao@fjsen.com福建省新闻道德委举报电话: 0591-872753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