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繁互换
设为首页
设为收藏
手机版
东南网/ 新闻频道/ 天下/ 社会(即时新闻)/ 正文
全国妇联权益部负责人就《关于加强人身安全保护令制度贯彻实施的意见》答记者问
2022-03-07 新华网责任编辑:吴静

新华社北京3月6日电 最高人民法院、全国妇联、教育部、公安部、民政部、司法部、国家卫生健康委日前共同发布《关于加强人身安全保护令制度贯彻实施的意见》。全国妇联权益部负责人就七部门出台意见答记者问。

问:请介绍一下七部门出台意见的背景和意义?

答:意见的出台,是最高人民法院、全国妇联、教育部、公安部、民政部、司法部、国家卫生健康委等七部门以实际行动贯彻落实习近平法治思想、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在中共中央政治局第三十七次集体学习时的重要讲话精神、贯彻落实尊重和保障人权宪法原则的又一重要举措,对指导当前审判实践,发挥人身安全保护令“隔离墙”的作用,切实维护家庭暴力受害人的合法权益,维护平等文明的婚姻家庭关系、维护社会稳定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2016年实施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反家庭暴力法》确立了一项重要制度,就是人身安全保护令制度,规定因遭受家庭暴力或者面临家庭暴力现实危险的当事人,可以向人民法院申请人身安全保护令。这一制度的目的是预防和制止家庭暴力。法律实施6年来,各级人民法院积极履职尽责,人身安全保护令签发数量逐年上升,有效防止了家庭暴力的发生。然而,实践中也发现,在人身安全保护令制度落实过程中还存在一些问题,导致制度的作用未能充分发挥。比如,人身安全保护令申请总量不高,一些妇女群众反映举证难问题,人身安全保护令具体执行中相关部门职责不清晰等问题,亟须有关部门出台指导意见,细化落实反家庭暴力法,增强制度的可操作性,以指导各地更好落实人身安全保护令制度。

问:在意见制定过程中,全国妇联做了哪些工作?

答:去年六、七月份,全国妇联和最高人民法院民一庭、中国女法官协会联合调研小组深入重庆等地调研,与基层一线办案法官座谈,实地了解人身安全保护令制度在落实中存在的问题和有效经验做法,为出台指导性文件奠定了实践基础。

2021年底,全国妇联通过国务院妇儿工委定期召开反家暴会商会议,邀请公安部、民政部、教育部、国家卫生健康委等相关部门,就如何解决人身安全保护令制度落实中的重点、难点问题进行深入研讨交流,并就多部门出台文件达成一致意见。

问:根据意见要求,妇联组织在今后维权工作中将发挥哪些作用?

答:根据意见要求,妇联组织在今后维权工作中将发挥更重要的作用。比如,意见规定人身安全保护令要抄送当地妇联,以前法院发人身安全保护令,基层妇联可能不知道,现在可以及时掌握情况,回访并提供关爱服务。比如,意见规定了妇联组织协助执行的具体内容,以前法律没有明确规定,即使有的地方妇联想协助执行,也不清楚该怎么做,现在法院发了人身安全保护令后,妇联干部就可以与法官、警察一起参加回访,对有没有家暴、有没有和好的情况做好跟踪记录,期满要向法院反馈;如果发现有违反人身安全保护令的情况,妇联干部要批评教育加害人,同时帮助受害人向法院或者公安机关反映,必要时,为受害人提供心理辅导服务,对加害人进行心理矫治。全国妇联支持中国白丝带志愿者网络专门开展对家暴加害人的矫正辅导试点工作,参与项目的加害人经过一段时间小组活动后,认识到家暴行为的危害性,学会了处理冲突和控制情绪,施暴行为明显减少,有的已经不再实施家庭暴力,项目收到了很好的社会效果,全国妇联将总结有关经验后向各省推广。

再比如,意见规定公安与法院、民政部门及妇联建立家暴警情联动机制和告诫通报机制,以前妇联对家庭暴力的处警和告诫情况不清楚,现在根据意见,警察处置家暴后,就会及时通报妇联,妇联就能马上了解情况,从而及时配合公安部门,对家暴加害人、受害人定期查访,监督加害人不再实施家庭暴力。

问:全国妇联将如何贯彻落实意见?

答:下一步,全国妇联将采取切实措施,抓好意见的贯彻落实,认真学习把握意见的精神和主要规定,对妇联的职责任务作出细化分解,指导基层妇联全力配合人民法院落实好人身安全保护令制度,依法维护家暴受害人的合法权益,将反家暴工作做在平常、抓在经常、落在基层。

关键词: 加害人,家暴,全国妇联,受害人,贯彻落实



    本网转载内容出于更直观传递信息之目的。该内容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如该内容涉及任何第三方合法权利,请点击投诉按钮,我们会及时反馈并处理完毕。
    投诉
    新闻中心
    • 快讯
    • 国内
    • 国际
    • 娱乐
    • 体育
    点击加载更多>>>
    点击加载更多>>>
    点击加载更多>>>
    点击加载更多>>>
    点击加载更多>>>

    关注东南网微信

    扫码关注,了解福建

    排行榜
    • 日排行
    • 周排行
    • 月排行
    关于我们| 广告服务| 网站地图| 网站公告
    国新办发函[2001]232号 闽ICP备案号( 闽ICP备05022042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 编号:35120170001 网络文化经营许可证 闽网文〔2019〕3630-217号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互联网视听节目服务/移动互联网视听节目服务)证号:1310572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闽)字第085号
    网络出版服务许可证 (署)网出证(闽)字第018号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 闽B2-20100029 互联网药品信息服务(闽)-经营性-2015-0001
    福建日报报业集团拥有东南网采编人员所创作作品之版权,未经报业集团书面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以其他方式使用和传播
    职业道德监督、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 0591-87095403举报邮箱: jubao@fjsen.com福建省新闻道德委举报电话: 0591-87275327全国非法网络公关工商部门举报:010-88650507(白)010-68022771(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