透过元典追寻传统文化的精神密码
2021-02-26 12:07:46 来源:北京青年报 责任编辑:柳绿 我来说两句 |
北京青年报讯 《典籍里的中国》大年初一播出,引发了关注和热议。这个把中国典籍通过创新的电视形态展现给中国观众的节目,可以说是把典籍的精神内涵和文化价值和独到的电视“综艺”成功地结合起来,让典籍的魅力通过电视综艺的形态对于普通的观众做了独到的展现,让综艺别开生面,传递了传统文化的精神密码,同时让典籍获得了一种从书斋和学术研究的视野之外的独到的观照。 可以说,这是中国传统文化的传播的新的形态。这种独到的形态是我们在电视传播中极少见到的,既是别出心裁的创新,也是意味绵长的开掘。它突破了传统的电视节目的限制,也不拘泥于人们熟悉的固定形态。中华民族代代传承的典籍获得了在电视文艺的形态中展现的机会,而电视文艺也获得了传统文脉延伸所带来的独特的力量。以这样的方式来接触中国的历史典籍,让典籍“活”在电视屏幕上,让观众能够感受和接触中国典籍的魅力,这是难得的探索和开拓。 从第一集《尚书》就可以看出这个电视节目的独到的创造。《尚书》可以说是中国典籍中极为重要,但也相对来说比较难懂和当代人接触相对较少的典籍。一方面它是中国文化的弥足珍贵的元典,具有重大的价值和意涵。我们常说的“饱读诗书”就是从《诗经》和《尚书》引申出来的,这其实也说明了这部典籍在中华文化中的重要的位置。 另一方面,由于它和当下相隔久远,是上古流传的文书文献,就不容易为当下的一般公众所了解,比起《论语》《诗经》等更为难懂,和当代人有更多的“隔”,不易理解,不易传播,似乎更难以被电视文艺所呈现。 选择这样一部中华先民的历史文献的汇集作为电视节目展示的对象,让这部文辞古奥,和当下有着相当距离的典籍活在屏幕上,确实是会被人认为是“不可能的任务”,但事实证明,这一集是很好地让不可能化为了可能,让《尚书》活在了二十一世纪的电视屏幕上,让普通观众能够一窥这部中国文化的元典的内涵和了解这部典籍的传承和流布的历程,在得到关于《尚书》的诸多知识的过程中也获得了对于中国传统精神的感悟和理解。可以说,这是以“活”化“隔”的成功探索。 |
相关阅读:
打印 | 收藏 | 发给好友 【字号 大 中 小】 |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互联网视听节目服务/移动互联网视听节目服务)证号:1310572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闽)字第085号
网络出版服务许可证 (署)网出证(闽)字第018号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 闽B2-20100029 互联网药品信息服务(闽)-经营性-2015-0001
福建日报报业集团拥有东南网采编人员所创作作品之版权,未经报业集团书面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以其他方式使用和传播
职业道德监督、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591-87095403(工作日9:00-12:00、15:00-18:00) 举报邮箱:jubao@fjsen.com 福建省新闻道德委举报电话:0591-872753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