冥王星能否重回行星队伍,谁说了算 实习记者 代小佩 天闻频道 太阳系行星一直吸引着人们的关注。比如,美国、加拿大、德国三国科学家的一项最新研究成果表明,古代火星拥有适宜地下生命存活条件。 实际上,在八大行星之外,还有一个太阳系天体让地球人同样“牵肠挂肚”。那就是2006年被开除出行星队伍的冥王星。那一年国际天文学联合会(IAU)将冥王星重新分类为矮行星。然而,冥王星的支持者们从未放弃对其名誉的捍卫。近日,美国中佛罗里达大学研究者的一项最新研究报告认为,IAU明显搞错了。 冥王星为什么被“除名” 冥王星的“悲惨遭遇”与它生活的区域有关,它位于柯伊伯带的内边缘。上世纪90年代初,天文学家观测发现,在这片区域中,生活着成百上千颗直径100千米以上的天体。 柯伊伯带不断发现新的天体,特别是2005年发现的阋神星,当时认为其直径比冥王星还大。问题随之而来:怎么给阋神星定位?命名为太阳系第十大行星?中科院国家天文台研究员郑永春对科技日报记者表示:“这一棘手问题对冥王星的行星地位提出挑战,如果冥王星属于行星,那么,这些新发现的柯伊伯带天体是不是也应该算是行星?” 正因如此,IAU才需要对行星的定义进行修正,这是2006年国际天文学大会开会表决的缘由。“但这个定义并不完美,不能平息对冥王星地位的争议。”郑永春表示。 IAU的定义或不严谨 虽然冥王星已被“除名”多年,但依然有科学家在为它寻找重返行星序列的理由。中佛罗里达大学的行星科学家菲利普·梅茨格领导的研究团队近期发表在行星科学专业期刊的研究表示,冥王星被“除名”的原因并不合理,因为IAU对于行星的定义并无可靠依据。 问题出现在行星新定义的第三条,它要求行星能够清空其轨道,换句话说,行星在其轨道中的引力占主导地位。但该研究指出,历史文献中不支持这种行星分类标准。 该论文的第一作者梅茨格回顾了从1802年开始长达200年的科学文献,发现只有一篇文献使用过“清空轨道”的标准来对行星进行分类,并且是基于已被自我证伪的推测。 研究团队发现,过去200年来,许多行星科学家使用“行星”这个词的时候,都违反了IAU的定义,但他们仍然坚持这样用,类似的文献可以列出100多篇。因此梅茨格认为,IAU对于行星的定义过于草率,如果按照该定义的字面意思理解,宇宙中就不存在行星,“因为没有行星可以清空它的轨道”。 “我们发现这是一个虚假的历史主张。”论文的共同作者鲁尼恩表示,行星的定义应基于其本身固有的内在属性,而不是可以改变的外在属性,例如行星的轨道。轨道动力学不是恒定的,它们在不断变化。 郑永春对记者称,该论文采用历史文献统计方法,认为IAU在2006年提出的行星定义缺少历史的继承性。 并不影响科学家关注度 1930年,美国天文学家克莱德·汤博发现冥王星,这是世界科学中心从欧洲转移到美国的重要标志,冥王星也被亲切地称为美国行星。“所以,很多美国科学家反对冥王星降级,现在为冥王星争取重返行星队伍的大多也是美国科学家。”郑永春表示。 实际上,对冥王星地位的争议,来自于到底如何定义行星。从行星科学角度出发,应该根据这颗天体本身固有的属性来判断;而从天体力学角度出发,则要从这颗天体与其他天体之间的相互作用关系来判断。郑永春指出,包括他在内的很多行星科学家支持前者。“当然,不管冥王星是不是行星,我们都把它当作像地球一样的行星来研究,研究它的大气、地质运动、地下海洋、物质组成和循环。冥王星是不是行星,并不影响科学家对它的研究和重视程度。”郑永春说。 “给天体贴什么标签并不重要。无论有关天体分类的讨论如何热烈,对它们都没有影响。”郑永春说,对科学家来说,太阳系的组成、太阳系的演化过程等才是真正的科学问题。 |
相关阅读:
- [ 03-21]新数据显示冥王星表面地形多变
- [ 03-08]英媒:美国航天局在冥王星山顶发现“积雪”
- [ 03-07]冰山飘满烟雾:科学家发现冥王星上有“云朵”(图)
- [ 02-06]NASA证实冥王星上有冰山 横跨距离达几公里
- [ 01-19]NASA发布冥王星疑似冰火山高分辨率彩图(图)
打印 | 收藏 | 发给好友 【字号 大 中 小】 |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互联网视听节目服务/移动互联网视听节目服务)证号:1310572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闽)字第085号
网络出版服务许可证 (署)网出证(闽)字第018号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 闽B2-20100029 互联网药品信息服务(闽)-经营性-2015-0001
福建日报报业集团拥有东南网采编人员所创作作品之版权,未经报业集团书面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以其他方式使用和传播
职业道德监督、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591-87095403(工作日9:00-12:00、15:00-18:00) 举报邮箱:jubao@fjsen.com 福建省新闻道德委举报电话:0591-872753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