昨日,大型原创民族舞剧《醒·狮》在广州举行新闻发布会,向媒体记者介绍了这出最新作品的进展。《醒·狮》是广州歌舞剧院的又一精品力作,以深厚的岭南文化为依托,以广东醒狮这一特色民俗为艺术表现形式,在文化传承中进行现代演绎,是又一部“广东制造”的文艺佳作。据悉,该剧目前正在紧张地排练当中,将于9月29、30日在广州友谊剧院首演。 近年来,广州各文艺团体焕发出蓬勃的创造力,在传统文化与现代舞台呈现的融合上大胆尝试,在岭南特色的基础上融入国际视野,舞剧、粤剧、现代舞、民族音乐等不同领域屡出佳作,打造出一大批题材丰富、质量上乘、观众欢迎的正能量文艺精品。 策划:苏蕾 撰文:广州日报全媒体记者 黄岸 摄影:广州日报全媒体记者 王维宣(剧照除外) 《醒·狮》: 南粤儿女书写民族大义 由广州歌舞剧院打造的大型原创民族舞剧《醒·狮》以第一次鸦片战争中的广州三元里抗英斗争为故事背景,通过讲述两位舞狮少年阿醒、龙少面对爱恨情仇、家国大义等不同人生抉择时的自我觉醒与蜕变,反映了大时代风云中南粤儿女勇于抗争、书写民族大义的故事。 该剧构思策划历时五年多时间,2016年打造小舞剧《醒》荣获广东省岭南舞蹈大赛金奖。在长达一年多的时间里,剧本经过十三稿的打磨调整,其间多次前往三元里村、陈家祠、佛山祖庙等地深入采风,充分了解岭南历史文化、民间传统舞蹈、醒狮、南拳的精髓。 主创:《醒·狮》出于岭南,但不止岭南 有华人的地方,就有醒狮。《醒·狮》的创作,是又一次将岭南文化介绍到世界的好机会。据介绍,除了醒狮之外,剧中还有南拳、蔡李佛拳、木鱼说唱等诸多南粤非遗元素。舞蹈、音乐、服装、道具方面也充满岭南风情,同时又有时代创新。值得一提的是,这次演出中所有狮头都采用纯手工制作,邀请了佛山传统狮艺黎家狮的第五代传人黎婉珍扎制狮头。 在舞蹈创新方面,《醒·狮》将尝试将民族舞蹈与传统舞狮两种不同艺术形式相融合,将南拳马步以及南派醒狮特有的腾、挪、闪、扑、回旋、飞跃、采青等高难度动作融入舞蹈语言,让整部舞剧更显艺术张力。 《醒·狮》总编导之一钱鑫曾任北京奥运会开幕式、北京国际电影节等大型活动的舞蹈编导。另一总编导王思思则毕业于北京舞蹈学院,曾担任央视春晚编导。两位主创表示,作为“新广州人”,他们在进行创作之前在陈家祠等地多次进行采风:“我们肯定是要先走进广州、了解广州、熟悉广州,才能做好这部作品。”王思思透露,过年期间他们没有回老家,而是留在三元里,细致研究醒狮表演:“狮子是怎么采青的?刘、关、张这三种狮子有何不同?都要了解透彻。” 谈及舞剧《醒·狮》如何讲好广州故事时,王思思表示,醒狮的“醒”原意是醒目、威风,如今作品赋予了觉醒、自强的意义:“开拓、团结、不畏艰险是岭南的精神,我们要把传统的东西与现实意义结合得更好。”钱鑫强调,醒狮是岭南文化的代表,具有独特的岭南风情和广府特色,也展现了南粤儿女敢为人先的精神风貌。除了立足于岭南文化,这更是一部具有国际视野、国际制作水准的大戏:“要把故事讲到全国甚至全世界。”编剧罗丽持相同意见,她是一个土生土长的广州人:“广州有悠久的历史,也有灿烂的现在,作为一个国际都市要有这种包容之心,我这个广州人与两位北京编导可以互补。” 佳作涌现 硕果累累 讲好广州故事 近年来,广东文艺精品硕果累累,这些作品质量上乘、艺术风格独特、题材贴近实际、贴近生活、贴近群众,不仅广受群众喜爱,更走出国门,用国际化艺术语言讲述广州故事。 在7月26日开幕的“2018年广东省艺术院团演出季”,将有11个院团带来14台精彩剧目,集中展现近年来广东文艺精品的丰硕成果。 其中,由广东歌舞剧院重点打造的大型原创舞剧《沙湾往事》将迎来百场演出。这部舞剧正是以上世纪三十年代广东沙湾古镇为背景,以“何氏三杰”等众多广东音乐人为原型,为观众展现了一部波澜壮阔、激昂奋进的广东音乐史诗。 2014年10月8日,《沙湾往事》在广州大剧院首演,反响热烈。此后,该剧又在11月11日开始的第十二届广东省艺术节开幕式上演出,同样受到广泛好评,随后这部舞剧走出广东,走向世界。四年来,该剧已在境内外30多个城市巡演近百场,平均上座率高达96%,还登上了纽约林肯中心和华盛顿肯尼迪艺术中心等世界顶尖舞台,凭借其新颖的叙事方式、流畅的舞蹈演绎、精巧的舞台设计和独特的艺术感染力,所到之处均获得观众频频点赞。 不仅观众喜闻乐见,该剧也获得了多项专业大奖的高度认可,分别获得第十四届精神文明建设“五个一工程”奖、第十五届文华大奖、第十二届广东省艺术节优秀剧目一等奖、第十届广东省鲁迅文学艺术奖等大奖。 广东粤剧院最新排演的原创粤剧《八和会馆》也即将亮相于广东省艺术院团演出季。这部戏也是一部向观众呈现岭南好故事、粤剧历史好故事的作品。 《八和会馆》是广东粤剧院2018年重点打造的剧目之一,入选了国家艺术基金2017年度舞台艺术创作资助项目。由国家二级演员黄春强饰演“新华”,中国戏剧梅花奖获得者蒋文端饰演“翠屏”,经过三年酝酿于今年4月21日在广州首演,获得观众和专家的高度认可。 据悉,《八和会馆》是根据粤剧史上一段真实的史实创作而成。讲述了同治年间,清政府对本地班禁戏“亡行”之后,以新华为首的年轻粤剧子弟于艰难困苦的绝境中,坚强不屈、矢志不渝,更兼学习领悟当时广东改革创新的思想,终使得官府解除禁戏,粤剧由此复兴而走向繁荣的故事。可以说,没有什么比粤剧人自己创作并出演粤剧本身的历史故事更让人信服。 近年来,更多扎根本土的岭南舞台精品频频涌现,且出现在各个不同的艺术领域。例如,在国际上享有盛誉的中国第一现代舞专业表演团体广东现代舞团的作品《潮速》,就是首次以现代舞的形式,用青年舞者的曼妙舞姿,演绎改革开放以来社会的个体及群像。 传承本土文化 同时,这些作品也大力传承本土文化,粤剧《八和会馆》粤味浓厚,灯光、舞美场景以及道具等环节,均围绕岭南特色来展示,全剧的主题音乐贯穿着刚毅气息的粤剧传统板式——士工首板(梆子首板),并选用了柔情似水的广东音乐《雨打芭蕉》其中一段作为副乐,刚中带柔的结合,对该剧的故事发展和矛盾冲突起到很好的烘托作用;而该剧的唱腔更是大量地运用了粤剧的传统梆黄和曲牌,彰显着浓厚的粤味。 戏中,由黄春强饰演的小武王“新华”是“八和会馆”的创始人,也是该剧的灵魂人物,剧中的武打场面是一大特色,导演组特意为擅长武功的黄春强度身设计了一系列以南派风格为基调的高难度武打技巧和动作,剧中人“翠屏”则是一位地道的广府绣娘,为把这个角色演得更加接地气,主演、主创特意前往顺德拜访顺德非物质文化遗产广绣代表性传承人曾剑琴、曾剑伦,学习刺绣,体验生活,还在戏服上特别展现了广东特色——香云纱。 文艺精英集结 文艺佳作不断涌现,展现的是广州文艺精英集结,原创力量再升级。 值得一提的是,这些团队不仅拥有本土创作人才,也广纳五湖四海的创作精英。《醒·狮》的两位原创编导钱鑫、王思思来自北京团队,这么多来自不同地方的人才汇聚,展现的也正是广州人才汇聚的包容之心。 王思思表示,早在2016年她与钱鑫就已经与广州歌舞剧院合作了小舞剧《醒》,也因此与广歌结下深厚友谊:“团队特别和谐,不管是本地的还是外援,大家交流无障碍,有一个共同目标就是做好这部剧,醒狮精神就是开拓、团结,这也延续到我们的合作当中。” |
相关阅读:
打印 | 收藏 | 发给好友 【字号 大 中 小】 |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互联网视听节目服务/移动互联网视听节目服务)证号:1310572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闽)字第085号
网络出版服务许可证 (署)网出证(闽)字第018号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 闽B2-20100029 互联网药品信息服务(闽)-经营性-2015-0001
福建日报报业集团拥有东南网采编人员所创作作品之版权,未经报业集团书面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以其他方式使用和传播
职业道德监督、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591-87095403(工作日9:00-12:00、15:00-18:00) 举报邮箱:jubao@fjsen.com 福建省新闻道德委举报电话:0591-872753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