直通屏山|福建|时评|大学城|台海|娱乐|体育|国内|国际|专题|网事|福州|厦门|莆田|泉州|漳州|龙岩|宁德|南平|三明
您所在的位置:东南网 > 国内> 社会 > 正文

香港迎来回归祖国21周年 同频共振同祖国共同发展

2018-07-01 10:09:32 连锦添 张庆波 来源:人民日报  责任编辑:蔡秀明   我来说两句

香港,同祖国共同发展

7月1日,香港迎来回归祖国21周年。连日来,各界举办的200多场庆祝活动渐次展开。

一年前,中共中央总书记、国家主席、中央军委主席习近平视察香港。在他到过的大型基建项目现场,如今也是喜讯频传:赤鱲角机场,第三跑道建设如火如荼,一个相当于香港国际机场现有规模的“新机场”正在形成;港珠澳大桥贯通、完成验收,通车在即。习近平主席见证下内地与香港签署的兴建香港故宫文化博物馆合作协议落实顺利,蓝图正在化成现实,博物馆于5月28日动土开建。

“我会不断努力,充实自己,将来为香港和祖国的发展尽一份力。”4月21日,12岁的罗颢凝在香港“少年警讯”开放日上坚定地说。一年前,罗颢凝为前来视察的习近平主席介绍训练设施。今年新春,她和她的小伙伴们又收到习近平主席的回信。

回首一年,香港发展形势持续向好,政治局面趋向平稳,新一届特区政府“度月如日”,收获满满。连日来,人们说的最多、让人感受最深的,是香港社会出现的积极变化。

“风更清,气更正,信心更足了!”香港知名人士卢文端在报章深情撰文表示,“新时代‘一国两制’方略和习主席的领袖魅力、崇高威望、强大气场和深厚情怀,强烈地感召了广大香港同胞,持续引领香港进入发展新阶段。”

同频共振,“国家议题”深入香港

一年前,在庆祝香港回归祖国20周年大会暨香港特别行政区第五届政府就职典礼上,习近平主席发表重要讲话,重申中央贯彻“一国两制”方针坚定不移、全面准确。习近平主席希望香港要更加坚定地维护国家主权、安全和发展利益,明确了绝不能允许触碰的底线,寄语香港同胞抓住国家发展的机遇,把主要精力集中到搞建设、谋发展上来。

全国港澳研究会副会长刘兆佳接受本报记者采访时分析:“习主席的重要讲话一锤定音,让香港社会清楚地知悉中央对港政策的初心和底线。这一年来香港取得令人瞩目的发展,是港人的政治心态走向务实理性的结果。更多港人越来越不受反对派的煽动和迷惑,从而产生了香港政治上较为稳定的局面。”

“仿佛就在昨天!”在多个场合聆听习近平主席讲话的香港中华总商会会长蔡冠深说,习主席理顺了几个事关重大的关系,尤其是“一国”和“两制”的关系、宪法和基本法的关系。“一国”是根,根深才能叶茂。一年来的香港,正是按照习主席指引的方向前行,形势才稳中向好。“我们中华总商会(中总)以前定位是香港的中总,现在则是国家的香港中总,会更多地融入国家发展大局。”

香港自回归后,重新纳入国家治理体系。中央有关部门、驻港机构积极实践,奋力开拓,推进“中央声音、国家议题”在港“落地、上岸”,展现了新的作为。

党的十九大召开后,中央宣讲团成员冷溶和香港中联办主任王志民,向特区政府240名高级官员宣讲十九大精神。今年全国两会后,王志民再次应邀走进特区政府总部,向330名官员进行详细宣讲。在一次香港的青年论坛上,王志民系统介绍了十九大精神,现场2000人参加,台上宣讲者深入浅出侃侃而谈,台下青年和穿着校服的学生拿着十九大报告的单行本,边听边翻阅,掌声不时响起。

中央驻港机构、中资企业负责人围绕国家大政方针,在各种场合为香港鼓劲;越来越多香港社团在活动中,就国家政治生活大事邀请官员、专家讲解,使更多港人了解国家,了解中国共产党的执政成就和使命追求。香港青贤智汇主席谢晓虹认为,积极宣介国家大事,香港的话语体系正悄然改变。

香港与国家政治生活同频共振。2017年12月4日,香港首次举办“国家宪法日”座谈会,政务司司长张建宗致辞时表示,宪法是香港特区的根和源,有赖于国家宪法,才有特别行政区,才有香港基本法。多位政界人士指出,香港近年出现一些风波,与有人未正确认识宪法有关。今年4月15日,400多人参加了国家安全教育日香港研讨会。与会者提出,国家安全只有“一国”之责,没有“两制”之分,维护国家安全,是与香港本身利益完全一致的。

激浊扬清,管治团队忠实履责

管治香港,需要处理复杂矛盾。习近平主席在会见香港特区行政、立法、司法机构负责人时强调,要有国家观念。一年来,在特区政权机构中,更多的官员、议员、法官等,能站在国家的高度来观察和思考问题,履行自己对国家的责任。

新一届特区政府在第一份施政报告中指出:每一个热爱香港的人,都有责任全面准确地确保“一国两制”在香港沿着正确方向前进,都有责任向任何冲击国家主权、安全、发展利益的行为说“不”。5月24日在香港立法会发言中,政制及内地事务局局长聂德权指出,香港有人钻空子鼓动“港独”理念,这是不能容忍和接受的。香港只要有人向社会发放不正确信息,特区政府就必须作出澄清。

香港各界人士也纷纷出面出声,捍卫“一国”之尊和宪法的权威。他们指出,如果容忍“港独”势力存在并滋长,会危及“一国两制”事业,对“港独”千万不要做不清不楚的“开明绅士”。去年9月香港高校内出现“港独”标语,更多人士站出来严正谴责,给予纠正。

6月11日,旺角暴乱主谋之一梁天琦被判刑6年。“法律之下只有守法与违法人士之区分”“法律从来都绝不容许他们以非法的手段或方式来行使这些自由”。香港高等法院原讼法庭彭宝琴法官的判词,再次为香港法治标上清晰的注脚。一年来,多起迁延日久的诉讼案件终于落槌,违法作乱者陆续受到惩处。在激浊扬清的过程中,人们对一些重大政治法律问题的共识在形成,对“香港经不起折腾,经不起内耗”论述的认识更为深刻。

按照严谨而公正的法律程序,香港立法会冲破阻挠,于6月14日三读通过高铁“一地两检”条例草案。这一符合“一国两制”、响应民意呼声的新法例,已在生效后开始为香港新的发展保驾护航。

谈起一年来的积极变化,港区全国政协委员、律师陈清霞向记者这样概括:社会正能量持续增强,国家观念在港人中不断深化、强化;特区政府依法施政,显示了新的问政风貌;青少年教育起色明显,爱国爱港力量更加壮大,人们更自觉地维护和谐稳定的社会环境。尽管解决一些长期积累的问题不可能一蹴而就,需要久久为功,但方向对,人们就有信心。

交流学习,爱国正气加速上扬

暑假到了,一个个赴内地的考察、交流、研习团组陆续开拔。参与“香港大学生内地实习计划”的近千人,分赴8座城市实习。树仁大学学生吴玥表示,在香港工作已不是现在香港青年的唯一选择,要实现梦想,不妨去内地闯一闯。

爱国正气在香港加速培育。香港中联办推动两地建立700多对“姊妹学校”,通过实施“万人计划”等项目,使每年赴内地进行各种交流的香港师生稳定在万人左右。特区政府本年度也安排1.148亿港元资助学生赴内地交流。

5月下旬,由香港广东社团总会主办的“寻找家乡的商机——粤港澳大湾区青年千人考察活动”启动。张建宗在启动仪式上表示,本届政府与青年同行,2018—2019年港府实施青年内地交流、实习两项资助计划,将惠及1.9万名青年。

香港回归祖国后,历史教育亟须加强。例如中国历史长期未被重视,香港发展史更被纳入世界历史讲解。经努力,香港教育局最近公布课程修订办法,中国历史在初中单独成科,香港发展的历史则融入中国历史一并教授。修订后的课纲,新增加了包含唐朝时屯门镇的设置、鸦片战争与英国占领香港、日本侵华与香港的沦陷等内容。

习近平主席视察香港的东风,推进了香港历史教育正本清源。不少香港教师表示,港史融入国史,是应有之义、必然之举,应坚定推行,让学生了解香港从来是与国家血脉相连、密不可分的。

近期,更多的香港学校在师生中倡导尊重国家宪法,理直气壮地讲爱国爱港。去年12月16日,香港专业进修学校(港专)毕业典礼奏放国歌,校长陈卓禧面对少数学生不尊重国歌的错误举止,直斥其非,并重申爱国办学的传统,在香港教育界和社会反响很大。

早晨,黄楚标学校钟声响起,400多名学生精神抖擞地进入礼堂。他们齐声唱国歌,向国旗行注目礼,之后听校长黄锦良作“国旗下的演讲”。

香港教育工作者联会下属的升旗队总会,属于制服团体,在其推广下,全港已有400多所中小学成立了升旗队。近来,该会活动更加频繁。3月10日举办周年检阅礼,邀请解放军驻港部队仪仗队示范,近日又举办庆祝回归21周年的颁奖典礼。担任香港教联会主席的黄锦良说,经多方努力,更多的香港学校定期举行升旗仪式及奏唱国歌,也会举办交流团,加深学生对国家、国情的认识。

5月19日,第十二届“香港杯”外交知识竞赛决赛在香港无线电视台举行。本届竞赛共有来自125所中小学的超过2.2万名学生参加,参赛人数创历届最高。记者在现场看到,进入决赛的10所学校的代表,在抢答和情景模拟环节各展所长。外交部驻港特派员公署特派员谢锋介绍,目前给予香港特区护照免签或落地签的国家和地区达162个,公署成立后共处理涉港领保案件1.3万余起,涉及香港同胞数万人,“香港同胞走到哪里,国家的领事保护就跟到哪里!”同学们报以热烈的掌声。

积极作为,特区施政呈现新貌

“我们既要把实行社会主义制度的内地建设好,也要把实行资本主义制度的香港建设好。”习近平主席在香港的重要讲话,内地和香港方面都在深入领会、贯彻落实。

去年8月,国务院港澳办集中公布了一批中央各部门出台的便利港澳同胞在内地学习、就业、生活的政策措施,其后相关工作不断取得新进展。就国家科研经费过境香港使用等问题,习近平主席亲自关怀、部署,有关部门迅速落实,极大鼓舞了香港科技工作者。他们以更大的热情响应国家号召,努力把香港建设成为国际创新科技中心。

这一年,香港经济表现不俗。2017年本地生产总值同比增长3.8%,今年一季度则增长4.7%,均创2011年以来的新高;在今年一季度末财政储备逾1.1万亿港元,为历史最高水平。

库房丰盈了,特区政府大胆投资香港的未来,相继推出一系列利港利民项目。今年的财政预算案中,史无前例地安排500亿港元发展创新科技;社会福利开支大幅增加,从今年6月起,高额长者生活津贴从每月2565港元提高到3485港元,直接受惠的老人约40万。

香港旅游业在经历低谷后,去年也开始重现畅旺。今年前4个月访港旅客逾2000万人次,同比增长10%,其中内地客增加13.2%,达1623万人次,香港零售实现连续14个月增长。业内人士分析原因,除了业界力拼,也与香港社会气氛转好有关。

习近平主席视察时勉励香港特区政权机构负责人,要迎难而上,积极作为。林郑月娥最近表示:“我不断提醒自己,香港真的不可以再‘食老本’,不可以‘等运到’,要把握机遇,提高自身竞争力,更上一层楼。”她提出,特区政府的角色,除了以往的公共服务提供者、监管者,再增加两个:促成者、推广者。

为了“推广”,香港高层官员对外倾力推介香港,大声向海外人士谈“一国两制”取得的成功,融入国家发展大局的部署。

为了“促成”,港府广联海外合作伙伴,签订了更多的双边贸易、投资保护协议。在增强金融中心竞争力方面,过去较多依靠中央政策支持,如沪港通、债券通等,2018年香港自主推出新上市条例,吸引更多创新企业来港上市。

坐言起行,积极有为,正成为港府施政的新风格,例如多方觅地增加房屋供应,改善行政与立法的关系,增加公众参与,增强公务员的国家意识……

今日香港,发展活力依然为世界瞩目:

香港国际机场货运量目前世界第一;今年2月,香港再次被国际权威机构评为全球最自由经济体第一名;瑞士洛桑国际管理发展学院5月24日发表竞争力报告显示,香港排名全球第二;欧盟驻港办公室最近公开发文,赞赏“一国两制”下的香港“已变成一个繁荣的国际交汇处”……

香港金管局总裁陈德霖说,只要香港融入国家发展大局,坚持背靠内地、面向全球的定位,在新时代一定会继续发挥重要作用。

如今,随着港珠澳大桥、广深港高铁等跨境基建将陆续开通,香港与内地的联结将更紧密。粤港澳大湾区勾画的美好前景,越来越多港人参与其中,正在凝心聚力,再迎新的黄金发展期。

“不相信未作牺牲竟先可拥有,只相信是靠双手找到我欲求。每一串汗水,换每一个成就……”粤语歌《顺流,逆流》唱出了港人坚韧实干的风貌。行进在同祖国共同发展、永不分离的宽广道路上,有中央和国家的有力支持,有狮子山下的奋斗精神,香港特区活力焕发,奔赴美好的未来。

相关阅读:

打印 | 收藏 | 发给好友 【字号
今日热词
更多>>福建今日重点
更多>>国际国内热点
  • 新闻图片
更多>>娱 乐
  • 点击排行
  • 三天
  • 一周
  • 一月
关于我们 | 广告服务 | 网站地图 | 网站公告 |
国新办发函[2001]232号 闽ICP备案号(闽ICP备05022042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 编号:35120170001 网络文化经营许可证 闽网文〔2019〕3630-217号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互联网视听节目服务/移动互联网视听节目服务)证号:1310572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闽)字第085号
网络出版服务许可证 (署)网出证(闽)字第018号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 闽B2-20100029 互联网药品信息服务(闽)-经营性-2015-0001
福建日报报业集团拥有东南网采编人员所创作作品之版权,未经报业集团书面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以其他方式使用和传播
职业道德监督、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591-87095403(工作日9:00-12:00、15:00-18:00) 举报邮箱:jubao@fjsen.com 福建省新闻道德委举报电话:0591-872753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