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华社北京3月10日电(记者 霍瑶 马晓媛 许晟)49岁的全国人大代表马瑞燕是山西农业大学农学院副院长,作为一名来自高校的代表,她却常说自己“从农田里来”。 “我的专业是生物防治研究,通俗点讲,就是利用昆虫的自然天敌来寻找防治虫害的方法,减少农药残留。”从事教育工作20多年,马瑞燕把大部分时间都花在了田埂间、实验室、讲台上。刚刚过去的春节,她只在年初一休息了一天。“很少在双休日休息,暑假也没有,夏天正是研究农业病虫害的黄金季节,不能错过。”马瑞燕说。 闲暇时候,马瑞燕会在大学校园里散散步,她有一样随身携带的东西:放大镜。用来观察树叶上、草地上、花圃里的生物,把有研究价值的带回实验室。“来北京开会我也带着。”她笑说。 多年奋斗带来的是一系列耀眼的成绩:主持国家自然科学基金等科研项目20余项、获得“陷阱捕虫器”等多项国家专利、和团队历时6年拍摄科教科普电影…… 2013年,马瑞燕当选全国人大代表,今年又再次当选。6年来,她总共提交了20份建议,不论是“涉农专业教育精准扶贫”,还是“设立国家技术创新基金”,全都离不开“农”。 “农业是个艰苦的行业,偏公益性,就业的待遇和其他行业不能比,吸引和留住人才都很难。”每每谈到学生,马瑞燕的心疼全写在脸上:选择农学的学生大多来自农村,农村养育的孩子更懂农村,对土地有着天然的情感,同时家庭也相对贫困,一万多块钱的学费对城市人家的孩子不算什么,但对有些农村家庭则是一年甚至两年的收入。 去年,马瑞燕在11个省市调研、走访发现,46%的涉农专业学生要靠贷款来继续学习。不少热爱这份专业的学生觉得压力大,有的还会中途放弃。 “我希望自己站在讲台上时,面对的是渴望知识的眼神,而不是背后藏有顾虑。”为此马瑞燕持续关注这群学生,建议减免高等农林院校涉农专业学生的学费,让更多优秀的农村贫困大学生可以安心学习、继续深造。“看似就是一个学费减免,其实刚好在我们国家这几个大的关键词‘农业’‘教育’‘扶贫’‘科技’的交会点上。改变涉农专业的招生政策,是对贫困地区农民家庭最精准的帮扶。”马瑞燕说,一个村里娃上了大学,一户农家就有了希望,未来农业科技发展也有了后备力量。 和朝气蓬勃的学生们一起为热爱的研究事业奋斗,是马瑞燕最大的骄傲和快乐。“科研的过程其实很享受,那是一个去假设、去发现、去探索生命的奥妙的过程。对我来说,农田就是我传授知识的讲台,而讲台就是一片希望的田野。”她说。 |
相关阅读:
- [ 11-21]领导干部要带头上讲台走基层
- [ 11-21]领导干部要带头上讲台走基层
- [ 04-13]"独脚老师"大山深处耕耘40年:活着 就要站上讲台
- [ 06-04]农大“学渣狗”走红网络 上课时在讲台上睡着了
- [ 05-15]台媒:王金平未清楚交代是否参选 留想象空间
- [ 02-08]站稳讲台,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涵养学生心灵
- [ 02-07]退休教师龚美诗与他的“活讲台”
打印|收藏|发给好友【字号大中小】 |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互联网视听节目服务/移动互联网视听节目服务)证号:1310572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闽)字第085号
网络出版服务许可证 (署)网出证(闽)字第018号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 闽B2-20100029 互联网药品信息服务(闽)-经营性-2015-0001
福建日报报业集团拥有东南网采编人员所创作作品之版权,未经报业集团书面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以其他方式使用和传播
职业道德监督、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 0591-87095151举报邮箱: jubao@fjsen.com福建省新闻道德委举报电话: 0591-87275327
全国非法网络公关工商部门举报:010-88650507(白)010-68022771(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