直通屏山 | 福建 | 时评 | 大学城 | 台海 | 娱乐 | 体育 | 国内 | 国际 | 专题 | 网事 | 福州 | 厦门 | 莆田 | 泉州 | 漳州 | 龙岩 | 宁德 | 南平 | 三明
您所在的位置:东南网>首页>国际·国内> 正文

爱是最好的调味品 ——《舌尖上的中国》第三季首播访谈侧记

2018-02-20 15:09:54来源:央视网责任编辑:蔡秀明我来说两句

美食器具:不仅承载食物,更承载历史文化

骆永红导演表示:器具跟食物密不可分,比如,节目里的铁锅是三万六千锤锤打出来的,手把和锅是一体的,适合厨师翻炒,它的不沾锅这个特点,就用了九转大肠、清水炒鸡蛋这两道菜表现出来。在《齐民要术》里面提到两个炒菜的技法,其中一个就是炒鸡蛋,名叫“炒鸡子法”,后来因为篇幅和内容的原因没有纳入节目。这个铁锅和炒菜的关系,不仅体现在成就了鲁菜;还体现在因有铁锅才有了“炒”,“炒”在中国烹饪史上有极其重要的地位。烹饪术里面有54种炒法,到了宋朝,铁锅也好、炒菜也好,都特别普及。宋朝的饮食文化是一个高峰,当时铁锅也得到认可,因此它和我们老百姓的餐饮文化是密切相关的。

  《舌尖上的中国》第三季首播访谈侧记

总导演刘鸿彦介绍,“器具”这一集,形式上是讲器具,但实质讲的是中式烹调术。只有先有了器具才有了后面的美食,所以它也是所有美食产生的基础。比如铁锅、菜刀,后面表现的其实都是中国那种烹饪的技巧,像蒸、炒,讲的都是中国特别独有的一些烹饪技巧,包括像泡菜,都是以器具这样一个形式来体现,是上升到了中式烹调术,上升到了文化的层次。

  《舌尖上的中国》第三季首播访谈侧记

器具背后的工匠和工匠精神

“器具”一集除了表现器皿和美食,还通过镜头和故事讲述了器具背后的人。骆永红导演谈到:历史是由什么组成的?离不开人。制作这些器皿的人是我们镜头需要去表达的。器物最关键的是它跟工匠、跟工匠精神相关,跟它里面所附着的这种情感相关。骆导在采访过程中深刻地感受到,片中人物甚至会有一种偏执感,就是专于一事,他们有一种精神,一个是能够沉得下来、守得住,一个是能够创新。

刘鸿彦也表示,工匠精神是永远不会落伍、不会过时的。传统的东西,和匠人身上特别优秀的品质,是值得被保留的。像铁锅,虽然靠纯手工制作很难满足大众需求,但还是希望能让大家知道我们国家也有特别好的东西,也希望更多的观众了解我们的优秀传统,这也是一种文化,器具上的文化。

打印|收藏|发给好友【字号
关于我们| 广告服务| 网站地图| 网站公告|
国新办发函[2001]232号 闽ICP备案号( 闽ICP备05022042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 编号:35120170001 网络文化经营许可证 闽网文〔2019〕3630-217号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互联网视听节目服务/移动互联网视听节目服务)证号:1310572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闽)字第085号
网络出版服务许可证 (署)网出证(闽)字第018号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 闽B2-20100029 互联网药品信息服务(闽)-经营性-2015-0001
福建日报报业集团拥有东南网采编人员所创作作品之版权,未经报业集团书面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以其他方式使用和传播
职业道德监督、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 0591-87095403(工作日9:00-12:00、15:00-18:00)举报邮箱: jubao@fjsen.com福建省新闻道德委举报电话: 0591-872753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