泥土,是天地间最平凡、最常见的所在。可以滋养植物泽被苍生、也可以构筑房舍庇护生民、还可以烧制陶瓷点亮文明之光。与此同时,泥土还激发了艺术家的丰富的创作灵感,诞生了泥塑艺术。泥人作为泥塑艺术最常见的展现形态,造型或憨态可掬、或逼真传神;色彩或浓重华丽,或古朴天然,是中国人生活中最常见的艺术品之一。
在中国古人的眼里,万物有灵,卑微如泥土,也蕴藏着生命的力量。在中国的创世神话女娲补天当中,创世女神女娲就是用泥土比照自己的样子创造了人类。从某种意义上来说泥人艺术就是将原本蕴藏在泥土中的生命重现出来。 从古至今中国的泥塑艺术从未间断过,历代的泥人作品也不乏传世精品。秦汉的泥人作品多见于墓穴的陪葬品,造型多为兵士、仆役和随从,体现了中国“事死如生”的观念。隋唐时期,随着佛教和道教的兴盛,各类服务于宗教的泥塑作品客观上推动了中国泥塑艺术的发展。宋代,小型泥塑玩具逐渐发展起来。北宋时著名的 “磨喝乐”,是七夕节前后,广泛流行于民间的泥人玩偶。宋以后的历代,泥塑艺术品在社会上仍然流传不衰,尤其是小型泥塑。这其中,又以北方的泥人张、南方的惠山泥人为代表。 泥人的制作过程,主要分为原料制作、塑形和彩绘等过程。 将常见的泥土变成一件传神的泥人作品,是一个"化腐朽为神奇"的过程。在选材上,要选择粘性强、含沙少的特殊粘土。采集回的泥土,要经过复杂的工序才能变成可用的泥料。 塑形的过程奠定了整个作品的比例和特点,经过细节的精细雕琢,就成了一尊活灵活现的人物造型。在古代没有照相技术,小小的泥人却能惟妙惟肖的展现人的特征,敏锐捕捉人物的神态是塑形的关键。靠着泥塑艺人的一双巧手,把内心构思的造型巧妙的传达到泥塑原料上。 之后的彩塑过程,运用绘画的技法,为捏塑成型的泥胚添加丰富的细节,其中最为重要的是人物的点睛之笔,为静态的泥塑带来了鲜活传神的灵动。民间有“三分塑、七分彩”的说法,可见彩绘在泥人制作过程中的重要性。 2006年,泥人成为中国第一批非物质文化遗产。时至今日,泥人早已不单纯是可供把玩的寻常玩具,它早已发展成为一门博大精深的艺术。经过代代相传,至今仍保有独特的艺术魅力,和旺盛的生命力。 |
相关阅读:
- [ 10-17]“85后”小夫妻“玩”泥巴坚持传承非遗实现梦想
- [ 01-26]邯郸“泥人张”捏出迎春大母鸡 手艺面临失传(图)
- [ 10-01]洪流中不倒“泥人” 民警林秋俤勇救多人
- [ 04-19]英国泥地障碍赛 参赛选手秒变“泥人”
- [ 02-28]男子称被洒水车浇成泥人讨说法 司机赔偿200元
- [ 02-28]男子称被洒水车浇成泥人讨说法 司机赔偿200元
- [ 08-05]苏州泥人彩绘再现台湾谚语“宠猪举灶”场景
- [ 04-30]人民论坛:珍视人生的“老窖泥”
打印 | 收藏 | 发给好友 【字号 大 中 小】 |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互联网视听节目服务/移动互联网视听节目服务)证号:1310572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闽)字第085号
网络出版服务许可证 (署)网出证(闽)字第018号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 闽B2-20100029 互联网药品信息服务(闽)-经营性-2015-0001
福建日报报业集团拥有东南网采编人员所创作作品之版权,未经报业集团书面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以其他方式使用和传播
职业道德监督、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591-87095151 举报邮箱:jubao@fjsen.com 福建省新闻道德委举报电话:0591-87275327
全国非法网络公关工商部门举报:010-88650507(白)010-68022771(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