直通屏山 | 福建 | 时评 | 大学城 | 台海 | 娱乐 | 体育 | 国内 | 国际 | 专题 | 网事 | 福州 | 厦门 | 莆田 | 泉州 | 漳州 | 龙岩 | 宁德 | 南平 | 三明
您所在的位置:东南网>国内>社会> 正文

在陕北高原找到文化之根

2018-01-31 15:23:47陈海波 张哲浩来源:光明网-《光明日报》责任编辑:林晨我来说两句

新时代新气象新作为

光明日报记者 陈海波 张哲浩

“你想不想打鼓?我可以教你。”

5岁多的肖嘉鹏背着一支小腰鼓,刚刚和叔叔阿姨们跳完一段腰鼓舞,难掩天真和兴奋,向记者提出了这个问题。因为他喜欢打腰鼓,他认为记者也一定会喜欢。

1月中旬的“腰鼓之乡”延安安塞,北风强劲,我们在寒风中感受到了黄土文化的热情和自信。这是一种传承。在安塞,在陕北,在黄土高原,腰鼓、剪纸、农民画、布堆画、民歌等传统文化,正焕发出新的生机。

从87岁到6岁

延安市安塞区真武洞镇冯家营村,黄土高原上一个很普通的村子,但让人一见难忘。它的特别之处在于窗户上的剪纸、院墙上的农民画以及不时响起的阵阵鼓声。记者走进村子时,村民们正在打腰鼓。数十人的队伍,肖嘉鹏在最中央,舞步有些许踉跄,但打鼓的劲儿十足。他是队伍中年龄最小的一位,还在幼儿园上大班。

肖嘉鹏学习腰鼓是在2017年5月。“看到爸爸打腰鼓,觉得很好玩,爸爸跟我说一个动作,我学着做,很快就会了。”他的描述透着一股轻松和自信。

爸爸肖玉飞能理解儿子的自信,因为安塞人的骨子里都回响着鼓声。肖玉飞是一位地地道道的农民,13岁开始跟父亲学习打腰鼓,已经打了30多年。他腰鼓打得好,还当上了教练,闲暇时去外地教人打鼓或演出。有次演出回来,儿子看到他手机里的演出视频说:“我会打腰鼓。”他很惊诧,让儿子试试。“虽然打得不正规,但也还可以。”于是,他开始教儿子打腰鼓,就像当年父亲教他一样。

腰鼓在这片黄土高原上已经打了上千年,常用来表达丰收的喜悦和节庆的欢乐。“小到刚会走,老到九十九,都是腰鼓手”,这是安塞人的说法。冯家营村有腰鼓手246名,年龄最大的87岁,最小的6岁。

当然,也有人不会打鼓,他们会的是剪纸、民歌、布堆画等。同村的王永军就不会打腰鼓,他会吹陕北大唢呐,但他现在最出名的是手工制作腰鼓。“我一直对传统艺术感兴趣,最开始跟别人学习制作唢呐,后来又学了做腰鼓。”他的两个儿子继承了他的手艺,帮他打下手。

王永军做腰鼓时,鼓的皮子一定要用当地的北方旱牛皮,结实耐用,敲起来声音洪亮。鼓框一定要用当地的杨树和柳树,做出来的鼓轻,方便小孩子用。因为他知道,小孩子会喜欢上腰鼓,这些腰鼓会一直打下去,一直传承下去,就像肖玉飞一家。

打印|收藏|发给好友【字号
关于我们| 广告服务| 网站地图| 网站公告|
国新办发函[2001]232号 闽ICP备案号( 闽ICP备05022042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 编号:35120170001 网络文化经营许可证 闽网文〔2019〕3630-217号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互联网视听节目服务/移动互联网视听节目服务)证号:1310572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闽)字第085号
网络出版服务许可证 (署)网出证(闽)字第018号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 闽B2-20100029 互联网药品信息服务(闽)-经营性-2015-0001
福建日报报业集团拥有东南网采编人员所创作作品之版权,未经报业集团书面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以其他方式使用和传播
职业道德监督、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 0591-87095403(工作日9:00-12:00、15:00-18:00)举报邮箱: jubao@fjsen.com福建省新闻道德委举报电话: 0591-872753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