直通屏山 | 福建 | 时评 | 大学城 | 台海 | 娱乐 | 体育 | 国内 | 国际 | 专题 | 网事 | 福州 | 厦门 | 莆田 | 泉州 | 漳州 | 龙岩 | 宁德 | 南平 | 三明
您所在的位置:东南网>娱乐>娱乐观> 正文

文化类综艺节目如何创新让观众产生共鸣

2018-01-28 09:34:56刘 阳来源:人民日报责任编辑:夏菁我来说两句

文化类综艺节目的勃兴是2017年国内电视荧屏最大的亮点之一。据不完全统计,2017年国内各大电视台和视频网站推出的文化类综艺节目数量超过50档,其中既包括央视的《中国诗词大会》《朗读者》等,也包括一些地方卫视推出的优秀节目,如湖南卫视的《儿行千里》、江苏卫视的《阅读·阅美》、北京卫视的《非凡匠心》等。这些节目为电视荧屏带来了一股清新之风,同时也成为中华文化当代化、大众化传播的重要载体。

然而,另一个问题也同时出现——即使在文化类综艺节目的口碑和社会影响力日趋走高的情况下,其收视效果仍远远无法与娱乐类综艺节目相比,收视压力给文化类综艺节目的长期发展设置了现实困境。如何把博大的中华文化更好地融入当下生活,并且找到恰当的电视化表达方式,已经成为摆在从业者面前的一道难题。

“文化类综艺节目在2017年的大爆发不是没有原因的,政策调控为文化类节目的兴起创造了非常有利的环境。”乐正传媒研发咨询总监彭侃说。2017年1月,中办、国办印发《关于实施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承发展工程的意见》,要求创作要“善于从中华文化资源宝库中提炼题材、获取灵感、汲取养分”;2017年7月,广电总局下发《关于把电视上星综合频道办成讲导向、有文化的传播平台的通知》,要求电视上星综合频道“要坚持以文化人、以文育人,挖掘利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革命文化和社会主义先进文化资源,结合新的时代特点和实践要求,制作播出更多有思想深度、精神高度、文化厚度的文化类节目”。

但随着《中国诗词大会》《朗读者》等节目火爆荧屏,越来越多的“跟风”节目也纷纷涌现,各种主打“朗读”的节目和“大会体”节目出现在各大电视台,观众对这类节目的审美疲劳也开始出现。

“文化类综艺节目创新最难的就在于,它不像娱乐类综艺节目那样有很多国外成熟模式可以借鉴,另外,文化类综艺节目对观众的文化和教育背景是有一定要求的,不像娱乐类节目那样具有先天的亲和力。”一位文化类综艺节目制片人说,“但所有文化类节目都面临的困境在于,电视台对节目的收视率考核是很残酷的,在有的电视台,出于对广告收益的考核要求,收视率排名靠后的节目会被直接拿下,一些文化类综艺节目则难以幸免。”

业内人士认为,文化类综艺节目要走出同质化、低收视的困境,首先还是要在内容和形式创新上有所突破,让人们印象中“高冷”的文化真正具有观赏乐趣,让观众产生共鸣和参与感。“比如《国家宝藏》就用大众较为喜闻乐见的‘趣闻轶事’视角解读国宝,做到了既有史有据,也生动有趣。”彭侃说。

另外,专家也指出,现有的文化类节目在内容上仅限于字词、成语、诗歌等文学类文化类型,内容开掘上较为单一,有待于对更宽的文化类型范畴进行开掘。

近期央视四套推出的《环球影迷大会》在这方面作出了有益探索。节目以来自世界各国的电影爱好者为主角,设置多个竞赛环节考察选手们的电影知识,通过激烈的竞争彰显电影文化的魅力以及中国电影的美学体系,展现了近年来中国电影和中国文化大发展的巨大成就。

节目中,影迷们来自世界各国各行各业,代表着不同的年龄层次:“50后”阿姨张磊晶被影迷们称为“移动的电影百科全书”,从小就爱看电影的她,退休后索性把中国电影资料馆的影院当成了自己第二个家,也因此成了电影资料馆的名人;23岁的刘奕承在澳大利亚墨尔本大学攻读硕士,他从2008年开始收藏自己看过的电影票根,到现在,他收藏的票根已经超过1000张;意大利小伙子杨力2009年来到中国,娶了中国妻子,爱上了中国文化,一起看电影成了夫妻俩经典的约会方式……

“中国电影的市场规模和世界影响力已经今非昔比,观众对中国电影的贡献功不可没。从观众的角度来做这样一期节目,传播中国电影文化,在央视四套这个国际平台释放中国电影的影响力,既是观众喜闻乐见的,也是非常有文化意义的。”清华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教授尹鸿说。

彭侃还认为,文化类综艺节目在节目模式的创新上也应进一步发力。“成功的综艺节目无一例外都有层次分明而简洁的节目模式,文化类综艺也不例外。节目中,必须要有标志性的视觉元素,构成受众的记忆点,例如《诗书中华》里的‘曲水流觞’舞台,《世界听我说》里的金字塔排位和360度环形舞台等。”

此外,不少从业者还表示,电视台在对节目的考核方面应摒弃收视率单向度标准,尤其对于文化内涵高的电视节目来说,节目热度需要一定的时间来蓄积,节目的文化影响力也是收视率难以衡量的。因此,科学、综合的电视节目考核体系亟待建立。

相关阅读:

打印|收藏|发给好友【字号
今日热词
更多>>福建今日重点
更多>>国际国内热点
关于我们| 广告服务| 网站地图| 网站公告|
国新办发函[2001]232号 闽ICP备案号( 闽ICP备05022042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 编号:35120170001 网络文化经营许可证 闽网文〔2019〕3630-217号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互联网视听节目服务/移动互联网视听节目服务)证号:1310572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闽)字第085号
网络出版服务许可证 (署)网出证(闽)字第018号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 闽B2-20100029 互联网药品信息服务(闽)-经营性-2015-0001
福建日报报业集团拥有东南网采编人员所创作作品之版权,未经报业集团书面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以其他方式使用和传播
职业道德监督、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 0591-87095151举报邮箱: jubao@fjsen.com福建省新闻道德委举报电话: 0591-87275327
全国非法网络公关工商部门举报:010-88650507(白)010-68022771(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