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华社北京1月8日电题:众多APP“疯狂”索取用户信息目的何在? 新华社“新华视点”记者刘开雄、周琳、杰文津、魏董华 1月3日,支付宝开放年度个人账单查询之后,芝麻信用“搭便车”让消费者“被选择”授权获取个人信息的事实在网上曝光。随后,中国人民银行约谈支付宝和芝麻信用。近日,关于一些APP过度索权和个人金融信息安全的话题成为舆论焦点。 “新华视点”记者调查发现,为了收集用户信息,在大数据时代占据市场先机,一些APP过度索取消费者权限的情况近乎“疯狂”,相关法律和监管滞后。 “没人知道哪些数据会成为未来商业发展的重点,所以,拥有足够多的数据才是重点” “大数据时代,没人知道哪些数据会成为未来商业发展的重点,所以,拥有足够多的数据才是重点。搜集的数据越多,营销价值就越大。”一位从事互联网营销的业内人士一句话点破了其中奥秘。 互联网从业人员叶先生对自己安卓手机上安装的109个应用进行了统计,104个APP都有“读取已安装应用列表”非强制性权限,由此可以了解用户的行为习惯及分析同行情况;第二受关注的权限就是“读取本机识别码”,这是用于确定用户,因为每个手机识别码都是独一无二的;第三是“读取位置信息”权限,有80个APP需要这一权限,可搜集用户的活动范围。 记者搜索了应用商店10款排名靠前的“手电筒”软件,除了相机权限外,绝大部分都要求用户放开存储、位置信息、电话等,还有1款要求开通访问通讯录的权限。 DCCI互联网数据中心发布的《2017年中国Android手机隐私安全报告》显示,非游戏类APP2017年越界获取的各种隐私权限显著减少,但核心隐私权限中的越界获取“通话记录”和越界“读取彩信记录”出现较大幅度增长。 “从行业看,都在尽一切可能收集用户信息。”移动互联网系统与应用安全国家工程实验室高级安全研究员朱易翔指出,本质上就是一些APP开发商没底线。 |
相关阅读:
- [ 01-08]技能共享类App疑点调查:提现难 服务“变味儿”
- [ 01-08]技能共享类App疑点调查:提现难 服务“变味儿”
- [ 01-05]“办案百度”App推出 24小时在线值班有问必答
- [ 12-29]美团App在福厦等地 上线打车入口
- [ 12-27]直接刷二维码进出站 厦门地铁官方APP今日正式上线
- [ 12-27]对APP过度收集信息说不
- [ 12-26]防蓝光App最高下载达900多万次 医生:效果还有待临床证明
- [ 12-22]问题APP潜伏手机:吸费盗信息 被封后换马甲再上线
打印 | 收藏 | 发给好友 【字号 大 中 小】 |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互联网视听节目服务/移动互联网视听节目服务)证号:1310572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闽)字第085号
网络出版服务许可证 (署)网出证(闽)字第018号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 闽B2-20100029 互联网药品信息服务(闽)-经营性-2015-0001
福建日报报业集团拥有东南网采编人员所创作作品之版权,未经报业集团书面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以其他方式使用和传播
职业道德监督、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591-87095403(工作日9:00-12:00、15:00-18:00) 举报邮箱:jubao@fjsen.com 福建省新闻道德委举报电话:0591-872753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