直通屏山 | 福建 | 时评 | 大学城 | 台海 | 娱乐 | 体育 | 国内 | 国际 | 专题 | 网事 | 福州 | 厦门 | 莆田 | 泉州 | 漳州 | 龙岩 | 宁德 | 南平 | 三明
您所在的位置:东南网>国内>社会> 正文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的时代担当

2017-12-11 19:44:47季为民来源:光明网-《光明日报》责任编辑:蔡秀明我来说两句

作者:季为民(中国社会科学院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研究中心研究员、新闻与传播研究所副所长)

任何一个国家,在发展政治、经济、社会、生态文明的同时,都会面临如何推动文化建设的命题。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在文化建设领域不断开拓新实践、推出新成果,作出了与新时代相称的文化新贡献。党的十九大报告指出:“文化是一个国家、一个民族的灵魂。文化兴国运兴,文化强民族强。没有高度的文化自信,没有文化的繁荣兴盛,就没有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要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发展道路,激发全民族文化创新创造活力,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坚定文化自信,推动社会主义文化繁荣兴盛,中国共产党人在实践中积累了丰富经验。

第一,坚持党对意识形态工作的领导,牢牢掌握意识形态工作领导权。意识形态之争实际上是道路、理论、制度、文化的方向之争,事关党的生死存亡,掌握意识形态工作领导权、管理权和话语权至关紧要。话语权是基础,管理权是保证,二者共同生成领导权。领导权的关键是坚持马克思主义的指导地位。当前的首要任务就是通过加强理论武装,推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深入人心,巩固全党全国人民团结奋斗的共同思想基础,在理想信念、价值理念、道德观念上达成共识。同时,要建构主流话语,增强话语权威。深化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主要内容的马克思主义理论研究和建设,加快构建中国特色哲学社会科学,构建体现中国特色、中国风格、中国气派的哲学社会科学话语体系,引领各种社会思潮,形成一元主导、多元协调的话语格局,以主流话语反对和抵制各种错误观点。

第二,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凝聚全体人民的精神追求,构建共同理想信念,弘扬当代中国精神。文化建设是国家治理现代化的重要方面,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需要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价值统领,而核心价值体系和核心价值观建设也需要国家治理体系的支持。要运用各种现代化治理的文化建设举措引领社会效益优先的文化事业和市场,提升国民教育、创建精神文明、传播文化产品、繁荣文化市场、发展文化产业,构建现代公共文化服务体系,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融入社会发展的各方面,转化为人们的情感认同和行为习惯。而这些文化治理举措的前提则是坚持以人民为中心。坚定文化自信,也要贯彻党的群众路线,为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服务,在人民群众中弘扬民族精神和时代精神。

第三,运用信息技术等现代传播手段,综合提炼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的内涵和精华,讲好真实、立体、全面的中国故事,提高国家文化软实力。国家文化软实力是国家综合国力的重要组成部分,特指一个国家依靠政治制度的吸引力、文化价值的感召力和国民形象的亲和力等释放出来的无形影响力,它关乎民族兴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