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秋十月,党的十九大胜利召开,习近平总书记在开幕式上所作的报告,吸引了全世界的目光。从“新”、“美丽”、“强国”到“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今晚的主讲嘉宾陶文昭教授将从党的理论创新入手,解读十九大报告精神内涵,分享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最新理论成果。
陶文昭教授是刚刚成立的中国人民大学“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研究中心研究员,也是人民大学马克思主义研究基地首席专家。今晚陶教授将亮相《中国正在说》,深入解读《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
解读十九大——“新时代”
十九大报告指出: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我国社会主要矛盾已经转化为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之间的矛盾。 在陶教授看来,新时代的“新”,一是综合当下中国世情党情国情背景的重大判断。从时间上看,邓小平提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命题,1982年提的,今年是2017年,(间隔)35年。有一定时间积累,也符合中国普通人觉得的代的观念。 第二是时代是发展的一种标准。改革开放以来,这些大发展、面貌的大变化,使我们进入了一个新的历史时期。陶文昭认为,新时代的“新”,更重要体现在: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在治国理政的实践中,引领中国出现的历史性变化。
“新时代”要解决“新矛盾”。从解决落后的社会生产问题,到解决好发展不平衡不充分问题,矛盾不一样,解决矛盾的方式也发生着变化。
在陶文昭教授看来,“新矛盾”是从原先追求数量的变化,到追求质量的变化;从原先追求外延的扩张,到现在追求内涵的增长。新的矛盾判断与过去的矛盾判断,它不是对立的。基本的理念是相同的,在表述上更精确、更准确。 解读十九大 ——“美丽”“强国”到“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
十九大报告指出: 从现在到2020年,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决胜期。从十九大到二十大,是“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的历史交汇期。 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社会主义长远目标,是二十一世纪中叶实现现代化。但是这个百年目标,在不同时期,中国一直是分步走。
陶文昭认为,从以前最初的三步走,80年代解决温饱,90年代实现小康。在90年代实现小康之后,我们在党的十六大又提出了全面建设小康,到2020年前全面建成小康。 新时代开启新征程,陶教授说,我们十九大未来的五年,就是既要解决前面建成小康的问题,又要踏上现代化新征程的问题。2035年和2050年的中国,将是怎样的面貌?十九大报告描绘出奋进的时间表和路线图。
解读十九大 ——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
96年前行路上, 中国共产党的历史, 是不断推进理论创新的历史。
十月革命一声炮响,为中国送来了马克思列宁主义。在中国革命中,毛泽东同志把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与中国实践相结合,创立了毛泽东思想。这是中国共产党历史上第一次理论大飞跃。
毛泽东同志曾说,领导我们事业的核心力量,是中国共产党。指导我们思想的理论基础,是马克思列宁主义。 十一届三中全会之后,邓小平同志总结中国过去的经验,将马克思主义与中国最新实际相结合,实现了理论的第二次飞跃。
邓小平同志曾说,把马克思主义普遍真理,同中国革命具体实践结合起来,走自己的道路。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 在党的十二大上,邓小平正式提出“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的命题,邓小平理论初步形成。此后历次党的全国代表大会上,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是始终不变的主题词。 今天,习近平同志说,我们党坚持以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科学发展观为指导,取得重大理论创新成果,形成了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 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 将如何指导我们的新实践, 创造怎样的新未来? 更多内容敬请关注 东南卫视 今晚21:15播出 由福建能源集团独家冠名的 《中国正在说》第三季 中国人民大学马克思主义研究基地 首席专家陶文昭教授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