直通屏山|福建|时评|大学城|台海|娱乐|体育|国内|国际|专题|网事|福州|厦门|莆田|泉州|漳州|龙岩|宁德|南平|三明
您所在的位置: 东南网 > 国内> 时政 > 正文

【喜迎十九大 网聚河南扶贫新变化】搬迁户来了就脱贫 千安社区是这样做到的

2017-09-30 22:06:41 邓浩 来源:经济日报-中国经济网  责任编辑:陈虹虹 孙靖  
分享到:

经济日报-中国经济网濮阳9月29日讯 (记者邓浩)一条条宽敞的水泥路,连接着一排排整齐的居民楼,楼上是光伏发电设备,路边是太阳能路灯。这里就是位于河南濮阳市范县的张庄乡千安社区。9月28日,经济日报-中国经济网记者随2017“网上看河南”采访团一行,来到千安社区,见证了扶贫搬迁政策给当地百姓生活带来的巨大变化。

  千安社区内的联排小院。(经济日报-中国经济网记者邓浩摄)

“搬迁前,我在家看孩子出不去,全家就我老公一个人打工,每月挣一两千块。搬到这里了,离厂子近了,我找了个厂子干活,每月也有一两千块。现在生活条件好了,交通也方便了,孩子上学也方便了。” 张庄乡后房庄村的搬迁户乔春花对现在的生活很满意。作为2014年建档立卡的贫困户,乔春花去年搬到千安社区后,就成功实现了脱贫。

“原来住的是三间老砖房,路也坑坑洼洼的。现在住得好多了。还是党的政策好啊!”住在两层联排小院的乔春花,对比起过去的居住环境,不禁有些激动。

值得一提的是,这里的房子建设前,经过征集搬迁试点村群众意愿,设计了联排小院和多层楼房,并有多种户型供选择。

  搬迁户乔春花在接受记者采访。(经济日报-中国经济网记者邓浩 摄)

经济日报-中国经济网记者了解到,根据政策,当地搬迁户每人可享受28400元的政府补贴。乔春花一家除了丈夫和10岁的儿子外,婆婆的户口也和他们登记在一起,这样四口人就能享受到113600元的补贴。按照两层联排小院每平米1180元的造价,150平米本来要花177000元才能买到,而乔春花一家只需要交63400元。如果是造价更低的多层楼房,一个四口之家基本不用多交钱,就能住进120多平方米的房子。

2014年底,范县被列为黄河滩区居民迁建试点县,范县张庄乡迁安社区和陈庄镇荷香社区是黄河滩区居民迁建的两个试点项目,自迁建工作启动以来,两个试点项目涉及2个乡8个村2037户6984人,其中分散安置411户1617人,集中安置1626户5367人。

  张庄乡千安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经济日报-中国经济网记者邓浩 摄)

为了让搬迁户实现居无所忧,范县创新思路,将扶贫搬迁与城镇化建设结合起来,统筹解决搬迁户就医、就学等基本生活需求,搬迁群众的幸福指数大大提高。

乔春花搬迁后居住的千安社区,由张庄乡后房、双庙朱、李菜园、前房、蒲笠堌堆、王英等6个村迁建整合而成,安置了1000多户村民。安置区内设有幼儿园、小学、文化活动中心、社区管理中心、广场、礼堂商业门店、集贸市场、农具存放处、垃圾中转站、公厕等。

社区优越的居住环境,使得别人家的“拆迁难”问题在这里迎刃而解。不止如此,居住在千安社区的很多居民,当初都是主动要求先拆先迁的。

千安社区便民服务大厅就在卫生服务中心的对面。(经济日报-中国经济网记者邓浩 摄)

与此同时,搬迁后新社区的位置离乡里以及木材加工园区更近了,试点村全部搬迁后又可新增耕地160亩,不仅利于搬迁群众从事农业耕作,而且方便村民就近到木材加工企业务工就业,彻底改变了滩区搬迁群众生产生活条件,提高了他们的经济收入。此外,千安社区还有“光伏扶贫”项目,社区楼顶全部租给齐星集团,每年都有一笔收入。

据了解,近年来,范县紧紧抓住扶贫搬迁的政策机遇,筹措资金,发展产业,完善配套设施,全力以赴助力滩区群众实现脱贫。

为了让群众搬得出、稳得住,还要逐步能致富,范县把产业扶贫作为脱贫攻坚的有效途径,实施政策拉动、产业撬动、就业带动,形成了县有产业园区、乡有主导产业、村有支柱产业、户有致富门路的扶贫格局。以产业带就业、以就业促增收,真正实现让群众和谐搬迁、幸福居住、生活无忧。

  一座商场正在建设当中。(经济日报-中国经济网记者邓浩摄)

今年,范县再次向贫困滩区宣战,把黄河滩区居民迁建项目列入全县重点工作加以推进,计划利用三年时间,基本完成4个乡镇的24个村庄5350户19364人滩区群众的搬迁,3201亩土地的复垦。

打印 | 收藏 | 发给好友 【字号
今日热词
更多>>福建今日重点
更多>>国际国内热点
更多>>新闻图片
关于我们 | 广告服务 | 网站地图 | 网站公告 |
国新办发函[2001]232号 闽ICP备案号(闽ICP备05022042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 编号:35120170001 网络文化经营许可证 闽网文〔2019〕3630-217号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互联网视听节目服务/移动互联网视听节目服务)证号:1310572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闽)字第085号
网络出版服务许可证 (署)网出证(闽)字第018号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 闽B2-20100029 互联网药品信息服务(闽)-经营性-2015-0001
福建日报报业集团拥有东南网采编人员所创作作品之版权,未经报业集团书面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以其他方式使用和传播
职业道德监督、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591-87095403(工作日9:00-12:00、15:00-18:00) 举报邮箱:jubao@fjsen.com 福建省新闻道德委举报电话:0591-872753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