直通屏山 | 福建 | 时评 | 大学城 | 台海 | 娱乐 | 体育 | 国内 | 国际 | 专题 | 网事 | 福州 | 厦门 | 莆田 | 泉州 | 漳州 | 龙岩 | 宁德 | 南平 | 三明
您所在的位置:东南网>国内>社会> 正文

“喜迎十九大·文脉颂中华”大型网络传播活动走进肇兴侗寨

2017-09-18 17:26:54董子龙来源:人民网责任编辑:周冬我来说两句

人民网贵阳9月17日电(记者 董子龙)17日下午,“喜迎十九大·文脉颂中华”大型网络传播活动记者团来到了黎平县肇兴侗寨。黎平县隶属于黔东南苗族侗族自治州,是中国侗族人口最多的一个县,有“侗乡之都”的美称。目前,全具共有1项世界非物质文化遗产、8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包括侗族大歌、侗戏、“月也”、侗族琵琶歌、祭萨侗族款约、侗族木构建筑营造技艺、侗族服饰。

肇兴侗寨位于黎平县东南部,居民1000余户,60000多人,素有“侗乡第一寨”之美誉,2005年被《中国国家地理》评选为“中国最美的六大乡村古镇”之一。被誉为“鼓楼之乡”。

在肇兴侗寨,记者欣赏到了原汁原味的侗族大歌。《侗族大歌》,起源于春秋战国时期,至今已有2500多年的历史,是在中国侗族地区一种多声部、无指挥、无伴奏、自然合声的民间合唱形式。

2009年,侗族大歌被列入世界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名录。侗族大歌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吴品仙女士向记者介绍:“侗族大歌发展到现在有所变化,以前的曲子我们一唱就是一两个小时,但是现在搬上舞台以后就要缩短,词改变一下,比如歌颂新时代的内容添加进来。”

在吴女士看来,这些年政府对侗族大歌的保护和推广力度很大,不仅把它搬上了舞台,更把它送进了小学的音乐课堂。但是,作为世界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侗族大歌的传承还有很多工作要做。其原因,主要是侗族没有自己的文字,传播方式主要是口口相传。目前,自己的寨子里的年轻人普遍忙于生计,合唱队成员最小的也已经三十多岁了。在学校里,中学以后也没有相关的音乐课。

“我的脑子里能唱一两个小时的侗族大歌歌词大概有二三百首,主要内容是讲侗族的历史传说和神话故事。但是如果它们不能传下去这些内容可能也就失传了。我的学生现在也有一些,其实学习起来比我们那会方便多了,比如现在有手机,录个音就可以反复听,所以还是希望有更多的人来学”,吴女士如是说。

打印|收藏|发给好友【字号
今日热词
更多>>福建今日重点
更多>>国际国内热点
关于我们| 广告服务| 网站地图| 网站公告|
国新办发函[2001]232号 闽ICP备案号( 闽ICP备05022042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 编号:35120170001 网络文化经营许可证 闽网文〔2019〕3630-217号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互联网视听节目服务/移动互联网视听节目服务)证号:1310572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闽)字第085号
网络出版服务许可证 (署)网出证(闽)字第018号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 闽B2-20100029 互联网药品信息服务(闽)-经营性-2015-0001
福建日报报业集团拥有东南网采编人员所创作作品之版权,未经报业集团书面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以其他方式使用和传播
职业道德监督、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 0591-87095151举报邮箱: jubao@fjsen.com福建省新闻道德委举报电话: 0591-87275327
全国非法网络公关工商部门举报:010-88650507(白)010-68022771(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