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西藏南木林县林业局副局长曲桑引领下,我们乘车前往雅鲁藏布江北岸的南木林生态示范区采访护林队员。 一路上,雨还在淅淅沥沥下着,远处的大山被一团团乌云笼罩,曲桑在车里忧心忡忡地说:“再这样下下去会很糟糕。”他担心的不仅仅只是树苗。 汽车驶进了示范区,如同船驶进绿色的海洋。远远一座人行天桥似的瞭望塔横跨在砂石路上,曲桑说那是山东省援建的,专门用于观察示范区内的灾情和闯入区内的牲畜。 车到瞭望塔前停下,只见6位来自艾玛乡山巴村的护林员已经到达这里了,他们今天准备冒雨修复被损坏的围栏。6位护林员用微笑的目光与我们打了招呼,他们都戴着与自己年龄相称的帽子,着装看上去都酷酷的。 6位护林队员戴着与自己年龄相称的帽子,着装看上去都酷酷的。(火炎 摄) 我跟随曲桑一起登上二十多米高的瞭望塔,放眼望去,远处云雾缭绕的大山和山下的雅鲁藏布江,以及江北岸那一望无际的示范区,在细雨蒙蒙中郁郁葱葱,生机勃勃,犹如春天一般。 曲桑指着远处的树林告诉我:“通县公路南延段已初步成为一条绿色线、生态线、文明线。示范区沙尘天气次数同比减少1/3,核心区氧气含量提高5%、空气湿度增加10%,风沙小多了,环境比三年前美多了,北岸的戈壁荒滩已变成了生态绿洲。”回顾过去的这三年,他说:“当初我们在项目建设过程中,充分发动周边群众一起参与,三年来,仅通过参与植树和管护这两项,为群众增收近3500万元,真正实现了老百姓增收与生态建设的互利共赢,同时为发展林果产业和林下经济打下了良好基础,给雅鲁藏布江北岸旅游综合开发带来了一个新的机遇。” 科班出身的曲桑对林业十分在行。他说“植树造林一定是三分种树,七分管护”。(火炎 摄) 科班出身的曲桑对林业十分在行。他说:“植树造林一定是三分种树,七分管护。在高原、高寒、荒漠化地区开展植树造林,尤其更要强化后期管护。为了落实自治区提出的‘六防’(防病虫害、防干枯、防盗伐、防牲畜啃食、防非法侵占、防森林火灾)以及‘选好苗、保证水、加强管’的精神,山东省潍坊市第五批援藏工作组投资120万元,在生态示范区组建了一支30人的专业管护队伍,在技术人员的指导下主要负责灌溉、施肥、修剪、病虫害防治、围栏维护、冬季树木养护涂白和防火等工作,并配备了水车等必要的设施。护林员们在人员和资金紧张的情况下,加班加点保障林地灌溉需求及各项后续管护工作,实现了生态示范区无缝隙管理。今天这6位护林员就是来自30人组成的护林员队伍。” 6位护林员:(自上而下从左到右)群培、次仁欧珠、洛桑、扎西南木加、杰布、米玛。(火炎 摄) 在这6位护林员中,56岁的群培,不仅年纪最大,当护林员时间也最久。他说:“我2008年就当上护林员了,那时才四十多岁,当的是路网绿色通道的护林员。2014年又来到生态示范区当护林员。”问他现在与过去有什么不同时,他说:“那比过去看管的面积要大得多了,当然收入也高了很多。而且这里能学到过去学不到的东西,特别是一些护林的基本知识,慢慢还学会发现一些树的病虫害。” 比群培只小一岁的次仁欧珠也是2014年加入示范区护林队的。他穿着迷彩军装,戴着“护林队”红袖标,一看就是个很认真的人。他说:“当好护林员不光要有责任心还必须要坚持原则。有些农牧民乱砍树、乱放牧,只要遇见,我都会不留情面地去制止。我用道理说服他们以后不要这样,其实他们还是听劝的,慢慢就会养成好习惯了。” 与次仁欧珠同岁的洛桑已经是两个女孩的外公了,问起他知不知道有个著名相声演员也叫洛桑?他摇摇头说不知道。他不善言谈,只是说,希望看护的树苗早日能成林,这样就可以在干完活后来树下乘凉休息了。 刚刚拿到中央民族大学录取通知书的扎西南木加,今年十八岁,他是替父亲来做护林工作的,他的汉语讲得很好。扎西南木加说,接到通知书后还要等体检通知,待在家里也没什么事,就出来帮着忙农活的父亲做点事。毕竟是高中毕业生,说起话来还是挺有想法的。他说他很希望上大学读法学或者金融专业,等到大学毕业时,这里的示范区将成为一个著名的景点,吸引很多的游客到这里来旅游观光,以此带动本地及周边的经济发展。我让他把自己的心愿用笔写下来,他大大方方地用藏文在我的采访本上写下“保护环境,我们的家乡很美丽。” 扎西南木加用藏文写下“保护环境,我们的家乡很美丽。” 不仅着装就连气质看上去都很像牛仔的杰布,尽管只有34岁,可已经有了12年的“护龄”了。他22岁时就接替了父亲护林员的工作,看护国有森林。他说:“那个时候看管树林,只是防止火灾,平时不是很紧张,但到了快过藏历年的时候,就紧张起来。因为一些群众中为了过节挂经幡,就来林子里折树枝,我们坚决不让,他们就晚上去,没办法,我们就只好搭帐篷住下。说实在的,从那个时候我就有了保护树林的意识,所以在加入示范区护林队后,责任心就更强了。” 他们用自己的行动和努力来表明他们发自内心的认可与信心。(火炎 摄) 6位护林员中年龄最小的是名叫米玛的小伙子,他今年17岁,去年初中毕业。他和扎西南木加一样也是替父亲来做护林工作的。他说:“别看我年纪小,我常常和父亲一起参加造林和护林呢,当然这也是为了能得到一些补贴给家里。”我看到他在干活的时很是卖力,一点不比大人差。 他们没有豪言壮语,但干起活来你会感觉到他们是用一举一动表达着他们的热忱与激情。(火炎 摄) 护林员们修好了围栏,在返回瞭望塔途中,我提出给他们每个人拍张照片。一听说要拍照,他们一下子腼腆起来,你推我让不肯上前,我只好说按照年纪大小为序,这才说服了他们。 透过镜头,我发现尽管他们年龄不同,但是他们脸上流露的笑容和表情居然是那么相似。那是一种很原生态的表情:质朴、纯真、敦厚、坚毅,是一种在当今现代化都市里难以找得到、看得着的真挚表情。 尽管他们语言不多,但他们每个人都有自己的梦想,都有自己的期盼。他们没有豪言壮语,但干起活来你会感觉到他们是用一举一动表达着他们的热忱与激情。对于示范区不断成长壮大的事实,他们已经用自己的行动和努力来表明他们发自内心的认可与信心。这就是遍及高原藏区的民族精神,它会让你感觉到他们是在用心血建设自己的家园,用行动坚守国家的绿色屏障。 采访结束了,车沿着雅鲁藏布江,驶向日喀则。透过车窗望着滚滚奔流的江水,眼前闪现出刚刚采访过的那六位护林员的身影,脑海里突然跳出《天上的西藏》的歌词:“雅鲁藏布江映照生命的太阳,我在你圣洁的光芒里向上,天上的西藏,阿妈的胸膛,养育生命的天堂”,禁不住眼热起来。关于作者:火炎,中国日报陕西记者站站长 |
相关阅读:
- [ 07-11]【中国梦·实践者】藏族护林员常年播种梦想 收获奇迹
- [ 07-11]【中国梦·大国工匠篇】王海滨:于精细处见精神
- [ 07-10]第五届中国诗歌节网络征集“中国梦”诗歌创作及朗诵
- [ 07-06]【中国梦·大国工匠篇】令耀伟:煤海里一颗永不生锈的“螺丝钉”
- [ 07-06]南平地税举办“同心共铸中国梦,青春喜迎十九大”活动
打印 | 收藏 | 发给好友 【字号 大 中 小】 |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互联网视听节目服务/移动互联网视听节目服务)证号:1310572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闽)字第085号
网络出版服务许可证 (署)网出证(闽)字第018号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 闽B2-20100029 互联网药品信息服务(闽)-经营性-2015-0001
福建日报报业集团拥有东南网采编人员所创作作品之版权,未经报业集团书面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以其他方式使用和传播
职业道德监督、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591-87095403(工作日9:00-12:00、15:00-18:00) 举报邮箱:jubao@fjsen.com 福建省新闻道德委举报电话:0591-87275327